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陳凱歌的電影孩子王是講什麼的
十年動亂時期,群山環抱的小山丘有一所簡陋得不能再簡陋的學校,師資奇缺。一天,隊長把一個在這里插隊7年的知青叫去,派他去學校做"孩子王",當教師。知青們得知消息後,為夥伴有了出息而高興,熱熱鬧鬧地為他送行,從此,"孩子王"成了他的雅號。學校分配孩子王教初三,令他吃驚不小。只有小學程度的校長鼓勵他挑起這個擔子。孩子王苦惱的事真不少。學校的政治學習材料堆得像小山,可學生手裡卻沒有一本書,只好學大批判材料。批判文章學了一篇又一篇,但孩子們連小學課本上的生字都不認得,孩子王感慨萬端,只得從認字記事教起。放假了,孩子王回隊上看望大家,大家玩得很開心,他卻提不起精神。臨走時,一心想去學校教音樂的來娣特意把他送了很遠。幾個月過去了,孩子王和學生們相處很熟。家境貧寒的王福很想得到孩子王手中的字典。在一次布置作文時,他以字典做賭注,今天就能寫出記敘明天勞動的作文。傍晚,他和父親進山砍竹子,前半夜就把作文寫好了。孩子王告訴他"要寫一件事,永遠在事後"的道理。王福明白輸了,字典得不到了,他決心把字典全部抄下來。知青們順路到學校看孩子王,起著哄一定要讓孩子王給他們上課。孩子王一本正經地講著"從前有座山"的故事。這故事從教室傳到另一個教室的學生們耳里,朗痛聲循環往復,不絕於耳。晚上,王福依然就著孩子王的油燈抄字典,他已抄滿了一大摞黃麻紙。來娣不理解,問孩子王以他獨特的教學方法激起了學生們學習的興趣,但是卻違反了教學內容。他終於被退回隊里。臨走,他把唯一的一本字典留給王福,並在上面寫道:王福,今後什麼也不要抄了,字典不要抄。
㈡ 孩子王 阿城 讀後感
1.從今天起,我准備就我看過、有印象的一些好小說陸續寫一點感想,就教於各位。需要補充做交待的是,我前面已經許下諾言,還要就小說開頭的問題寫幾篇文章,這個承諾我還是認賬的,只要有時間,寫起來並不困難。我也會穿插在一起寫出來的。這一周寫了四大名著的開頭,因為要檢閱資料,費了一點神。今天去醫院看病,醫生就要我少動腦子多動身體。我對這個說法感到詫異。不過,既然是醫生的警告,聽一下也是對的,所以,我盡可能寫吧,如若一時跟不上,還請各位能給予原諒。
話歸正題。
我之所以把阿城的小說放在第一位,那是因為在我的心目中,當代作家當中短篇小說寫得最好的,就是阿城。
阿城的這個「三王」小說,我初次看到還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也就是阿城小說剛發表的時候。那之前,我就喜歡阿城父親、電影評論家鍾惦蜚的文章,感覺那是了不起的大評論家,說話文章平易和緩,從不說大話、空話。後來聽說老藝術家在文革當中吃了苦,去世了。直感覺可惜。
阿城,真名叫鍾阿城,1949年出生於北京,文革後期,與史鐵生那一代作家的命運差不離都去了農村。阿城好像去的是雲南。之後,回城,干什麼不清楚,反正就寫起了小說。一出手就是「三王」,《孩子王》、《棋王》、《樹王》。驚動文壇。我在很多年後才與阿城聯繫上,阿城和我說,他就寫了那麼幾個小說,之後就再也沒有動過筆。總共加起來也就五萬字多一點。阿城寫小說出名後,去了美國,住在洛杉磯。這些年回來了,大概是覺得老在美國待著沒什麼勁。不過這也好。要讓我在美國待一輩子,那還不如把我關禁閉得了。這不是個生活好壞的問題,而是一個文化隔膜問題。中國再怎麼不行,我也還是喜歡。
阿城的幾個小說,我都會一一來賞析,先就《孩子王》寫點感想。
《孩子王》的故事簡單,一目瞭然,就寫一個下鄉的知青被叫到農村學校去當教員。就這么點事兒,可是阿城寫的卻不那麼簡單。
寫知青當農村小學的教員,從什麼節骨眼開始寫呢?阿城選擇了從他勞動的生產隊書記召喚他開始。不要小看了這個開始的點,裡面頗多講究。
書記先扔給他一根煙,「我」就蹲在地上聽書記說話,書記告訴他上面要調他去當教員。「我」則還以為這是書記在拿這個事在調教他,所以不敢應承。書記認了真,說就是這個,真的。「我」才恍然。書記後來對他說:「我可派不了你的工,分場調你去學校教書,明天報到,到了學校,要好好乾,不能辜負了。我家老三你認得,書念得吃力,你在學校扯他一把,鬧了就打,不怕的,告訴我,我也打。」就這幾句話,把書記與阿城的角色關系定了位。很准。一方面,書記要做出一種小領導的姿態,但是又不希望他這一去辜負了上面的器重,所以要囑托幾句。說到自家的孩子,那就不見外了,用了打這個動詞,顯得親近和信任,很傳神。之後,作者又寫了同屋老黑和做飯的來娣兩個人物對這件事的反應。都很傳神。小說用了很少的文字,將孩子王即將上任前的氣氛全部都給鋪墊了出來。
阿城小說善於從小事小人物入手,不說概念的語言,全都是小擺設,小動作,幾句摸不著頭腦的話語,幾句不知深淺的議論,就把個勞苦大眾下層社會的眾生相給寫了出來。
我要說說阿城小說的這個切入點,那就是從書記呼喚他開始寫,而不是直接就寫到學校去站上講台,這個切入點選的非常精妙,一方面,把「我的生活和勞動的環境都作了鋪墊,另一方面,也透過對書記、老黑、來娣這三個人物的素描,將」我即將要開始的新生活的氛圍也給帶了出來,這是非常精妙的表現點。
再往下看,「我」站上講台了,可是怎麼個教孩子,心裡一點數都沒有,因為畢竟自己也就是上過幾年初中,切不要說讀書和教書完全不是一回事,即便就是那點知識,也是不足以給人講課的。聽課的孩子當中也有敢說話的,直接說出了沒有哪個老師是像你這樣上課的,是不是來混飯吃的?這個叫王福的孩子也真是膽大。不過,「我」並不因此惱怒,而是問,那應該怎麼上?要不你來試試?王福趕緊擺手。接下來就是教孩子認字,所有的孩子都跑到講台上,往黑板上寫不認識的字,「我」則在一旁看著,因為不會教書,只有這樣才更像是一個老師。阿城小說總是喜歡表現那種唯唯諾諾的小人物,這說起來,也與文革與他的家庭被沖擊有關。當然,更與阿城自己的性格有關。
非常來不起的是,阿城在那個時候就那麼看重真實在小說當中的重要,與同時代的很多作品不同的是,阿城的小說彌漫著一種卑微萎縮的氣氛,只要是寫到下層民眾,他就來了勁,一筆一劃都是那麼的深刻,那麼的真實。汪曾祺後來也對阿城小說的這點味道感到非常佩服,說要是他一定寫不出來。汪先生的話並不是謙辭,而是事實。
事實上,不僅汪先生寫不出阿城這樣的小說,當時的中國那麼多作家,誰都寫不出這樣的小說,等我稍微有了一點年紀的時候,我就特喜歡看老照片,老照片里有一種無法抹去的真實。讀阿城的小說,就有老照片的感覺。我非常佩服這位老大哥的創作。無論過去多少年,這樣的小說只要能讀,就立刻可以將你召喚回那個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的年代裡去。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和哈佛大學的教授王德威(David Der WeiWang)認為,阿城的小說具有很強的民間性,突出地強調了生活的俗與閑,小說還是仍然未脫微言大義的框架,不過,較之文革後期的作品,他已經走得太遠了。而我認為,阿城小說的著力點已經不是簡單地批判歷史,算歷史老賬,而是看到了民間生活的自在性。與這些自在的民間生活相比,文革的介入及其惡劣的後果,簡直如同鬧劇一般荒誕不經。阿城在未留一字的情況下,清算著這個時代的謬誤。阿城的非凡之處在於,他用自己的文字還原了無數比之更加荒誕的生活,以及在這樣生活處境下的普通人性。
2。第一次讀阿城是在高三的時候,去書店買一些備考資料,順手從一個書架上拿下《棋王》來看。書店不大,以參考,教輔類書籍為主,彼時正值周末,小店裡擠滿了穿白色校服的學生,人聲鼎沸,汗臭味極重。想借一本書不但要考驗體力,還要考驗耐性。我租了書,拿到教室看。整整一個晚自習,我看得入迷,記得最後車輪戰的一段很吸引我,我喜歡的那個長發女生給我傳條,也只是草草的回復,估計後來她跟別人跑了這也應該是小原因之一吧。
阿城的文字是讓人著迷的。雖然在《棋王》中看起來還有些學生腔,但是駕馭大場面的能力和文字組合中的靈性已經略顯一二了,再後來他的散文集里表現的是淋漓盡致。他對那段歲月的書寫跳脫了傷痕和反思,用了一種截然不同的視角,通過「棋」帶出人物,寫王一生這個奇人。看似一個簡單的奇人的故事,但是在王一生的棋道中滲透了阿城對這個世界的看法:道家的無為,無所不為。
再次讀阿城已是三年後的今天,這一次讀的是「三王「系列中的《孩子王》。因為有過對阿城文字的初體驗,現在讀來格外親切,彷彿與久別的老友重逢敘舊。讀完《孩子王》的一剎那,我的眼睛濕潤了。老朋友果然一點也沒變,講起故事來還是那麼氣定神閑,不蔓不枝。古意,禪境,仙氣,伴隨著若有似無的淡淡的青煙,從文字的煉丹爐中裊裊升起。一個恍惚,我甚至會想,阿城或許是神仙吧。文字功底之深,實在人跡罕見。
《孩子王》的故事情節和他的文字一樣干凈簡單,講了一個關於教育的故事,裡面的人物寒磣無聊,教書,幹活,看戲,編曲兒,扯淡,生活過得波瀾不驚。小說大部分的故事都圍繞一本當時稀有的新華字典展開,先是充當了「我」與伙夫來娣的交易條件,然後又變成了「我」與學生王福的賭注,最後又被當作精神寄託轉贈給王福。《孩子王》中的山村男女,一顰一笑,如此質朴無文,而他們對知識的好奇,開啟了」文革」絕境中的一線生機。
這個小說的好處有二。
首先是文字。《孩子王》在行文上的簡潔、老道讓人吃驚,兩萬多字的小中篇,我逐字推敲,竟找不出半句廢話。在干凈爽利的短句中,動詞的功能被發揮到極致,而繁蕪的形容詞和成語則幾乎是不可見的。且看開頭一段:
「一九七六年,我在生產隊已經幹了七年。砍壩,燒荒,挖穴,挑苗,鋤帶,翻地,種谷,喂豬,脫坯,割草,都已會做,只是身體弱,樣樣不能做到人先。自己心下卻還坦然,覺得畢竟是自食其力。」
短短三句話,七十個字,用了十四個逗號,十三個動詞,十個動詞短語,無形容詞。這樣的干凈,猶如沒有半點臊子的精肉,讓人看著就能眼饞。可是吃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好的作家就像好的屠夫,能運筆如刀,挑筋斷脈,閉著眼睛心無旁騖,幾刀下去,肉是肉,皮是皮,骨頭是骨頭,豬毛是豬毛。
阿城是我見過最好的文字屠夫。他的老練,明快,以及不可思議的冷靜,堪比高素質的職業殺手。
其次是故事。阿城的文字猶如鴉片,能讓你慢慢上癮。當你浸淫其中時,你甚至能感覺到作者正坐在你的對面,他像一個師爺一樣抽著大煙,同時像個故事大王一樣給你講故事,他的口吻平和從容,余韻十足。在你入迷的時候,他會用煙斗輕敲你的腦瓜,然後看著你的囧態哈哈大笑。可是你還會覺得,那煙斗真像禪師的法杖,你木魚般的腦袋會因此一點即通。
阿城所講的故事可能並不奇巧,但是他講故事的方式卻是獨具魅力的。他有著廣博的見識與超拔的品格以及老成的氣質,在起伏不大跌宕有致的故事框架里,阿城盡量在細處著筆,將玄渺的哲學命意和高遠的文化沉思寓於平凡人生的揭示與升華,而在故事的敘述中,則以樸素的寫實筆法,注之以意、行之以情、凝之以神。故事以外的魅力超過故事本身,正是大師的特徵之一。
《孩子王》的故事並不曲折,一切都是那麼順理成章,沒有懸念。但阿城自有他的辦法,他的小說多取材於他熟悉的知青生活,但又不同於以往的知青小說,他不著意表現人物的不幸遭遇、悲劇命運。他筆下的知青生活雖然艱苦、物質匱乏,但不乏樂趣、幽默,甚至有些叫人嚮往:如《孩子王》中作詞譜曲臭貧耍嘴等情節,無不洋溢著生命的活力與快樂。阿城筆下的每一個人物都具有獨立的人格與生命,他們大多外表普通平凡,但內在卻超凡脫俗。作為尋根文學的代表,阿城不僅僅尋的是傳統文學的根,更是道德之根,品格之根,精神之根。
總之,阿城是個會講故事的人,他自己就是一個孩子王,老成而低調,機敏而智慧,所有的讀者都在一瞬間成了聽他講故事的乖孩子。
遺憾的是,阿城不是個多產的作家。當初他對外戲稱可能會再寫五個王者系列的小說,與「三王」小說放一起,整個《王八集》的心願也沒能實現,馮唐分析說這是因為他文筆太老道太內斂的緣故,彷彿奶太稠,擠出來的產量嚴重受限。 我想,這個見解還是頗有說服力的。當然,阿城是個太過聰明的人,什麼都看得透透的,自然會喪失對很多事物的表達激情,因而不想寫,或許這也是封筆的原因之一吧。
管它呢,既然成了神話,何不再傳說一把?在至高點停下,至深處消失,也不失為明智之舉,至少還能引來無數粉絲的懷念與追蹤。指不定哪天,這個神秘的「孩子王」再現江湖,亮出一身更加出神入化的絕技,還不知道會引起多大的騷亂呢。
3.阿城,以靜靜地視角注視著山村,以坦然的心態過著他的知青生活。
知青,被冤枉的一代,對於命運的感嘆只能默默地呻吟。而《孩子王》把知青的呻吟緩緩的吶喊出來。
孩子王是教師的稱呼,這讓人直接對那個年代老師的概念產生另類的理解。
看完《孩子王》最有感觸的不是它的故事情結,也不是其中的鄉土氣息,而是文中「我」的那種對待生活與人生的淡然態度。對待教育「我」有「我」的觀點,不像王七桶為了生活而變成啞巴,(當然王七桶是位可許的好父親,無可非議)哪怕因此「我」又回到從前,但又有什麼可怕,王福不正是大霧天里白白一圈的太陽,有些迷茫,總歸是希望。
下面的網址可能會給你一點啟發,你看看先。。。。 望滿意,望採納,謝謝合作!
㈢ 《孩子王》
《孩子王》這本書是阿城「三王」小說系列的最後一篇文章,篇幅也是最長的,我認為也是「三王」系列中寫的最精彩的一篇,很有意思的是,阿城在這篇文章中全文都沒有提出「孩子王」是誰,雖然讀者讀完後肯定知道「孩子王」是誰,但也沒有《棋王》中上來就說王一生就是「棋王」的那種快速,也沒有《樹王》中即使在最後給出明確的「樹王」是誰,但讀者早在文中就猜出誰是「樹王」的那種豁然。這一篇只是簡簡單單地敘事,阿城本人就很喜歡講故事完完整整地講述出來,他一直說要「好好說話」,而他也是將這種思想或說是一種特點融入到了《孩子王》當中去,好好地將一個農場幹活的人去教書的故事講的完完整整。這篇文章沒有前兩篇中有聲勢浩大的王一生一對九進行象棋大戰的場面,也沒有老實本分的肖疙瘩與樹一起死去的悲傷情緒。但是值得人們深思的東西好像更多了,有更多的文字、段落值得人們去反復細細品味。這次不是一個知青下鄉的故事,而是一個在生產隊里苦苦幹活的知識分子去學校里教學生們語文課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我」,隊里支書有一天把我叫到他那裡,先是狡猾地誇了我幾句話,又說由於學校里缺一位老師教書,咱們隊里又只有你一個人上過好點的學,所以就決定讓你去學校教書,我由於膽怯覺得自己教不好先是推辭一下,但最終還是拗不過支書意願,便應了他。大夥知道我要去學校教書後,便紛紛提酒攜肉來找我告別,都說我以後會過上好日子了,風刮不著雨淋不著的,以後別忘了我們大夥啊,就在朋友的玩笑中我們度過了一晚,和我最好的一個朋友「老黑」第二天送我去學校,到學校後「老陳」便接待了我們,帶我去宿舍先看了一下,我發現這里和生產隊並無兩樣,心裡想也罷,老陳便又帶我去了教室,見到了學生們後,老陳帶我回辦公室,給了我一本書,密密麻麻滿是筆記,想必也是被許多老師用過許多次了,第二天上課時我發現學生們都沒有書,老陳解釋道學校太偏僻,也不是什麼大學校,去縣里批的書一直沒來,我只好把課文手抄到黑板上教學生們理解文意,有一個學生叫「王福」,他提出我講課不行,我大怒反問他如何講課,他當然是支支吾吾答不出來,這時我發現這學生是以前隊里一個叫王七桶的人的孩子,王七桶和肖疙瘩性格頗有幾分相似,但這王七桶是一個啞巴,講不出話,隊里的人也總開他玩笑,使他做很多工,在日後的教學中,我發現王福這孩子是個好學的學生,他有一個專門記下自己不認識的字的本子,還記下自己認識但老師沒講過的字,總共有三千八百八十八個字。有一天學校組織去山上砍竹子,王福覬覦來娣送我的字典許久便和我打賭說他今天就能寫出一篇明天去砍竹子的日記,我內心雖覺我肯定會贏,當然也是應了他的賭。結果當天晚上是王福和王七桶先砍了百十來棵竹子,先運回去了幾棵,才有了這篇日記。我說:「紀錄一件事,永遠在事後」。但我還是決定把字典送給王福自知輸了,便不要我的字典,提出要自己手抄一遍字典。之後有一次上課我讓學生們寫一篇以「我最親近的人」為題的作文,學生當中唯有王福寫的最好,可是最後上頭來人說我不好好教語文課把我調回了隊里,臨走前,我帶走了學生們的作文,文章到這里就結束了。文章其實寫了許多的值得人們討論的點,但就像我在《樹王》里寫到的那樣,都是置而不論,其一比如孩子們的課本這件事,真的是資源緊張嗎?恐怕不是,各種大字報滿天飛,沒有幾張紙來給學生們印刷課本嗎?俗話說再窮不能窮教育,一個國家的發展首先要把教育搞好,可是孩子們現在上課連課本都沒有,只能上課花大量時間手抄課本來用,這豈不浪費了大量時間,這背後恐怕是上頭領導的不作為,連孩子們上學這時事都不當成頭等大事,只知每天喊口號,阿諛奉承比自己還大一級的領導。其二則是知識分子的生活環境以及工作環境,從文中可以看出我到學校宿舍後連床都要自己做,幾平米大的屋子只有一張桌子和一個床架,這環境和生產隊並無區別,按理來說學校教書老師的環境多少要比生產隊干農活的人要好些,可事實並非如此,但轉過頭仔細一想,公家連學生們的書都發不下來,就更別說吃住環境這種事情了。其三則是我在這篇讀後感一開始就說的那個觀點,阿城在《孩子王》這篇文章中徹底放大了自己「好好說話」的特點,他也很明顯地批評了人們應該好好說話這件事,就在文中的我讓孩子們第一次寫作文時,我總是會讀到半夜也讀不懂這個字寫得是什麼,學生們總是用一堆假大空的話,或是口號來硬使自己的作文看起來辭藻華麗一些,可是連字都不會寫的學生們怎麼可能寫出他們心中那種好的文章呢,這樣只會更加暴露自己的無知,這么小就會說假大空的話,就會胡編亂造一堆自己見都沒見過的東西還把它寫到紙上,長大也只會成為那些連書都批不下來的「馬屁精」。所以我教孩子們先寫自己見過的事,就寫自己上學這件事,孩子們寫的雖然只有潦潦幾字,但我看了也是倍感欣慰。我心中認為這才是語文該有的樣子,阿城當然就是這么認為的,文中在我被調回生產隊時說的「語文課和政治課沒區別」也是諷刺了這一現象,語文不是語文的樣子,不重基礎,上來就是胡編亂造,一堆自己都不認識的東西,這樣的話能學好語文才怪。阿城真是極力想讓人們好好說話,這使我想起了現在這個時代有多少不知其然莫名火起來的網路熱詞,這些熱詞或許只是某個網紅隨口一說,亦或者是認為高笑所被人胡亂拼湊出來,這極大地誤導了現在孩子們的思想,這也使得很多人都認為自己跟不上時代,以為是自己的問題,我也總是在網上看到一個詞語,百思不得其解,只有上網去查才知道這個「年紀尚小還在吃奶」的詞語什麼意思,各種莫名火起來的縮寫滿網路飛,各種陰陽怪氣的話語腐蝕又挑逗著人們的內心,我生怕我們這一代的孩子出生後只會滿嘴吐出各種詞彙縮寫,只會陰陽怪氣,只會用臟話形容某件事物,遇到一件可爭辯的事物,這本是一件好事,可以鍛煉自己的思維,可是張嘴就是問候對方的祖宗十八代,沒有任何邏輯可言,更無任何內涵在其中,甚至還有各種表情符號代替了文字,原本黑黑的一串文字像是被披上了惡心醜陋的外皮變得花枝招展,搔首弄姿。還有互聯網上的造詞技術,一句十個字就可以說完的事情每個字都被替換成自己硬造出來的狗屁不通的詞語,來使得自己和話語充滿「文化氣息」,結果只是推脫責任專用,迫使對方找不到可攻破的點,因為對方根本就不知道你在說些什麼,自然沒法推翻你的話語所立起來的邏輯結構。如若生剝這言語醜陋的外皮,我們會發現更加醜陋的是人們的內心,他們不僅醜陋且脆弱不堪,只得以充氣充起來的言語來強大自己弱小枯竭的身軀。如果我們繼續照這個樣子發展下去,中國傳承了幾千年的文化就要從文字這里開始廢掉了,仔細想想這是一件可怕而又使人感到無力的事情,「好好說話」簡簡單單四個字簡直難如登天。其四則是文章最後我因為沒有好好教語文被調回生產隊的這件事,這一點寫的比較隱晦,就是最後吳書記遞給我一支煙,我以我不會抽煙所婉拒掉了,但是其實前文中有所講到,王七桶的煙還是我遞給他的,文中也有描寫我躺在麻袋上抽煙的場景,文中的我怎麼可能不會抽煙呢,所以我認為我最後不接吳書記遞過來的那隻略帶歉意的煙是代表我在默默反抗我被調回生產隊這個決策,但是我更加反抗的可能是孩子們在我被調走後又要學披著語文外衣的政治,我痛心但無力,文章最後寫我被調走,無法繼續教孩子們學語文,看似是一個較為悲傷的結局,其實還是給予了人們一些希望在其中的,因為那個年代極少有人能站起來反抗,我就是那少有的一份子,即使是暗地裡小小的反抗一下,但是這也只是一個虛構小說的例子,現實中敢於反抗的人更加少之又少,各個上班族996的人被資本家榨幹了自己最後的剩餘價值,也鮮有人敢站起來反抗,但這至少是給予了人們一種提示,被壓迫時是可以站起來反抗的,敢為人先不是一件壞事,到這里阿城「三王」系列就都寫完一些話,我學到了許多,我知道了那個年代艱辛的生活環境(本來也是想在這里一一列舉再寫一些自己的感受的,但是由於題材等原因,日後讀到其他有關方面的書再細講也不遲),我學到的不光是書的內容上所帶給我的,也給我閱讀了許多書後所帶來的自信,也教會了我如何思考,更教會我如何深思,如何好好說話,我一直不相信「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這句話,因為我們每個人對顏如玉和黃金屋的概念是不同的,我認為這件事可以這么理解,但是可能你就認為這件事不是這樣的,他又認為這件事是那樣的,我們就可以藉此展開討論,當然是用好好說話的方式展開討論,讀書不是一件功利的事情,我們不可能從一本書中就得到所有人生的道理,也不可能從十本書,一百本書中得到,但是我們可以從無數本書中得到人生的道理,得到為人處世的方式,得到自己顏如玉和黃金屋,「腹有詩書氣自華」是我唯一在讀書方面唯一相信的話。感謝阿城,深深地來自內心的感謝!
㈣ 如何理解《孩子王》
影片《孩子王》劇情簡介
十年動亂時期,群山環抱的一所山區簡陋學校,師資奇缺。一天,隊長把一個在這里插隊7年的知青叫去,派他去學校做"孩子王",當教師。學校讓"孩子王"教初三,令他吃驚不小。學校的政治學習材料堆得像小山,可學生手裡卻沒有一本書,只好學大批判材料,但孩子們連小學課本上的生字都不認得。家境貧寒的學生王福很想得到字典,就在油燈下抄字典。"孩子王"以他獨特的教學方法激起了學生們學習的興趣,但是卻違反了教學內容。他終於被退回隊里。臨走,他把唯一的一本字典留給王福,並在上面寫道:王福,今後什麼也不要抄了,字典不要抄…………
一部缺失的時代影片
陳凱歌拍攝這部知青和鄉村教育的影片,不知道帶有多少他青少年時代的經歷和情感。但可以理解的是,他已經把個人的經歷和情感都隱藏起來了,轉化為對文化和教育的深層反思。這種文化思考影響了影片對現實的關注,但在畫面上的精心雕琢,讓影片傳達出了更為遙遠的隔離效果。文化的缺失讓一部字典成為聯繫世界的鑰匙。雖然影片具有隱晦的文化反思,但過於強調和迴避某些經驗,讓影片顯得距離現實還是那麼遙遠。無論如何,這部影片還是陳凱歌最具現實的一部影片,甚至超過了他後來號稱的"現實主義"影片《和你在一起》。
教育·文化反思
推薦度:★★★
本片根據阿城同名小說改編,由於影片對教育問題上的批判思考,曾獲法國第41屆戛納電影節教育貢獻獎。作為經歷過文革的陳凱歌,他的青少年時期正是處在政治斗爭超越一切的時期,影片把當時教育和文化的缺失以及對社會造成的影響,進行了理性而又具反省式的思考。如今看來,這種教育的缺失越發看出對中國當代社會的不良影響。影片除了延續了文革後反思文革的傳統外,還從深層的教育缺失問題上提出了更加讓人痛心的思考。這部影片雖然提出的問題晚了很多年,但如此深刻的反映出中國教育缺失問題卻還是沒有見到的影片。
㈤ 阿城《孩子王》:知識貧瘠時代的教書故事
這是一篇上山下鄉年代圍繞字典展開的故事,雖然作者開篇沒有刻意這么寫。
支書遠遠扔過一支煙來,通知我,作為隊里唯一一個上過一年高中的人,要去教初中。
送行會上,喝了幾口苞谷酒,我心裡覺得有些戀戀的,來隊里做飯的四肢粗大的來娣,也進屋來摸著坐下,眼睛 有情有義 地望著我(她也想去當老師,教音樂)。
漫天的大霧,山溝里潮冷潮冷的。我穿上一雙新尼龍絲襪,腳上繭子厚,扯得襪子噝拉噝拉響。
來到教書地點,我看到:
大約是快上課了,教室前的空地上學生們都在抓緊時間打鬧,飛快地跑著,尖聲尖氣地叫。
老陳(叫我來教書的人)似無所見似無所聞。
我居住的環境:
蛛網橫斜著,一張矮桌靠近竹笆壁,有屜格而無抽屜,底還在,可放書物。桌前的壁上貼了一些畫片,一張年歷已被撕壞,李鐵梅的身段豎著沒了半邊,另半邊擎著一隻紅燈。一地亂紙,一隻矮凳仰在上面(此處描寫從下往上再往下,極強帶入)。
母雞輕輕跑幾步,極清高地易地啄食,公雞擻一下毛,昂首闊步,得體地東張西望幾下,慢慢迂迴前去(文中擬人極多,讓破爛的環境充滿樂趣與色彩)。
場上又有豬雞在散步,時時遺下一些污跡,又互相在對方的糞便里覓食。我不由暗暗慶幸自己今生是人。若是畜類,被人類這樣觀看,真是慚愧。
第一次上課, 只有門口可見幾個學生在望著我,便覺得如同上刑。
山野里很難有這種景象,這樣多的蓬頭垢面的娃子如分吃什麼般聚坐在一起。桌椅是極簡陋的,無漆,卻又臟得露不出本色。椅是極長的矮凳,整棵樹劈成,被屁股們蹭得如同敷蠟。孩子們沒有課本,每次教課文只能抄在黑板上,讓孩子再抄自己的本子上。
快下課時,我會讓學生們唱歌, 學生們七嘴八舌地提,我定了一首,班長起了音,幾十條喉嚨便也震天動地地吼起來。這歌唱得屋頂上的草也抖起來。
看著初中的學生們字還沒有認全,且不理解課文的意思,孩子們的作文如同天書,多是時尚語句。讀來令人瞌睡,認為光教課文沒有用,我決定先教他們認字,把基礎打牢,後讓他們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
你們自己寫,就寫一件事。 隨便寫什麼,字不在多,但一定要把這件事老老實實、清清楚楚地寫出來。別給我寫些花樣,什麼紅旗飄揚,戰鼓震天,你們見過幾面紅旗?你們誰聽過打仗的鼓?分場那一隻破鼓,哪裡會震天?把這些都給我去掉,沒用!清清楚楚地寫一件事,能把流水賬寫清楚就不錯。
我靠在門邊,掃看著各種姿勢的學生。 (看著學生們抓耳撓腮的樣子,覺得做了對的事情,很有意思,很有成就感)。
我收拾著一應教具,覺得這兩節課尚有收獲,結結實實地教了幾個字,有如一天用鋤翻了幾分山地,計工員來了,認認真真地記在賬上。
王七桶的兒子王福是個學習極認真的孩子,會將學過的字一個不落地摘抄到本子上,無一錯漏。
王福拿出一隻布包,四角打開,取出一個本子,又將包包好,放回去,邁到前邊來,將本子遞給我。我心裡「呀」了一聲,這王七桶我是認識的。
王七桶是我有一次去城裡運糧時認識的,是個啞巴,卻對兒子王福的學習頗為上心,每次都賣力幹活,爭取機會去城裡託人買字典,卻一直沒買到。
我教學生寫作文,王福卻說可以寫出明天去山上砍竹子的詳細過程,我不信,就以字典為賭注跟學生打了賭。
一早起來,霧中提來涼水洗漱了,有些興奮,但不知可幹些什麼,就坐下來吸煙。
山中濕氣蔓延開,漸漸升高成為雲霧。太陽白白地現出一個圓圈,在霧中走著。林中的霧水在葉上聚合,滴落下來,星星點點,多了,如在下雨。
走進山裡卻發現,王七桶和王福早已將竹子砍好,作文的賭約也自然是王福獲勝。王福覺得有些勝之不武,終是沒有把字典占為己有,而是選擇將字典抄下來。
再說字典的主人來娣。
我從未見過來娣如此忸怩過,心頭猛然一撞,臉上熱起來,脖子有些粗,硬將頭低下去。
油燈昏昏地亮著,我漸漸覺出尷尬,就找話來說。來娣慢慢翻著字典,時時看我一下,眼睛卻比油燈還亮。
我吐出一口煙,看它們在油燈前扭來扭去。
來娣側身過去,低頭看看,一屁股坐在椅上,將腿叉開到桌子兩旁,用筆嚓嚓地寫。
來娣想教音樂課,讓我想詞兒,她譜曲,獲取當音樂老師的機會,交換是一本字典。
正是在那個知識貧乏的時代讓來娣產生一本字典能抵得上一個老師的感覺。
當她看到王福費力抄字典連電影都不去看時,卻又慷慨地准備將字典送給王福,王福卻不打算接受這貴重的禮物,說抄下來記得牢。
一段時間以後,學生們都寫出了作文,王福寫出了完整且帶有詩意和樸素純真感情的描寫父親的作文。
我因為沒有按進度教學生課文而被迫結束教書,臨走前只要求把學生們的作文帶走。
老陳將桌上的本子認真地挪來挪去,只是不說話。
辭了老陳回去,月亮晚晚地出來,黃黃的半隱在山頭,明而不亮。
㈥ 電影《孩子王》觀後感
看完了電影,《孩子王》,就開始打開網路,找評論,大家的觀點是近乎一致的。老師,雖是外行,從生產隊調過去的,但對知識,他是有信仰的。
傍晚到了學校,第二天開始上課,沒有人跟他說,上課流程,可能,大家覺得,識字就能教書。
語文課的流程:抄課文到黑板上,學習生字,劃分段落,主題思想,寫作方法。看上去,沒有任何問題,層次清晰,從易到難。學生,如果這樣學,也沒問題。但會有掉隊的,逐漸厭學的。
新老師,不知道怎麼上課,被一名優秀的學生-王福,說明了,但老師,並沒有惱羞成怒,而是虛心接受。這一節課,開始讓同學在黑板上畫出課文中的生字,學生們積極沖上去,從王福畫的兩個字,到學生畫出更多的字,這節課,他們應該收獲不少。
課本上的課文,老師說了一遍,提問班長,班長復述了一遍,是啊,學生們根本不理解課文的主題思想,老師也不好講明白。所以,他乾脆不講課文,讓學生們寫作文,從《上學》到熟悉的人,從兩次王福的作文對比,我們能發現他的進步是非常大的。
從最後學生的歌聲中,我們也能知道,他們學了生字,也學了寫文章。
學習,對每個人來說,並不相同,有的學生能收獲多一點,有的學生會少一些,但,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出來了,就不會沒有進步和提高。
老師,要有自己的教育觀,優秀的老師,各有特色。
㈦ 淺析電影《孩子王》中的教育
一、電影《孩子王》概述
《孩子王》是由 阿城 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的電影,講述了中國「十年動亂」時期,知青「老桿」被調到農場中學教書;他盡己所能教給學生真正有用的知識,最後卻因沒有按教學大綱及課本教課而被解僱的故事。所謂「孩子王」,指的即是「教師」這一職業。影片整體的意境不顯波瀾,卻展示了當時中國的一些教育問題,暗藏了深刻的主旨。本文將以其中傳達的教育觀念為切入點展開,並對其中一些細節進行探討。
二、《孩子王》中的教育觀
1、平等真誠、虛心求教
「講老實話,字,我倒是認識不少;書,沒教過,不知道該教你們什麼。你說說看,李老師是怎麼教的?」
老桿初來乍到,面對學生的質問,他沒有生氣,而是誠實地承認自己「確實不會教書」,並虛心地向學生請教平常教書的方法,這體現了老桿平等真誠的教育觀念。之後他讓學生一個個上台圈出黑板上的生字,又進一步拉近了他與學生之間的距離。
老師和學生不應該是絕對的上與下的關系,而應是一種相對平等的教學相長的關系。長久以來的傳統教育都強調學生應「尊師重教」,這沒有錯,但一定程度上也導致了一些老師對「尊重學生」的忽略。平等、真誠的理念都基於對學生的尊重,對教育事業的敬畏。這也是良好師生關系建立的必要條件。
2、腳踏實地、學以致用
「我收拾著一應教具,覺得這兩節課尚有收獲,結結實實地教了幾個字,有如一天用鋤翻了幾分山地,計工員來量了,認認真真地記在賬上。」
在老桿來之前,學生上課即是抄書。在尚有許多生字存在的條件下,學生們並不能理解課文的含義,一味地抄書講解也就失去了意義。老桿放棄課文講述而專攻生字的決定,無疑是最利於學生自身發展的。幾個「結結實實」的漢字,勝與十萬高談闊論的文章——價值取決於是否內化於己。
山裡的孩子們並不會寫作,甚至一篇文章下來,不過一個「兔子尾巴」似的「走」字,老桿卻說這樣至少讓人明白「他不是跑來的,也不是飛來的,更不是叫人背來的,而是走來的」。「清楚」是老桿對這些孩子唯一的標准,也是最為實際的標准。語言文字的功能性在於傳情達意,而能夠「傳達」的首要條件,便是清楚。修飾性的語言只是輔助,如同房子中的牆飾、浮雕,這些是不能稱重的,真正承擔起房屋的架構的,仍是樸素的房梁支柱。
在作文章之外,「清楚」的首要性可延伸至為人處世的方方面面。不論做何事,都必須腳踏實地地做,不可做連字也不識,抄「社論」做文章之事。在自身能力有限時,至少保證「清楚明白」,內修而外致,方能屹立不倒。
3、就事論事、適時嚴厲
「我們說好是你昨天寫今天的勞動,你雖然作文是昨天寫的,但勞動也是昨天的。記錄一件事,永遠在事後,這個道理是扳不動的。」
影片中,王福是個刻苦努力的學生,他與老桿以字典為賭注,稱自己今天能完成明天勞動後的作文。在他提前完成了勞動與作文,並與第二天交於老桿後,老桿對他說了這段話。此時的老桿是嚴厲的,他沒有因為王福的努力,或是王福向來的「好學生」形象而遷就他,讓他贏得這個賭注,而是借刺深刻闡述了「記錄一件事,永遠在事後」的道理。「就事論事」的教育觀念是老生常談的,但能做到卻又是難能可貴的。
由於刻板印象造成的教育中區別對待的現象至今仍不鮮見。老師常常對「好學生」會稍顯寬容,而對「差學生」則更為嚴厲,這在教育中是不恰當的。教師對於學生的態度應當取決於學生處於事件的對錯,正確的事情應當贊賞,而錯誤的事情無論對象是誰都應該加以批評,闡明原委,這樣才能在學生中樹立正當的對錯觀與賞罰觀。
4、時時反思、常懷審視
「我每每點一支煙在旁邊望他抄。有時懷疑起來,是不是我害了學生?書究竟可以這樣教嗎?學也究竟可以這樣學嗎?初時將教書看得嚴重,現在又將學習搞得如此呆板,我於教書,到底要負怎樣的責任?」
這是老桿的自我懷疑與反思,也應當是每一位教師都應常常問自己的問題。教育是發展的,甚至教育應當走在時代之前,而非在時代的浪潮中被裹挾。所謂「正常」的教育模式,有時候已經成為限制孩子發展的枷鎖,如果我們陷入這種「潮流」,我們是否有勇氣去突破禁錮,去尋找更好的教育方式?我們所身負的教育責任,不僅僅是講授書中的文化知識,更是去培養一個個立體的人。因此,在從事教育事業時,我們必須時時反思,常懷審視的目光,承擔起下一代的責任。
三、《孩子王》中的細節反思
1、循環的故事
「老黑他們明白過來,極嚴肅地一齊吼道:『講的什麼呢?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座廟,廟里有個和尚講故事。講的什麼呢?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座廟……』」
影片里老黑一眾將這個循環的故事吼得極富節奏感,這個場景卻透著無法言說的荒誕與虛無。重復的情節還有老桿的兩次上山下山。這種重復循環的情節設置,既是前後的一次對比,同時也從結構上暗喻了影片循環的本質。而上山下山的重復,又如同西西弗斯神話,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而意義在何處尚看不見盡頭。這也透露著歷史循環於一代人的悲劇性。在這樣的歷史洪流中,怎樣的教育似乎都無濟於事。
王福的一個標志是「抄字典」,而「抄字典」行為本身也是重復。影片最後,老桿給王福的一句話是:「今後什麼都不要抄,字典也不要抄」。這是在引導王福跳出循環,還是一聲無奈的嘆息,暗示著王福也無法跳出歷史、階級的層層圈套?答案尚未可知。
2、放牛娃的象徵
放牛娃在影片中是一個象徵性的人物,老桿曾四次與放牛娃相遇,他執著地詢問其是否要念書識字,得到的只有呆滯的凝視。放牛娃的身份經歷,影片中沒有展現,但僅從他迷濛的目光中,我們可以推測他對「讀書」並無概念,也不知讀書對改變命運的重要性,甚至連「改變現在的生活」的意識也沒有,只是機械地接受著生活現狀。當時中國又有多少這樣處於教育背面的孩子呢?老桿有心教授,卻空有表達,實乃心有餘而力不足。
3、紫色迷霧的隱喻
影片的最後,老桿被迫離開農場中學,他走進了一片紫色迷霧中,神色迷茫。這片迷霧即是以當時的視角,對中國未來教育發展的隱喻。老桿要回隊里勞作,孩子們繼續抄著講著階級斗爭的課文,他教孩子們識字寫作的這段日子,是否會如向一潭死水裡投的一顆石子,激起的波紋轉瞬即逝,老桿在迷茫,很多人也在迷茫。眾多的迷茫匯聚成紫色迷霧,仍只能隨時代前行,懷抱著教育的希冀,等待霧散雲開的那一天。
四、總結
雅斯貝爾斯在《什麼是教育》中說:「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雲推動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在電影《孩子王》中,我們看到了一位真誠平等,學以致用、不盲從時代的教師形象,也看到了中國當時教育制度,教育方式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對中國教育未來發展的憂慮。在當今時代,這些問題都得到了較大程度的解決與改善,但知青老桿傳達的教育觀念,依然值得我們學習品味。
參考文獻
[1]陳琳.《孩子王》的影像寓言[J].視聽,2020(12):88-89.DOI:10.19395/j.cnki.1674-246x.2020.12.044
[2]邱晨晨,姜思羽.作為教師,我是誰?——來自電影《孩子王》的追問[J].中國教師,2019(05):119-121.
[3]萬思揚,蘇米爾.壓抑的年代與反叛的精神——再談電影《孩子王》的文化意涵[J].電影評介,2017(11):56-58.DOI:10.16583/j.cnki.52-1014/j.2017.11.016.
[4]阿城.《棋王樹王孩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