當前位置:首頁 » 搞笑電影 » 兒童經常看3d電影好么
擴展閱讀
最新喜劇鬼片電影 2025-02-23 23:57:26
2021年搞笑電影大全 2025-02-23 23:57:25
快遞員偷狗是什麼電影 2025-02-23 23:55:16

兒童經常看3d電影好么

發布時間: 2025-02-16 06:50:47

❶ 兒童看3D電影好還是看4D電影好

這個問題沒有絕對的答案,因為3D電影和扒譽4D電影各有其優缺點,適合不同的觀眾群體。
3D電影可以提供更加逼真的畫面效果,讓觀眾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兒童觀眾在看3D電影時會感到更加興奮和驚喜,可以更好地體驗電影的內容和故事情節。但是,長時間觀看3D電影也可能枝清會導致眼部疲勞和不適,尤其是對於視力還在發育的兒童來說,可能會對視力產生一定的影響。
4D電影則可以提供更加身臨其境的體驗,通過運用氣味、風、水等特效,將觀眾帶入到電影的情節之中,營造出更加逼真的感覺。兒童觀眾在看4D電影時會感到更加刺激和興奮,但是也可能會感到過於緊張和不適,因此需要家長根據兒童的實際情況來判斷是否適合觀看。
總之,無論是3D電影還是4D電影,都需要家長在孩子猛此前觀看電影時給予適當的引導和照顧,以確保他們能夠在一個安全、健康的環境下觀看電影。

❷ 12歲以下孩子盡量別看3D電影,給您七大理由!

3D電影就是立體電影,最早出現在1953年(當然是好萊塢推出的啦)。3D電影在拍攝時,需要使用兩台攝像機,仿照人的眼睛視角,同時拍攝,播放時也是兩部放映機同時播放。很多家長喜歡帶孩子去看3D電影,然而,孩子是不適合的。12歲以下孩子盡量別看3D電影,給您七大理由!
12歲以下別看3D電影的7個理由
1.3D模仿人的雙眼視物
看《阿凡達》、《加勒比海盜》、《變形金剛3》等3D大片,不是讓人感到景物撲面而來,就是好像自己進入了銀幕深處,產生強烈的身臨其境感。
為何會有如此奇妙效果?
D是英文Dimension(維)的字頭,3D是指三維空間。國際上以3D電影來表示立體電影。
1839年,英國科學家溫特斯頓發現了一個奇妙的現象,人的兩眼間距約5公分,看物體時,兩隻眼睛的角度不盡相同,即存在兩個視角。這種細微的角度差別,經由視網膜傳至大腦里,能區分出景物的前後遠近,進而產生強烈的立體感。
這就是「立體」的秘密——「偏光原理」。
3D電影巧妙地利用了「偏光」。它利用兩台並列安置的電影攝影機,分別代表人的左、右眼,同步拍攝出兩條略帶水平視差的電影畫面。
放映時,將兩條影片分別裝入左、右電影放映機。當畫面投放於銀幕上,就會形成左、右細微的雙重影像。
當觀眾戴上獨特的3D眼鏡(偏光眼鏡)時,左眼只能看到左像,右眼只能看到右像,通過雙眼匯聚功能,將左、右像疊加在視網膜上,由大腦神經產生三維立體的視覺效果,從而展現出一幅幅連貫的立體畫面,讓人感受到身臨其境的神奇幻覺。
2.頻頻調焦讓眼睛好累
一位朋友問:我整部《阿凡達》看完,眼睛流了一堆眼淚。看得真的很痛苦,有人和我一樣嗎?
美國的研究人員分別在兩個工作室進行實驗,得出相同的結論:3D電影、電視會促使大腦出現輻輳—調節差異,並使得為數不少的人出現疲勞、不舒服、眼睛緊張、頭痛等症狀。
何為輻輳?當觀看者直視較近的物體或場景時,雙眼會稍向內轉,使視覺焦點向被視物集中;而當他凝視遠方,雙眼視軸則平行。這種現象,就是輻輳。
何為調節?在看遠近不同的物體時,眼睛內的肌肉會自動調整光學焦點,好集中關注某點的東西,這叫做調節。
正常情況下,眼睛的輻輳和調節是相互協調的,大腦能夠很輕松地將這些信息耦合在一起。但是,透過3D眼鏡看到的世界是分成兩邊的,即可能是在屏幕前面或後面的場景之影像,分別被送到了左右兩眼。
這時,眼睛要把落在屏幕前的場景的目光,或落在屏幕後的場景的目光聚合起來(輻輳),同時還得對屏幕進行視覺調節,人的輻輳和調節的協調性被打亂了。
人體長時間觀看3D電影,大腦被迫去耦合「輻輳—調節」在不協調的情況下傳進大腦的信息,就會出現視疲勞、視物模糊、不舒服、頭痛等症狀。
3.產生動感讓人眩暈
一位女大學生說:看《阿凡達》時,剛開始覺得還行,過了十幾分鍾就開始難受,覺得頭昏、胸悶、出冷汗、想吐,實在受不了只好出來了。一看時間才過半個多小時,心疼死我的米米了!
她的頭暈只是個案嗎?否!現在網上一直流行一個很熱的話題——《阿凡達》觀眾的「暈3菜」問題——「3D暈眩症」。
看3D,為何會有暈眩感?
3D電影畫面逼真,讓你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而且畫面視角頻繁切換,人的眼睛會不停進行自動調節以適應屏幕上的內容,並不斷地向大腦傳達「自己真的在動」的信息。
你實際上坐在座位上並沒有運動。「動」,只是視中樞做出的錯誤判斷,因此大腦不可能收到肌肉運動的信號,這樣頭腦發生了「知覺錯誤」的矛盾,造成了神經中樞的混亂。
中樞力求擺脫這種矛盾的困境,發出強烈的眩暈指令,希望重新調整機體運動狀態,人就可能出現頭暈、惡心等不適的症狀。
再則,3D電影,屏幕上不僅有屏幕前面,或屏幕後面的實焦畫面,還有元素豐富的虛焦布景畫面,像遠景虛焦的樹葉就是眾多元素里的一部分。觀看3D電影時,因為這些元素會讓眼球重新聚焦,且屢屢聚焦失敗,這樣也容易產生3D暈眩症。
因此,有嚴重眩暈病史、易暈車暈船、有癲癇病史的人,那些耳前庭器的平衡感相對容易被打亂的人,都不宜看3D電影。
4.強刺激可導致青光眼
專家提醒,那些眼壓偏高的人,那些「淺前房、窄房角」的青光眼的高危人群,嘗試3D片的視覺刺激,是一個危險行為。
前房,是位於角膜之後、虹膜和瞳孔之前的空隙;後房,在虹膜、瞳孔之後,晶狀體之前。
前、後房內充滿了透明的液體,稱之為房水。房水在前、後房內不斷地循環流動,並且不斷地生成、排出,使眼壓維持在一個穩定的水平上。
眼球內是一個封閉的結構,如果房水排出通道——房角阻塞,房水排出受阻,眼內壓升高,引起眼球內壓力太大,則會導致視神經損害。而青光眼,就是一種視神經受損的疾病。
有位台灣人看3D片時,引發急性青光眼,眼壓從原來的20以下飆到69,緊急掛急診。為何會如此?
因為人在興奮時,很容易引起瞳孔放大、眼壓升高。在臨床上,經常遇到一些看球賽的球迷,過於興奮而導致急性青光眼發生的案例。而3D電影逼真的圖像和無比震撼的場面,輕而易舉就能讓人精神興奮。
那些有青光眼高危因素的人(比如「淺前房、窄房角」),相對來說,更容易導致眼壓升高;再加上3D畫面更耗眼力等,多種因素疊加,就會導致急性青光眼的發作。
5.閃光誘發光敏性癲癇
2010年4月,三星電子曾在其澳大利亞網站上低調發布了一份題為《光敏性癲癇警告和其他健康風險》的報告。而索尼和松下也對使用採用3D技術產品的消費者提出過類似的警示。
光敏性癲癇,是一種在閃光刺激下誘發的一種腦神經痙攣反應。
當熒屏上強烈的閃光刺激被視網膜神經細胞接收,傳送到大腦,引起神經元異常放電,擾亂神經中樞的正常功能,就會導致癲癇發作。
一些精神健康專家表示,長時間面對電視或電腦屏幕而引發的光敏感性癲癇,近年來有逐漸增多的趨勢。
如,南京有一位程序員,因在電腦面前不分晝夜地趕項目,忽然出現面色蒼白、失去知覺、口吐白沫的症狀。檢查發現,他患上了光敏感性癲癇。
如,一位大二學生因暑假時連續玩了10個小時的網路游戲,突然出現視線模糊、全身抽搐的症狀。經醫生診斷,他患的病也是光敏感性癲癇。
雖然目前還沒有因為觀看三D電影引起光敏性癲癇的例子,但《阿凡達》中潘多拉星球上的植物,光華璀璨;巨大溫和的食草動物,偏小兇猛的食肉動物,納美人的飛行坐騎等,都讓觀眾的眼球和心靈受到刺激,對於癲癇患者來說,這種刺激就很可能會引起癲癇發作。
《健康風險》報告羅列的可能產生的身體不適,還有方向障礙等,其中最嚴重的為中風。
6.影響孩子眼睛正常發育
《玩具總動員3》、《怪物史瑞克4》等具有3D效果的動畫片,吸引了不少孩子的眼球。三D片對孩子有何潛在的影響?
(1)眼睛
看3D片,可能影響眼睛正常發育。
眼結構的發育期:自出生~3歲。
人的立體視覺,3歲以前尚未發育好,只有到5歲以後,才發育完全。
眼功能的發育期:4~13歲。
在多種內外因素的作用下,兒童眼生長發育有很大的易變性,而這些變化中最主要的是屈光系統的變化,這就造成了眼的可塑性。
若讓兒童以左右眼不同影像實現3D效果的做法,讓眼睛不斷地運動眼睛的肌肉,緊張地,不斷地調節自己的晶狀體以變換焦距,對其眼睛發育存在潛在影響,很可能會造成斜視、弱視等。
(2)心理
有研究指出,過度的聲光刺激會引發幼兒不良反應。
「這不是熊貓阿寶!爸爸我們快點回家去吧!」一位剛上幼兒園的小朋友在家看影碟,喜歡上了熊貓阿寶。但當爸爸帶他去看3D版《功夫熊貓2》時,剛開場不久,他就坐不住了。
一位海外的電子藝術研究者曾拍攝記錄了四五歲孩子盯著電視機時的表情,結果發現,10分鍾之內,孩子的臉變得近乎「痴呆」。
研究者解釋說:「快速切換的鏡頭,很容易對孩子造成信息輸入過度,迫使大腦『過載』。對於孩子,信息爆炸的視聽刺激,就像將白紙在瞬間染成黑色。」
(3)注意力
教育專家指出,孩子「注意力」的特點,不適宜長時間地看3D電影。
孩子的注意力,因年齡段不同而有差別。一般情況下,5-6歲的孩子,注意力集中時間為10分鍾;7-8歲的孩子,注意力集中時間為15-20分鍾;8歲以上的小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為20-30分鍾;初中生、高中生的注意力集中時間為30-45分鍾。
如果帶較小的孩子看100多分鍾的電影,會引起孩子的煩躁情緒。
7.最好看30分鍾休息一次
又想感受時代潮流,又想遠離健康隱患,怎麼辦?
如果雙眼一強一弱,影像會扭曲,無法合組,還會導致不適。所以,請近視、遠視、散光的朋友戴矯正眼鏡觀看。
如果眼部有隱患,使雙眼無法有效配合,看不到3D效果,就不用花錢看3D了。
患有癲癇症、心臟病等疾病的人最好就不要看了,以免導致病症加重。
35歲以上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看時,應間隔半小時到亮環境下休息5~10分鍾。
如果在看3D電影時,感到頭痛或惡心、視物模糊不清;或者看燈光時,周圍有一圈繽紛的彩虹圈,即使用手揉也不能除去,應該警惕青光眼的急性發作,須及時就醫。
眼睛健康的人,最好也每隔一段時間就閉一閉眼,讓眼睛放鬆一下。建議看15~20分鍾就拿掉3D眼鏡,閉眼睛休息1~5分鍾。最好看30分鍾後休息休息(電影院若能中間休息就最好了)。
位置距屏幕不能太近,座位離屏幕15~20米最好。一定要坐直身子,正視電視屏幕,這樣眼睛便不容易感到疲勞。
兒童呢?
義大利最高衛生保健委員會已發布公告:禁止6歲以下兒童觀看3D電影;而有些專家卻認為安全年齡界限是8歲,甚至有的說是10歲或是12歲。
倍領安全網建議,12歲以下寶寶最好不要看,一是為了保護眼睛,二是因為過小的寶寶也理解不了,看了也是白看。如果你對兒童居家防觸電方面的知識很感興趣,請到本安全網查找相關的資料吧。

❸ 哪些年齡的娃看3D電影易毀眼睛

哪些年齡的娃看3D電影易毀眼睛?眾所周知3D電影產生強烈的「身臨其境」感,自一推出就深受大眾的喜愛,尤其是小朋友更是喜歡這種畫面感、震撼力十足的感覺,但並不是所有年齡的小朋友都適合看3D電影的,眼科專家建議即12歲以上的孩子,可選擇性地觀看3D電影, 4歲以內的孩子,不要觀看3D電影。
首先3D電影播放時是兩部放映機同時播放,而兒童的視力尚在發育階段,調節能力沒有成年人強,在觀看3D影響時,眼睛睫狀調節跟不上,更容易形成眼部疲勞、頭痛、視力模糊等情況。此外長期處於3D電影院那種昏暗的狀態,會讓孩子的心理健康也受影響,而且電影院內的3D眼鏡通常都沒有經過嚴格的消毒處理,很容易傳播皮膚病及眼疾,甚至可能導致觀眾的前額生皰疹。
一般孩子的眼球要到12歲左右才能基本發育成熟,帶孩子去看3D電影時,首先電影題材要健康,不能過於暴力。位置盡可能距離屏幕遠一些,而且每隔一段時間就讓孩子閉上眼睛休息一下,或者眨眨眼,緩解眼睛疲勞。
此外在給孩子戴3D眼鏡前,家長最好先用消毒紙巾反復擦拭下眼鏡,晾乾後在給孩子戴。觀影期間禁止孩子用手揉眼睛,減少感染的幾率。電影結果後,認真清洗下孩子的面部和手部。
溫馨提示:
時代在進步,教育也在進步,選擇一些有質量的電影讓孩子觀看,孩子在體驗科技神奇的同時,也可以增長閱歷和知識。
以上就是倍領安全小編為您介紹哪些年齡的娃看3D電影易毀眼睛的內容,本網兒童安全教育知識庫中還有很多關於兒童安全方面的知識,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繼續關注本網的內容,以便讓孩子更健康的成長。

❹ 小孩子看3D電影對身體有何影響

眼科專家表示,長時間觀看3D電影可能會出現頭痛和視力模糊等情況。在觀看3D電影時,人的眼睛會不停進行自動調節以適應屏幕上的內容,因此非常容易引起視疲勞。 兒童由於尚處於發育階段,眼部的結構相對於成年人來說更為脆弱,所以出現不適的可能性更大。 因此兒童在觀看3D電影時不應該坐在太靠前的位置,觀看一段時間後應該讓眼睛休息一下。還應該教會孩子觀看影片時自覺眨眼,緩解眼部疲勞。 望採納。

❺ 兒童看3D電影損傷視力,要注意適度!

現在大量兒童電影都使用了3D方式上市,有些家長擔心帶孩子看這種電影會影響孩子眼睛的健康,那麼事實究竟如何呢?看3D電影對孩子有害嗎?一起往下看看吧。
?兒童看3D電影的危害
1、頭痛和視力模糊
在觀看3D電影時,人的眼睛會不停進行自動調節以適應屏幕上的內容,因此非常容易引起視疲勞。兒童由於尚處於發育階段,眼部的結構相對於成年人來說更為脆弱,所以出現不適的可能性更大。
2、眼睛疼痛,不適感突襲
孩子看3D電影按道理說,一般不會引起眼睛疼痛。不過有些特殊體質的人也有可能出現這種情況。如電影院放電影時光線很暗,有些孩子的眼睛是遠視,在光線暗的環境里看東西瞳孔會放大,眼壓會增高,而出現眼睛脹痛等情況。不過這種脹痛一般是一過性的,離開這種環境經過休息,症狀即會消失。出現這種情況的孩子最好到醫院測一下眼壓,以排除有沒有眼睛疾病。還有長時間在黑暗的環境里看3D電影,眼睛會出現疲勞,也會引起眼睛疼痛。
3、眼睛睫狀調節跟不上
看3D電影鏡頭一下近一下遠,眼睛睫狀肌也跟著一下緊一下松,對睫狀肌的調節很厲害。特別是對於眼睛調節能力不強的兒童來說,眼睛睫狀調節跟不上,會傷害到兒童的眼睛。
因此,在看3D電影時,盡可能的選擇稍微靠後一些的位置,成年人最好是每隔15~20分鍾摘掉眼鏡,閉眼休息一下;如果感覺眼睛不舒服或頭暈、惡心,應立即停止觀看;近視、遠視、散光的人一定要戴矯正眼鏡看。而兒童在觀看3D電影時不,觀看一段時間後應該讓眼睛休息一下。還應該教會孩子觀看影片時自覺眨眼,緩解眼部疲勞。
?兒童看3D電影的注意事項
小觀眾慎看3D電影
佩戴立體眼鏡會令眼睛疲勞,五六十歲的人群受此症狀相對影響較小,兒童受到的影響會較大。對小孩看3D電影還是要慎重。尤其是學齡前兒童由於雙眼單視,融合,立體視像能力還在發育階段,更不宜多看。
3D眼鏡最好兒童、成人區分開
兒童長時間觀看3D電影會對視覺發育有一定的影響。由於兒童的眼睛屈光狀態與成年人有所不同,而且很多兒童是遠視,且伴有一些散光,因此用眼的調節更多,疲勞感會更強,而小孩多沒這個意識,而且自動眨眼等自我調節少。所以有些小孩更可能出現視疲勞,父母們要讓孩子多注意眼部調節。所以眼科專家呼籲有關部門,應將觀看3D電影的眼鏡分為兒童類和成人類,這樣就可以減少以上這些不適感。
同時建議觀看一定時間後取下眼鏡休息一下再繼續觀看。只要注意眼睛的適當休息,不過度疲勞就可以了。特別提醒有眩暈病史、易暈車暈船、有癲癇病史、兒童有重度弱視的人群,都要謹慎對待3D電影。其次,兒童觀看3D電影對他們的身心健康也有一定影響,作為孩子的家長,我們也要節制孩子減少看3D電影的頻率,更專注孩子的身心健康。
12歲以上可選擇性觀看
孩子的注意力因年齡段不同而有差別。一般情況下,5~6歲的孩子,注意力集中時間為10分鍾;7~8歲的孩子,注意力集中時間為15~20分鍾;8歲以上的小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為20~30分鍾;初中生、高中生的注意力集中時間為30~45分鍾。如果帶較小的孩子看100多分鍾的電影,有時會影響他的注意力,久後課堂上也不能集中精力聽老師講課,更會引起孩子的煩躁情緒,而且他們有時會走動或來回蹦跳,影響到觀影秩序。
根據孩子注意力集中時間的長短,一般小學高年級以上學生,即12歲以上的學生,可選擇性地觀看3D電影,小於12歲的孩子,家長需謹慎。而且,科幻的3D電影、動漫片的3D電影、災難性的3D……現在3D電影種類豐富。看科幻片,可讓孩子真切感受科幻的力量;動漫片,可讓孩子充分感受童真樂趣。這些正面的影響,需要家長在觀影過程中對孩子進行引導。但影片中有些暴力的畫面,會讓孩子產生恐懼心理,家長應該事先與孩子溝通。而科幻片中出現的場景及一語雙關的對白,也需要家長引導,或者家長可讓孩子先上網了解影片的大致內容。
讓眼睛得到間隔性休息
看電影時,由於室內光線較弱,處於黑暗的地方,人的瞳孔就會放大,加上3D畫面比平常更耗眼力,這樣會導致眼壓升高,因此,看3D電影時,位置盡可能距離屏幕遠一些,而且每隔一段時間就讓眼睛得到適當的休息。
此外,在天氣變化、過度勞累、長時間閱讀或看電影電視、過分的喜怒哀樂、失眠等情況下會引起青光眼的急性發作。如果在看場面逼真而刺激3D電影時,您感到頭痛或惡心、視物模糊不清;或者看燈光時,周圍有一圈繽紛的彩虹圈,即使用手揉也不能除去,應該警惕青光眼的急性發作,及時就醫。
從本文我們可以知道,家長們要特殊當心,兒童看3D電影損傷視力,要注意適度!以免造成視疲勞!倍領安全網關於兒童居家防觸電的知識還在持續更新,請您一定鎖定我們的相關欄目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