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老電影《羊城暗哨》觀後感急!!!!!!!!!
寫作思路:電影觀後感可以寫描寫一下影片劇情內容,或者比較精彩的地方,然後描寫電影讓我懂得了什麼道理或者獲得了什麼感想,具體範文如下:
《珠海號》巨輪在大海上乘風破浪地前進,船內定時炸彈的」滴滴」聲令人窒息.千均一發之際英俊年輕的共產黨員王練奮不顧身地抓起炸彈,沖上甲板,扔向大海。
這就是《羊城暗哨》的精彩片斷。《羊城暗哨》就是寫了王練為了消滅潛伏的敵人,隻身深入虎穴,智斗頑敵,最後終於把敵特一網打盡的故事。
《羊城暗哨》使我懂得了共產黨人無論何時何地始終信念堅定,前赴後繼,英勇無畏,甚至用生命實踐共產主義的信仰!
這具多麼崇高的信仰,多麼偉大的精神!無論敵人多麼狡猾可惡,我們在黨的堅定領導下,在人民群眾的支持下,廣大黨員不畏艱險,勇於犧牲,一定能把敵人全部殲滅,取得最後的勝利!我們黨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正是有了千千萬萬這樣的共產黨員,才使我們黨的事業能發展壯大,建立了新中國。
今天,我們生活在和平時期,但樹欲靜而風不止,我們應該學習和發揚他們無私奉獻,不畏艱險的大無畏精神,努力學習,不斷攀登,為祖國繁榮昌盛作出更大貢獻。
2. 電影觀後感 媽媽你到底在哪
中心思想:我看了電影《媽媽!你在哪裡!》看後,我心裡久久不能平靜。電影中小主人公陽陽自強不息、孝敬父母的精神深深的打動了我。
小主人公陽陽5歲的時候,去澳大利亞留學的媽媽不幸遭遇車禍去世了。爸爸怕他受傷所以一直沒有告訴他,陽陽的老師一直「冒充」媽媽和陽陽通信。陽陽是不幸的但又是幸運的:爸爸那麼的愛他,老師像媽媽一樣關心他,周圍的好多好心人也在關愛他!陽陽沒有受到任何傷害,他在快樂的成長。我也暗自為他高興!
可是卻沒想到更大的不幸正等著他——他的爸爸患了癌症!但是這位堅強的父親,在生命的最後時期,想的不是如何治自己的病而是教會兒子自己生活。他把當家權給了兒子。陽陽也十分懂事,知道父親生病,每天早早起床買菜、燒水、做飯。他是一個多麼懂事的孩子啊!畢竟他只有10歲,要做這么多的家務,多麼不容易啊!可他卻做到了,這一點真讓我自愧不如。
想想我自己已經8歲了,可是在家裡什麼也沒干過,總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和陽陽比起來我可真是太幸福了!陽陽的父親最終還是離開了人世,可陽陽已經變得堅強。我想,他一定從自己的父親身上學到了很多……
看完電影,我也想了很多。現在的家庭大多是獨生子女,父母付出了很多,可是我們做兒女的卻常常忽略了父母的辛苦,覺得父母做什麼都是應該的。陽陽的做法讓我感動,父母為我們付出了那麼多,我們是不是也應該關心一下父母呢?
3. 孩子你在哪裡觀後感
近年來,拐賣兒童婦女已經成為一個較為嚴重的社會問題。為了提高我們的防拐意識,在學校的組織下,我和媽媽在10月3日上午去紅旗影劇院觀看了電影《孩子在哪裡》。通過觀看,使我受益匪淺。
影片中,拐賣兒童、學生的犯罪分子都是在瓶裝飲料中下了昏迷葯,讓家長和孩子喝了那些飲料昏迷過去後便將孩子抱走,使家長焦急萬分,因思念孩子過度而精神失常……
拐賣兒童、學生犯罪活動,嚴重侵犯被拐賣兒童、學生的人身權利,直接危害了孩子們的切身利益,給社會治安的穩定和家庭的幸福造成了巨大的危害,那些喪盡天良、惟利是圖、無惡不作的違法分子,最終一定會受到法律的嚴懲!
為了防止類似事情發生,我們要在社會各界嚴厲打擊拐賣兒童、學生犯罪活動的同時努力學習和掌握各種防拐知識,不斷提高和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防範能力,不要隨便吃陌生人給的東西,也不要隨意相信陌生人說的話,以免給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機。
孩子是家長的心肝寶貝,兒童的權益不可侵犯。讓世界更美好,還孩子一個純真的笑臉吧!
4. 作文《孩子,你在哪裡》觀後感100字
讀《孩子你在哪裡》有感
課文主要寫了,有一天,樹袋熊媽媽發現背上的孩子不見了.她痛苦地環顧四周,沒有孩子,孩子是媽媽的心頭肉,油漆是樹袋熊媽媽,愛子勝過自己的生命.樹袋熊媽媽一陣心酸.因為這是它好不容易二三年中懷孕,生了個崽.可憐小樹袋熊它能活下來嗎?樹袋熊媽媽想著、走著.走到先前的那片草地上.獵人不見了,孩子也沒有蹤影.她徹底失望了,頓時連路也走不動了,癱在草地上.原來小樹袋熊崽在獵人手裡,獵人捕得了它.如得珍寶一樣,心滿意足的走在歸路上.人啊!你們知道樹袋熊的慈母心嗎?
從這篇課文我明白了世上的母愛是無私的.不論是人還是動物他們都知道疼愛自己的子女.我們能來到這個世界上要感謝我們的父母.同事也是我們的到來讓家庭更幸福、美滿.有的人說:「動物沒有感情,它們不知道感恩」.其實他們錯了,動物也是有情感,知道感恩的.就想課文中,樹袋熊媽媽丟了孩子.她不斷地尋找著自己的孩子.最後連路都走不動,癱在草地上.這是多麼偉大的母愛啊!難道這還表示不了動物是有情感的嗎?而獵人卻捕得了樹袋熊崽,正滿意的走在回家的路上呢.這件事讓我知道了,人類應該善待動物.要把動物看成身邊的朋友或親人.
5. 新電影媽媽你在哪裡
可以到 http://video..com/v?ct=301989888&rn=20&pn=0&db=0&s=8&word=%C2%E8%C2%E8%C4%E3%D4%DA%C4%C4%C0%EF
去看看
6. 少年的你電影觀後感
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後,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需要寫一篇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在寫觀後感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少年的你電影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少年的你電影觀後感1
《少年的你》是根據玖月晞小說改編的電影,陳念(周冬雨飾)性格內向,是學校里的優等生,努力復習、考上好大學是高三的她唯一的念頭。同班同學的意外墜樓牽扯出一連串不為人知的故事,陳念也被一點點捲入其中…在她最孤獨的時刻,一個叫小北(易烊千璽飾)的少年闖入了她的世界…
電影宣傳初期我是被林俊傑唱的主題曲《我們很好》吸引,開頭的旋律非常的沉重,到後來曲曲折折的上映。其實校園暴力這個話題一直都是圍繞在我們身邊,真正走進電影院看的時候,是蠻沉重的。陳念的同班同學因為受不了一直被校園暴力加上高三壓力大自殺了,陳念變成了大家欺負的對象。陳念救了小混混小北,從此小北答應保護陳念,每天上下學默默的跟在陳念的後面,形成了扭曲的正常生活。
看電影的時候我一直在想為什麼初中高中是校園暴力的高發期,而到了大學這種現象卻沒有了。我的朋友說這時候的孩子在叛逆在搭建自己的世界觀,對世界的認知有限不能體會被人的痛苦,只是覺得好玩。電影里欺負陳念的魏萊,最後的認知是自己玩過頭了,求陳念不要報警,一直說著讓陳念很奔潰的話,陳念才一把推了魏萊,而魏萊掉下了樓梯死了。悲劇的造成父母是有責任的,陳念的媽媽一直在跑路躲避還債。小北的爸爸媽媽離婚了,小北媽媽為了可以嫁人不要小北了。魏萊的爸爸因為魏萊沒有考上要復讀1年沒有和魏萊說話。所有的孩子都沒有一個幸福健康的生長環境,孩子的健康成長都需要家人的愛和灌輸健康的世界觀,才能活潑積極向上。
少年的你電影觀後感2
《少年的你》的題材敏感體現在幾次「撤檔」上。今年柏林電影節,它本來入圍了新生代單元,後宣布撤出;6月24日,離原定6月27日中國上映日期只有3天時突然宣布撤檔;10月22日突然宣布定檔10月25日,此時距離上映只有3天,既沒有任何宣傳,也沒有提前看片預熱。直到上映首日,北京才有了一場首映禮,以及昨天在上海,易烊千璽和導演、監制等舉行了媒體見面會。
這些引發了很多觀眾的好奇心。《少年的你》講述了一對背景截然不同的少年如何彼此守護、相伴成長的故事。片中,周冬雨飾演的陳念是一名成績優異的高考復讀生,正在全力備考,而易烊千璽飾演的小北是社會上的小混混,原本毫無交集的兩人因為一起校園霸凌引發的意外事件而聯系起來,從此彼此的生命都發生了改變。《少年的你》在題材上另闢蹊徑,不是以過來人的眼光回味青春的美好,而是直面青春的痛苦和無奈,比如壓力大到令人窒息的高考,比如校園霸凌。關於校園霸凌,近年來相關新聞屢見報端,引發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少年的你》直面問題,真實又大膽,觸目驚心的校園暴力和校園霸凌場景令人揪心,觀眾看完都久久不能平靜。從類型來看,《少年的你》中可以看到韓日犯罪片的影子,加上對現實問題的直面關注,在國產片中十分少見。
少年的你電影觀後感3
從陳念為了救小北,輕輕的親小北的時候,我想,這個從小就孤單的男孩就記住在眼前害怕還要親他的女孩了吧!陳念是善良的,堅強的,也是這份善良,讓她開始了和小北的故事。 少年的愛情是炙熱的,當陳念要小北保護她的時候,小北就這樣默默地每天跟在她的身後。「你往前走,我一定在你身後」,每天的上下學,陳念的抬首、回頭就有了安心之處。高考雨中小北堅定盼望的眼神,是他們兩個的希
望啊。 少年的愛情是溫暖的,怕給陳念帶來不好的影響,小北從不靠近陳念,你在這邊,我在那邊。你看風景,我看你,就好。出了事,你安心高考,我沒法送你,有那一路的小雛菊陪你。 少年的愛情竟然也是堅持的,白天的課堂,小北的日常,鏡頭穿梭,小北從沒
錯過上下學路上的陪伴。從警察局出來打電話的時候,小北的手是抖的,一晚,足以發生很多事。 少年的愛情還有犧牲,「只有你贏了,我才不算輸」,兩個人咬了牙,拚死不承認,熬過了囚徒困境,卻敗給了「小北,死刑」這么一句謊話。審訊室的兩人堅定的`眼神,到會面室的釋然,笑著笑著就哭了,哭著哭著就笑了。 原來,想要的愛情不僅僅是,我為了你做什麼,你為我去犧牲什麼,不是你在天堂,我為你下地獄。而是,你在哪裡,我去哪裡,你在天堂,我陪你天堂;你若在地獄,我陪你在地獄。 說什麼「想和你牽手在白天里
行走」,哪怕是黑夜,有你,我也要牽手和你一起行走。小北付出的有溫暖,陳念也給了小北不曾有過的溫柔,「你是第一個問我疼不疼的人」,陳念是小北黑夜的太陽,也是照亮小北心裡的那個人。 幾年後,陳念走在前面,小北走在後面,相視的那一笑,真美。
少年的你電影觀後感4
今天和朋友約了一起去看上映不久的少年的你,已經過了少年期的我,看完這個電影後,有很大的感觸。記得老警官問,你曾經也有受過欺負吧?我回想,我的中學生活是否有受到過欺凌?我身邊的朋友呢?我思考後的答案是沒有吧?或許我和陳念一樣認為在學校里是不需要交朋友的,所以他的任何舉動對我來說都沒有任何影響吧。或許我把一些惡作劇認為是他們的交朋友方式?
看完電影後,我在想以前大人們都和我說,你們長大後就懂我們大人了。可是大人們有沒有曾站在少年的角度為他思考?一開始少年知道遇到問題,我們都可以去找大人,大人可以幫忙解決。可是當我們真的去找了的時候,大人們真的有站在少年的角度為少年思考解決問題嗎?其實不一定的,有時候我們大人都覺得少年的這個做法太偏激,可大人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其實都是受大人們的日益影響的,少年會被身邊的一些事潛移默化地感染到的。
現在校園霸凌事件,國家已通過法律法規來保護校園里的少年了。我們為祖國慢慢的變化感到歡喜,可是更重要的還是在少年身邊的教育,成為校霸的一員魏萊,當警官與其母親溝通時就發現,其母親告訴魏萊要帶有目的性地交朋友,但沒有告訴魏萊不應該去欺負任何人,認為其對一些不該交的朋友可以不尊重。說到最後我們現在還是要多關注少年的成長,要在少年的角度思考,我們不論年齡多少,都是平等的。
再來看陳念,陳念因為失手推了魏萊從石階上摔了下來。個人認為陳念一開始其實可以送魏萊去醫院的,而不是選擇去告訴近期一直保護她的小北。如果在胡小蝶的欺凌事件,警方相信陳念,對校霸做出相應處分以及教育。或許後面就不會有後面了,可是沒有如果。
少年的你電影觀後感5
10月25日是特別的一天,是多少人期待已久的一天,是一個重要時刻的一天。就在今天,沒有什麼不幸的事,全是開開開心心的樣子,這么如此特殊的一天,是因為《少年的你》已經上映半天了,這么大的影響力也只因是他!
我很清楚,大部分人應該是沖著四字弟弟易烊千璽去的吧。大部分人是因為顏值,沒想到被他的演技所折服。看完電影的朋友們,也紛紛作了影評,只能說,咱們四字弟弟太厲害了,整個豆瓣一片誇,口碑爆棚!
四字弟弟帶來的是巨大的驚喜呀,如此小小年紀的他有這么大的成績是他本該擁有的。全程演技在線,感動哭了一群人,小北的表現,讓人十分心疼,不少人都想給他一個大大的擁抱。
「他的眼神,可以往人心裡盯住的那種」某位網友如此評價到。看了預告的海報,我都覺得那眼神像是能把一切都能看穿一樣,相信在他面撒謊一眼就看穿了吧。很多人也被他的眼神所感動了,掙扎在angle里的少年仍想要仰望希望。
愛與救贖,少年的真性情與成才世界的自私有著明顯的鴻溝,在現實世界裡,很少會有人願意為一個人頂罪吧。整部電共情能力太厲害了,倆人的眼神傳遞出信念、堅強,網友感嘆,真是一部好片子,導演能力真不錯!
故事讓人難過,想要看這部電影的朋友們,要帶夠紙巾哦!少年少女對霸凌的無力和困境中的掙扎在鏡頭無限放大,電影中間陳念與小北快樂的片段大概是兩位少年生命中唯一的光吧。周冬雨與易烊千璽對視的片段人整場人都哭了,整整齊齊的,讓人刻骨銘心。願每人都能得到溫暖與愛護,願世界不再有霸凌,願每個人開心快樂的成長!
少年的你電影觀後感6
從陳念為了救小北,輕輕的親小北的時候,我想,這個從小就孤單的男孩就記住在眼前害怕還要親他的女孩了吧。
陳念是善良的,堅強的。也是這份善良,開始了和小北的故事。
少年的愛情是炙熱的,當陳念要小北保護她的時候,小北就這樣默默地每天跟在她的身後。「你往前走,我一定在你身後」,每天的上下學,陳念的抬首、回頭就有了安心之處。高考雨中小北堅定盼望的眼神,是他們兩個的希望啊。
少年的愛情是溫暖的,怕給陳念帶來不好的影響,小北從不靠近陳念,你在這邊,我在那邊。你看風景,我看你,就好。出了事,你安心高考,我沒法送你,有那一路的小雛菊陪你。
少年的愛情竟然也是堅持的,白天的課堂,小北的日常,鏡頭穿梭,小北從沒錯過上下學路上的陪伴。從警察局出來打電話的時候,小北的手是抖的,一晚,足以發生很多事。
少年的愛情還有犧牲,「只有你贏了,我才不算輸」,兩個人咬了牙,拚死不承認,熬過了囚徒困境,卻敗給了「小北,死刑」這么一句謊話。審訊室的兩人堅定的眼神,到會面室的釋然,笑著笑著就哭了,哭著哭著就笑了。
原來,想要的愛情不僅僅是,我為了你做什麼,你為我去犧牲什麼,不是你在天堂,我為你下地獄。而是,你在哪裡,我去哪裡,你在天堂,我陪你天堂;你若在地獄,我陪你在地獄。
說什麼「想和你牽手在白天里行走」,哪怕是黑夜,有你,我也要牽手和你一起行走。小北付出的有溫暖,陳念也給了小北不曾有過的溫柔,「你是第一個問我疼不疼的人」,陳念是小北黑夜的太陽,也是照亮小北心裡的那個人。
幾年後,陳念走在前面,小北走在後面,相視的那一笑,真美。
少年的你電影觀後感7
電影《少年的你》聚集「現實青春」,將青春片中的元素與現實主義題材結合,宣傳語「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既溫情又熱血,電影講述了兩位少年彼此守護陪伴,篤定內心抵抗生活的黑暗,共同面對困境的故事。影片打破往常的青春題材,不以慣有的模式所演繹,而是用直抵人心的真實底色和青春力量刻畫出撼動人心的少年成長。
可能我生活時間最多的是校園的緣故,對於青春題材的片子,向來是沒有抵抗力的。跟其他類型的相比,可能它們看起來要幼稚一些,但是與此同時,飽含其中的張揚氣息還是很吸引人的,同時也能夠給人帶來滿滿的回憶。
其實,這部電影在去年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拍攝了。當初定兩位主演的時候,一度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同時喜歡主演的粉絲們對此也表示了期待。之後,多次爆出來電影拍攝的一些新聞,可以說吊足了粉絲們的胃口。易烊千璽作為主演,在影片中飾演一位痞氣十足、冷酷不羈的「小混混」,為了更好的詮釋角色形象,增強觀眾的代入感,易烊千璽也在造型上進行了大膽的突破。電影中「小北」身著簡單破舊的短袖衛衣,眼神倔強無畏,每個細節都讓人認可這個易烊千璽扮演的小北。導演曾國祥曾評價「能夠看到易烊千璽的成長和成熟,眼神里有了很多內容,有對世界的同情和痛感」,監制許月珍也認為,易烊千璽身上「有一種兼具沉穩和熱血的氣質」,這種少年感非常難得,也與該片非常相符。
7.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
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後,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觀後感。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觀後感嗎?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精選1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 篇1
這是一部令我至今難忘的電影,我真想不到有那樣窮的地方,有那樣窮的學校,有那樣愛學生的老師,更想不到的是,竟然有一個調皮的學生因為被老師所感動而認真學習。
當我看完這部電影以後,不禁流下了熱淚,那兒有一個窮的學校,學校有個老師,他母親生重病而在床上無法起來,並去看望母親,老師去找代課老師,卻沒一個人幫他,最後,找了一個小學沒有畢業的十三歲小女孩代課。張慧科是一個調皮的孩子,因為家窮,所以把他送去城市打工。老師知道了這個消息,決定去把他找回來。但因為沒錢,所以走路去找,後來發現張慧科走失了,又去報廣播,都報了六次了,還沒找到,她又去電視塔,當張慧科在電視上看到代課老師時,流下了淚。
當時,我也流下了淚,老師,是一個好老師,雖然,只是一個代課老師,一個小學生,可是,少了一個學生也不行,因為,她知道教好學生是她的責任,哪怕只當一個月的代課老師。為了一個學生,而從一個很窮的地區走到一個富有的城市,那多麼的費力,哪天,我能去那裡捐給她們一萬元錢,那該多好啊!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 篇2
說到張藝謀,我一直以為他是靠中國的貧窮發的家、出的名。從《秋菊打官司》到《一個都不能少》,都是不加任何修飾的把中國最貧窮的一面,展現給全世界,而且還得了不少的獎。我一直認為這些影片能得獎的原因是因為外國人對中國的貧窮落後感興趣,俗話說家醜不可外揚,所以我一直就有所抱怨。
五一期間我有幸完全看了一遍《一個都不能少》這部電影,卻使我改變了看法。我覺得這部電影真的是不錯,影片選用的所有演員均是普通中、小學的教師和學生。他們都未經過專業的培訓,但卻以其真誠質朴的表演,演繹出感人的故事。
魏敏芝和張慧科都是河北小赤城縣所屬兩個村的學生。《一個都不能少》以紀錄片式的風格追求一種真實感。全業余演員、全紀實鏡頭、全真實布景,但在某種程度上還是感染了很多人。
我認為這部電影成功的關鍵就是真實,它真實的體現了中國一些貧困地區的教育環境是多麼的差。村長讓找一個初中畢業的代課老師都找不到,最後只能找一個小學畢業的;一天只能用一跟粉筆,在寫字時要計算大小,太大了粉筆不夠用,太小了學生看不清,一盒粉筆只要一元錢,能用兩個月。
在魏敏芝代課的一個月里,也發生過很多故事,有時候也讓人笑,但這笑是有些酸楚的。就比如張老師找到魏敏芝問他會做什麼時,他說會唱歌,就唱了一首跑調的歌,張老師說:「一個月也不能總教這一首歌啊,就抄課文吧」,這就是對於二十八個學生一個月的交待。再有就後來的為了進城的車票,而發生的一系列的事,從算車票錢到去磚廠搬磚再到把剩下的錢去買可樂,到最後又想到去混車,等一系列的事情的發生,我認為這是一個最好的教育過程,也是一個實踐的過程,而且又把數學運用到實踐中去了,還培養了學生獨立自主思考的能力。
所以通過看這部電影我才認識到張藝謀真的是個高手,已經到達了一個境界。
以前我聽人講過關於台灣的台南市發生地震,有一百多所小學需要重建,據說在台南發生地震初期,有人呼籲台北人捐款,台北人認為不關自己的事,就不願意捐。後來有一個學者說:「我們的孩子需要教育,台南的孩子也需要教育。如果現在那些孩子得不到教育,那將來長大成人,他們也將會和我們的孩子一起工作生活,會不會影響到我們的孩子呢?」。後來就有很多人捐款。
我國現在的教育水平差距如此之巨大,據統計中國有近100萬象魏敏芝和張慧科這樣的孩子,國家應該做些事情了,國人也應該做些事情了,這些人是中國的未來啊,他們和所有的人都將有關聯。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 篇3
星期五的下午,我們二年級三個班的老師和同學在學校階梯教室看了一部電影,名字叫《一個也不能少》。
電影情節是這樣的:有一個貧困的小山村,村裡有個水泉小學,小學里只有28個孩子,課桌、椅子都破爛得不成樣子,但孩子們的臉蛋是紅撲撲的。學校里只有一個老師姓高,同學們都叫他高老師。一天,高老師的母親病危,所以不得不回家探望,村長找了一個代課老師叫魏敏芝,並吩咐她學生「一個都不能少」。一天,一個叫張慧科的同學去城裡打工了,魏老師湊錢買票但錢不夠,不得不去混車,結果半路被識破推下車,她走呀走。一路上買紙寫尋人啟事,風餐露宿,最令我感動的是魏老師在電視台前那一遍遍地問:「你是台長嗎?」然後她在電視台發出了呼喊:張慧科,你快回來!我找你三天了。那抽泣的聲音在我耳邊久久回盪。因為魏老師的願望只有一個:全班二十八,一個都不能少。最後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張慧科找到了,大家還給小山村捐了許多物資,漸漸地學校的條件也變好了。
看完這部影片,我想:我們的學習條件這么好,與那個破爛不堪的水泉小學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如果還不努力學習,那就太不好意思了,我以後一定要更加努力!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 篇4
看了《一個都不能少》這部反映貧困山區師生學習、生活的故事片後,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憾了,劇中講的是水泉小學高教師的媽媽病了,他要回家探望,於是便請年僅十三歲的魏敏芝做代課教師,高教師臨走前再三叮囑她班裡的學生一個都不能少,但她毫無教學經驗,不但不知如何教起,甚至受到學生的欺負。但她給校長的保證是,她會在原教師回來後把班級交還給她,「一個學生都不會少」。當班上一名學生因家計困難而必須放棄學業到城市中打工,這名代課教師想起她「一個都不能少」的承諾,費盡千辛萬苦要將他找回。她沒有錢,沒有社會資源,卻必須在復雜的大城市中找尋一名小孩。尤其是當小魏教師面對著鏡頭,流著淚說:「張慧科,你跑到哪裡去了……」的時候,我的眼淚也情不自禁地流了下來。
小魏教師其實只有十三歲,如果換在我們這兒,她應該上小學六年級。但為了那五十塊錢的代課金,為了多地教師說的「這些學生,一個都不能少」,她歷盡艱辛。
為了能籌集到去縣城的車費,她帶著學生去搬磚;車費不夠,她就步行去城裡,在城裡她更是一分錢也捨不得亂花,餓了吃的是人家的剩飯,渴了就喝自來水。為了省錢,她寫了一個晚上的尋人啟事,聽說上電視找人最快,她竟在電視台前等了一天半。她的心裡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多地教師臨走時的叮囑——「一個都不能少」。
小魏代課的水泉小學,只有一位教師,兩間破舊的教室,卻有大小四個年級的三十多名學生,這也能算學校?難怪同學們會發出驚訝的聲音。這那像我們學校,全部是寬敞明亮的樓房,還有許多現代化的教學設施。那兒的條件真是太差了,多地教師連粉筆頭也捨不得丟掉,為了掙錢,象張巧珍小學還沒畢業就得進城打工。想想我們有好多同學平時卻不懂得節約,亂用零花錢,真是不應該。
水泉小學的教室那麼破舊,文具那麼少,家境又那麼貧寒,可是不管教室多麼破舊,文具多麼少,家境多麼貧寒,他們仍然堅持學習,我們現在的環境不知比他們好多少倍,所以我們更應該更加努力的學習。
影片最後,水泉小學在許多好心人的幫助下,條件有了明顯的好轉,張巧珍這只「小鳥」也已經歸林,重新回到了學校。但全國象水泉小學這樣的學校肯定還有許多,象張巧珍這樣的學生一定為數不少。想到我們國家還有那麼多不幸的同齡人,如果我們的每一位同學都能想到那些貧困山區的同齡人,把零花錢節約下來獻給希望工程,就會使更多的象「張慧科」這樣的學生重新回到學校。
劇中的魏教師對學生那麼好,我們的凌教師對我們也一樣的好,同學生病了教師會去關心同學,為同學補課。同學犯錯誤了,教師會耐心地批評教育,幫助同學改正錯誤。教師這樣的關心我們,愛護我們,我們要以優異的成績報答教師。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 篇5
如今是二十一世紀,我們都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用電腦上課,可是在偏僻的貧困山區,跟我們是截然不同的景象。這次老師給我們看《一個都不能少》電影正是講述一個在貧困山區的代課老師的故事。
在電影中,有個情節觸動了我。粉筆在教室里甚至可以說成理所當然的事情,可對於貧困山區的學校來說,是非常珍貴的。學習委員是個女孩,她十分珍惜粉筆,她印象中的高老師,連一個捏都捏不住的粉筆頭都不肯丟棄,能多寫一個字也是好的,所以當魏敏之教訓調皮搗蛋的學生張惠科時,把本已摔斷的粉筆又踩了一遍,她拚命阻止,魏敏之知道後,讓張惠科道歉,並買了一盒新粉筆。
看到這兒,我十分慚愧,因為我有時也背著老師,偷偷用粉筆砸人,如果說電影中的學習委員是個愛惜公共財物的人,我就象個品德低下、沒公德心、不珍惜財物的人,所以我決定以後一定要愛惜粉筆,愛惜一要教學用品。
相比貧困山區的教學條件來說,我們是幸運的,所以我們更應該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 篇6
這是部十分感人的電影,講的'是:在一個很貧窮的村子裡,有一位叫魏敏芝的代課老師,她答應原來的老師,學生一個都不能少。結果,先後少了兩個學生。在自己帶的28名學生的幫忙下,魏老師經過長途跋涉,歷經千辛萬苦,最後找到了那兩名學生的故事。
這個代課教師自己只有十三歲,比我們大不了多少,還只能算是個大孩子而已,但她倔強甚至固執地遵守著「一個都不能少」的承諾!農村的孩子也許不如城市的同齡人見多識廣,因而常被一些人認為:「不懂事兒」。但是,作為一個普通人,她對這份職責執著的追求,這是一種讓人敬佩的精神和信念!這種精神和信念在此刻的很多城市孩子和成人身上,是找不到的。
我為電影里所展示的農村孩子上學的問題感到難過。魏敏芝老師是片中的主角,但我覺得還有另一個不是主角的「主角」——高老師。盡管影片里高老師只在開始時,出現了不到十分鍾的時刻,然而:辦公桌上精心用牛皮紙包好的教科書、臨時搭起的床鋪、學習委員張明仙的日記、魏敏芝因日記所受到的啟發、孩子們不離嘴邊的「高老師說的」……他的精神彷彿貫穿了整部電影。
魏老師的堅定,堅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同時,這部電影也讓我感受到了貧窮家庭的艱難和城市裡好心人的愛。我們能夠坐在整潔明亮的教室里學習,已經算是十分幸運的了,因此,必須要珍惜這個機會,好好學習,遵守紀律。
所有的孩子就應都跟我們一樣,有在課堂里理解教育的機會!——一個都不能少!這,也許是影片真正要告訴我們的,也是我們所有人需要付出發奮和愛心去做的事。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 篇7
這是一部十分感人的電影:在一個貧窮的小山村裡,有一個叫魏敏芝的代課老師,她答應原來的老師,學生一個都不能少。結果,前後少了兩名學生,在自己帶的28名學生的幫助下,魏老師經過長途跋涉,終於在電視台的幫助下找到了男孩並獲得好心人的幫助。
這個代課老師比我們還小,13歲,但她倔強的堅守「一個都不能少」的承諾!在最後很多人籌錢,但這些資金及物資有多少能送到貧苦學生手中,又有多少資源是真正花在學生身上的,當老師說要找張慧科時,到村長家求助,村長一面收起大魚大肉,吃剩下的,一面拒絕她的請求,並說沒錢,想幫也幫不了。當老師去搬磚時,農民工都知道這是幫助同學,那麼那些不讓上車,不給予幫助的城裡人,又算的上什麼。電視台的接待員,口口聲聲的按規章辦事,看見那個就有本事讓一個小女孩在外面等了一天半,大晚上就睡在路上。很多人知道張慧科的事情,都是以不耐煩的態度去面對,難道這個世界就沒有一點點平淡么。
這個故事,說出了貧困小學的不幸,說出了整個中國的不幸,每一個勢力的人民的不幸。
我認為,山村小學單靠慈善是不可能的,國家的大官小官已經完全沒有當初共產黨的光鮮,社會的腐敗值得我們去深思。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 篇8
當我懷著激動的心情看完《一個都不能少》這部影片時,心裡如澎湃的海潮,久久不能平靜。
影片講的是水泉鄉水泉小學高老師的母親病了,他要回家探望,於是便請了一位年僅12歲的魏敏芝做代課老師。高老師臨走時千叮嚀萬囑咐,班裡的學生一個也不能少。可不久,張慧科同學因家裡貧窮連飯也吃不飽,就去城裡打工。魏老師知道後,從遙遠的鄉鎮十萬火急地趕到城裡,最後在電視台台長的幫助下,終於找到了張慧科。
雖然是一個年僅12歲的小老師,可像她這樣信守諾言、千辛萬苦把輟學打工的學生找回來,真的令人感動。求知是人類的本性,但是在貧窮面前總是顯得那麼無能為力。影片中那一雙雙渴望知識的眼睛總是讓我忘不了。雖然水泉小學教室那麼破舊、文具那麼少、學生家境又是那樣貧寒,可是同學們仍然在艱苦的環境里堅持學習。我們現在的環境不知比他們好多少倍,難道我們不應該更加努力地學習嗎?我們的老師也處處關心我們、愛護我們,我們就更有理由要用優異的成績來回報老師、回報社會。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 篇9
看完《一個都不能少》電影,我覺得魏教師很愛自我的學生,她為了找張慧科跑到城裡去,花了好多錢,她的錢都是到磚廠和學生們一齊搬磚掙來的,很辛苦才掙了十五元,她給學生們買了兩罐可口可樂,她讓同學們一人一小口,最終輪到她了,她只喝到了兩滴,這時候她們的錢只剩下九元了,因為沒錢買到城裡的車票,她只能步行到城裡,在城裡為了找到張慧科,節儉每一分錢,自我用筆寫了尋人啟事一百張,渴了就喝自來水,餓了就吃別人的剩飯,她到了電視台,為了找台長,在電視台大門外等了一天半,最終見到台長了,她要求台長幫她找張慧科,台長說讓她做一個農村教育專訪節目,能夠節儉廣告費,並且還有可能找到張慧科,魏教師在節目中哭著說:「張慧科你在哪裡,我都找你找了三天了……」當她們回到村時,有些人給他們捐了彩色粉筆等學慣用品。
看完電影我的感受是:教師的愛是偉大的,為了一個同學找了三天時間,因為魏教師與高教師之間承諾過「同學們一個都不能少」。魏教師堅持著,承諾是最重要的,我們也要遵守承諾。
多麼偉大的教師,多麼感人的故事。我們生活在這么優越的環境中,學習在這么寬敞明亮的教室中,我們以後更要認真加強學習。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 篇10
今天我們去淄博影院看了一場名為《一個都不能少》的影片。
劇中講的是水泉鄉水泉小學高老師的媽媽病了,高老師要回家探望,於是便請了一位年僅12歲的魏敏芝做代課老師。高老師臨走前再三叮囑魏敏芝班裡的學生一個都不能少。可是不久,張慧科因為家裡窮去城裡打工,魏老師就千里迢迢來到城裡找張慧科。最後在電視台台長的幫助下她終於找到了張慧科。
水泉小學的教室那麼破舊,文具那麼少,學生的家境又那麼貧寒。可是不管教室多麼破舊,文具多麼少,家境多麼貧寒,他們仍然堅持學習。雖然我們都是二十一世紀的孩子,可是差距為什麼這么大呢?像有的孩子買一瓶可樂,沒喝完就給扔了,但是,水泉鄉水泉小學的孩子們呢,買一瓶可樂,一人只能喝一口,還要留給老師。水泉小學的學生在惡劣的環境下,仍然堅持學習,而且成績都很好。我們現在的環境不知道比他們好多少倍,所以我們應該更加努力地學習。
劇中的魏老師對她的學生那麼好,我們的老師對我們也不差。老師為了讓我們長大有出息,無時無刻地為我們辛勤地忙碌著。同學生病了,老師犧牲了自己的休息時間去看望同學,為同學補課。老師這樣關心我們,愛護我們,我們要以優異的成績報答老師。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 篇11
看了影片《一個都不能少》後,我不由得贊嘆:「多好的一位少年老師!」
影片中的主人公——代理老師魏敏芝,僅僅十三歲,小學剛畢業,如今要代替高老師上課了。老師臨走前告訴她:全班二十八名學生,在他回來之前,「一個都不能少」!
內因,魏敏芝可以極力克服,而外因卻給魏敏芝帶來不少的壓力。第一次縣里選拔明新紅為跑步運動員,她以「失蹤」保住了「一個都不能少」。而第二次張慧科因家庭貧困,突然離校進城打工掙錢去了。這件事可急壞了魏敏芝。為了「一個都不能少」,她小小年紀,又是女孩,社會交往又少,路途又遠,怎麼辦?
魏敏芝首先與同學們一塊兒商量,繼而單獨一人進城尋找。在尋找中,她一整天沒顧的吃飯,一整夜呆在電視台門外。為了一個都不能少,她忍耐著到長途車站,用自己身上所有的錢買了紙和筆墨寫了尋人啟事,又到電視台……
魏敏芝忍飢挨餓,風餐露宿,四處奔波,是什麼力量在激勵著她?是愛我課堂,遵守諾言「一個都不能少」,是忠於黨的教育事業的一顆赤膽忠心!
看了影片,我受到深深感動與鼓舞。我要向魏敏芝學習,樹立「愛我課堂,勤奮好學,爭做四有新人」的堅定信念,將來更好地為祖國做貢獻!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 篇12
看影片《一個都不能少》後,我不由得贊嘆「多好的一位老師!」
影片中的主人公——代課教師魏敏芝僅僅13歲,小學剛畢業,當時要代替高老師上課了,高老師臨走之前告訴她:全班28名學生,在他回來之前,「一個也不能少」!
內因魏敏芝可以極力克服,而外因卻給魏敏芝帶來了不少的壓力。第一次縣里選拔明新紅為跑步運動員,她以「失蹤」保住了「一個都不能少」。第二次張家慧因家庭貧寒,突然離校進城打工掙錢去了,這件事可急壞了魏敏芝。為了「一個都不能少」,她小小年紀,又是女孩子,社會交往又少,路途又遠,怎麼辦?魏敏芝首先與同學們一塊兒商量,繼而單獨一個進城尋找,在尋找中,她一整天沒顧得吃飯,一整夜呆在電視台門外,為了「一個都不能少」,她忍耐著,她到長途車站,用身上所有的錢買了紙和筆墨車尋人啟事,又進電視台……
魏敏芝忍飢挨餓,風餐露宿,四處奔波,是什麼力量在激勵著她?是愛我課堂,遵守諾言「一個都不能少」。是忠實黨的教育事業的一顆赤膽忠心。
我今年也是8歲了,我也要長大,看了影片我深受感動與鼓舞,我要向魏敏芝學習,樹立「愛我課堂,勤奮好學,爭做四有親人」的堅定信念,將來更好地為祖國做貢獻!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 篇13
《一個都不能少》是張藝謀導演的一部電影,裡面內容非常感人。
在這個感人的故事裡,講述了一個13歲的小姑娘,她當上了代課老師,以前那位老師姓高,臨走前高老師跟代課老師說:「這28個人我交給你了,要一個都不能少。」小魏老師把這句話記在了心裡,28個人一個都不能少。
代課老師姓魏,由於那是農村,生活條件較差,在這里有四個年級,在一間教室里讀書,而且教室很窄,老師連粉筆頭都節約,比起我們現在的生活學習條件差距多大呀!
魏老師細心地照顧著這28個人,可是這裡面有一個孩子叫張慧科,是個小男孩,他家太窮,就到城裡去打工。魏老師知道這件事後就連忙湊錢去城裡。於是她領著同學們搬磚攢夠錢,跟剩下的27個孩子告別了,她自己靠走路去城裡連著2天2夜都沒睡覺,她的耳邊又想起高老師的那句話:28個人一個都不能少。於是她連夜趕路,終於到了城裡,並且連忙寫了好幾張尋人啟事,寫了一晚上粘到各處,後來她知道可以從電視台找人,而且更快,在電視台的幫助下,她終於找到了那個小男孩——張慧科。
魏老師對學生負責,雖然窮,但是魏老師依然牢記著這句話:28個人一個都不能少。真讓人敬佩!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 篇14
今天,我們的語文老師帶我們去五樓多媒體教室看了一場電影《一個都不能少》。故事講述了貧困山區水泉小學的高老師因母親生病要回鄉一個多月,所以,讓村長找一個帶課老師,村長就找了一個年僅13歲的魏敏芝做帶課老師,並答應給他50元,吩咐他一個學生都不能少。因為班裡有一個女生跑的快,被縣里的老師看種了,所以讓她去縣里上學,可魏敏芝說,高老師吩咐他一個都不能少。
幾千塊錢,所以到縣里打工掙錢去了。於是,魏敏芝決定去沒過多久,另一位同學又輟學了,經家訪才知道欠人家縣里找張慧科,他先是去廣播台叫人家播,可是沒找著。又去商店買了紙和筆寫了尋人啟事,可是在他睡著的時候被風颳走了。他又到了電視台,等了台長一天多,終於見到台長,找到了張慧科。電視台為水泉小學捐了錢和許多學慣用品,電影圓滿結束了。
這部電影讓我們感受到了老師對學生是多麼的關心和愛護。我們要好好學習,用好的成績來報答我們的老師。為貧困山區的孩子多多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