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黑山阻擊戰的劇情
1948年,東北解放戰爭已進入關鍵時刻。東北野戰軍發起了強大的攻勢, 蔣介石為穩住陣腳,慌忙調遣五個軍 進行增援。在黑山執行阻擊任務的東 北野戰軍某縱隊,在天寒地凍、缺少 糧食彈葯的情況下,與五倍於己的敵 人展開了浴血苦戰。蔣軍集中兵力, 以老百姓為盾牌,進行強攻突破。為 盡量不傷害老百姓,解放軍與敵人展 開了白刃戰。因敵眾我寡,縱隊司令 部的全體工作人員也都拿起武器參加 戰斗。縱隊司令員親臨前沿陣地指揮 ,不幸中彈負傷。縱隊政委代替司令 員繼續指揮戰斗。解放軍將士前仆後繼,英勇奮戰,終於打退了蔣軍增援 部隊的進攻,為主力部隊贏得了時間 ,不僅全殲東北境內的蔣軍,而且消滅了敵人的增援部隊。
⑵ 黑山阻擊戰的介紹
《黑山阻擊戰》是八一電影製片廠1958年攝制的電影,由劉沛然、郝光導演,張世凱、白平、邢吉田等主演。影片講述了1948年10月,遼西會戰開始。我軍部隊到達黑山時,敵人把黑山炸成一片廢墟,為收復黑山縣城,部隊打了幾天幾夜,敵我雙方損失慘重,而最終我方大獲全勝的故事。
⑶ 黑山狙擊戰電影觀後感,急急急,希望有人能幫幫我!
昨夜星辰,遙憶當年勇,看《黑山阻擊戰》,重溫血戰。1948年,解放前夕,敵人在東北做垂死掙扎,以期扭轉敗局。雙方的戰斗十分激烈。而我方指戰員為了盡早解放全中國,對戰略重點--黑山城進行了頑強的保衛。
其中一個場景讓我印象深刻:在頑強抵抗兩天後,師長前來司令部請求補給。除了彈葯裝備外,還要求增加兩個營的兵力。司令員為難地向他講述了實情,彈葯補給滿足,但兵員卻是愛莫能助了。最後,司令員開玩笑地說,要不把他的部隊換下來?師長一聽,立即說:「那不行!那不行!」任務再重,也絕不退縮推諉!這正是我四十七集團軍的精神之一:任務越重士氣越旺,突擊力特別強。不畏生死,只為完成任務,只為奪取勝利,只為曙光早一日灑滿神州大地。困難越多,辦法就越多。
作為當代革命軍人,世界局勢瞬息萬變,國防和軍隊建設面臨重要轉型期。面臨這些新形勢,我們要發揚革命前輩敢打敢拼的猛進精神,啃得下硬「配件」,拿得下硬「任務」。
只為黨一聲號令,我們說打就打,說干就干
⑷ 電影塔山阻擊戰為什麼看不到在哪裡能看到不要電視劇和新拍的
具體是還沒有同步到網路上。
⑸ 黑山阻擊戰的簡介
1948年10月20日,遼沈戰役第二階段遼西會戰開始。東北解放軍攻克錦州後,決定採取誘敵深入、打大殲滅戰的方針,集中主力在沈陽至錦州間殲滅「西進兵團」。
⑹ 建國大業和南征北戰、智取華山、黑山阻擊戰、紅日這些片子有什麼不同
南征北戰,智取華山是我小時候看過的電影,看的懂,好玩
紅日是我現在看過的,稍微提下國民黨
建國大業,我沒看懂
⑺ 關於黑山阻擊戰
黑山阻擊戰是1948年10月遼沈戰役中,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在遼寧黑山、大虎山地區進行的一次堅守防禦作戰。黑山、大虎山位於遼河與醫巫閭山山脈之間的走廊地帶,是由沈陽通往關內的必經之路。黑山、大虎山像兩扇鐵門,開則南北暢通,關則人車堵塞,戰略地位極為重要。1948年10月15日錦州解放後,蔣介石強令由東北"剿總"主力編成的"西進兵團"(又稱廖耀湘兵團)從彰武、新立屯地區南進,企圖奪取黑山、大虎山,以便重占錦州,打通北寧路。為阻止廖耀湘兵團西進,東北野戰軍第10縱隊和第1縱隊1個師及內蒙軍區騎兵第1師在黑山、大虎山地區組織堅守防禦。
10月21日,廖耀湘的先頭搜索部隊,已經進佔了離黑山六十公里的芳山鎮。23日,廖耀湘主力先頭部隊,沿新立屯、芳山鎮南下,直逼我尖山子、胡家窩棚警戒陣地.24日空中支援主攻黑山方向未果.25日一開始,敵人即調集大部重炮群,把矛頭指向高家屯,而且擴展了轟擊幅度,不僅針對「一○一」、「九二」、「石頭山」,就連高家屯最南端的下灣子,也被吞噬在一片炮火中了。26日四時,我縱隊三個師同時向大虎山以東地區,全線投入反攻。此時,廖耀湘兵團圍困在大虎山以東,已被我東北大軍壓擠在僅有一百二十平方公里寬的狹長地區內了。
所以廖耀湘得逃竄方向是南偏西,但是進攻黑山的方向是先由正南方向黑山縣城行進至尖山子一帶.在由此處向正西方向的黑山嶺進攻.
⑻ 黑山阻擊戰的導演介紹
劉沛然,1922年出生於河北深澤縣。1938年考入冀中的抗戰學院。畢業留校參加了抗戰學院宣傳隊。後參加了八路軍三五九旅奮斗劇社,到了延安。1944年,參加延安電影團第一期攝影訓練班學習攝影,結業後在東北一師政治部宣傳科從事攝影工作。隨後的幾年裡,他在部隊文工團擔任過演員,導演、團長等職。1951年,著名導演成蔭拍攝電影南征北戰》選中劉沛然飾演張連長。在成蔭、湯曉丹兩位導演的啟導下,有一定表演基礎的他,較成功地塑造了一個真實,淳樸的張連長,影片上映後,受到觀眾的好評。
1952年,八一電影製片廠成立,劉沛然調任八一廠,任編導,從此開始了他的電影生涯。他編導的第一部影片是反映抗美援朝衛生員救死扶傷的紀錄片《救死扶傷的英雄》 ,該片獲文化部1949—1955年優秀影片二等獎。劉沛然獨立導演的第一部故事片是1956年的《黑山阻擊戰》,由於他親自參加了這次戰役,因此影片拍得真實、生動。1958年,劉沛然嘗試喜劇片的拍攝,《金鈴傳》是一部農村喜劇片,劉沛然著力從劇情,人物內心去發掘喜劇因素,絕不嘩眾取寵,這也體現了他淳樸求真的創作思想。
1959年,劉沛然根據同名小說改編、導演了《林海雪原》 ,在影片中,採用戲劇藝術的表現手法,發揮了電影藝術時空靈活的特長,拍得自然真實,並且在人物塑造上改變對英雄人物「高、大、全」的表現模式,把楊子榮這個英雄人物塑造成一個有血有肉,有情緒變化,有人情味的活生生的人物。《林海雪原》的成功,標志著劉沛然的電影藝術創作達到了很高的境地。
⑼ 電影黑山阻擊戰網上現在又看了沒
有~~
http://www.tudou.com/playlist/p/l8792988i52007133.html
⑽ 紅色電影黑山阻擊戰讀後感200字
《黑山阻擊戰》讀後感
昨夜星辰,遙憶當年勇,看《黑山阻擊戰》,重溫血戰。1948年,解放前夕,敵人在東北做垂死掙扎,以期扭轉敗局。雙方的戰斗十分激烈。而我方指戰員為了盡早解放全中國,對戰略重點--黑山城進行了頑強的保衛。
其中一個場景讓我印象深刻:在頑強抵抗兩天後,師長前來司令部請求補給。除了彈葯裝備外,還要求增加兩個營的兵力。司令員為難地向他講述了實情,彈葯補給滿足,但兵員卻是愛莫能助了。最後,司令員開玩笑地說,要不把他的部隊換下來?師長一聽,立即說:「那不行!那不行!」任務再重,也絕不退縮推諉!這正是我四十七集團軍的精神之一:任務越重士氣越旺,突擊力特別強。不畏生死,只為完成任務,只為奪取勝利,只為曙光早一日灑滿神州大地。困難越多,辦法就越多。
作為當代革命軍人,世界局勢瞬息萬變,國防和軍隊建設面臨重要轉型期。面臨這些新形勢,我們要發揚革命前輩敢打敢拼的猛進精神,啃得下硬「配件」,拿得下硬「任務」。
只為黨一聲號令,我們說打就打,說干就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