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女駙馬》原唱嚴鳳英
嚴鳳英(1930年4月13日~1968年4月8日),黃梅戲傑出的表演藝術家,中國黃梅戲的發展締造者之一,「七仙女」塑造者。
嚴鳳英10歲時開始學唱黃梅調,為族人所不容,後跟隨嚴雲高學戲,取藝名鳳英。在1952年上海舉行的第一次華東戲曲會演,嚴鳳英以黃梅戲傳統小戲《打豬草》和摺子戲《路遇》,獲得廣泛贊譽,1954年因在黃梅戲電影《天仙配》中飾演七仙女而揚名全國。
嚴鳳英的唱腔,首先貫穿著一個「情」字,在深入把握人物性格、測度具體戲劇情境後,以聲傳情,以情帶聲,即所謂「洞達事物之情狀」,「發古人之喜怒哀樂,憂悲愉快」,也是李漁所指出的「唱曲宜有曲情」,有了「情」才能「變死音為活曲,化歌者為文人」。
她嗓音清脆甜美,唱腔朴實圓潤,演唱明快真摯,吐字清晰,韻味醇厚,並注重從人物感情出發,力求達到聲情並茂具有耐人尋味的藝術魅力。
黃梅皇後:
嚴鳳英從15歲開始登台演出,她天賦的嗓音、藝術領悟力以及向前輩藝人虛心學習的精神,使她所扮演的舞台形象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
尤其是在新中國成立後,她先後主演了50多部大小劇目,塑造了陶金花、七仙女、馮素珍、織女、江姐,以及《春香傳》中的春香、《打金枝》中的公主、《桃花扇》中的李香君等一系列人物形象。
正因為她對形象塑造得成功,黃梅戲由流傳一隅的小劇種迅速引起廣大觀眾的注意和喜愛,從1952年在上海演出《打豬草》而獲得交口稱贊,到1954年華東地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獲演員一等獎,再到她主演的《天仙配》、《女駙馬》、《牛郎織女》被搬上銀幕,嚴鳳英個人的表演與黃梅戲的聲譽鵲起緊密聯系在一起。
❷ 黃梅戲《女駙馬》主要是講的什麼內容
內容是:民女馮素貞自幼許配李兆廷,後李家敗落,兆廷投親馮府,岳父母嫌貧愛富,逼其退婚。馮素貞花園贈銀於兆廷,馮父撞見,誣李為盜,將其送官入獄,逼素貞另嫁宰相劉文舉之子。馮素貞男裝出逃,在京冒李兆廷之名應試中魁,被皇家強招為駙馬。
花燭之夜,素貞冒死陳詞感動公主。帝赦免之罪,馮李終成眷屬。該劇通過女扮男裝冒名趕考、偶中狀元誤招東床駙馬、洞房獻智化險為夷等一系列近乎離奇卻又在情理之中的戲劇情節,塑造了一個善良、勇敢、聰慧的古代少女形象。
《女駙馬》是1959年由安徽省第二屆戲曲匯演安慶地區代表團安徽省黃梅戲劇團編劇,劉瓊導演,嚴鳳英、王少舫、田玉蓮、陳文明等聯袂主演的戲曲電影。
(2)嚴鳳英唱的女駙馬電影全集擴展閱讀:
該劇通過女扮男裝冒名趕考、偶中狀元誤招東床駙馬、洞房獻智化險為夷等一系列近乎離奇卻又在情理之中的戲劇情節,塑造了一個善良、勇敢、聰慧的古代少女形象。
此劇在黃梅戲傳統劇《雙救主》基礎上改編而成,是著名藝術家嚴鳳英代表作品,流傳極廣,其中一些經典唱段至今風行全國。
黃梅戲,原名黃梅調、採茶戲等,起源於湖北黃梅,發展壯大於安徽安慶。黃梅戲與京劇、越劇、評劇、豫劇並稱「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也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戲曲劇種,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蘇、香港、台灣等地亦有黃梅戲的專業或業余的演出團體,受到廣泛的歡迎 。
黃梅戲唱腔淳樸流暢,以明快抒情見長,具有豐富的表現力;表演質朴細致,以真實活潑著稱。一曲《天仙配》讓黃梅戲流行於大江南北,在海外亦有較高的聲譽 。
參考資料:女駙馬-網路
❸ 黃梅戲《女駙馬》唱詞內容是什麼
黃梅戲《女駙馬》
主演:陳文明、嚴鳳英、田玉蓮、王魯明
唱詞節選:
(合唱)春花帶露滿園香,乳燕雙雙繞畫梁。
好景偏逢人煩惱,幾回思母又望郎。
(馮素珍)春風送暖到襄陽, 西窗獨坐倍凄涼。
親生母早年逝世仙鄉去,撇下了素珍女無限愁悵。
繼母娘寵親生恨我兄妹,老爹爹聽信讒言變了心腸。
兄長被逼走把舅父投靠,上京都已三載也無有音信回鄉。
心煩欲把琴弦理,又不知李郎我那知音人現在何方?
綉起鴛鴦難成對,何日里能與他比翼飛翔?
(3)嚴鳳英唱的女駙馬電影全集擴展閱讀
電影版《女駙馬》唱詞節選——
天崩地裂不退婚(李兆廷)今日淺水困蛟龍,
心中好似烈火焚,當初定婚也憑過媒證,
你想退婚萬不能!(馮員外)賢侄不必心內慌,
老夫有言請思量,李馮兩家是舊好,
你來我往理應當,只是這婚姻之事你休呀休提起,
(繼母)烏鴉怎能配鳳凰,烏鴉怎能配鳳凰!
(馮員外)送你紋銀三百兩,望賢侄回家去另選名門。
(李兆廷)用手接過雪花銀,兆廷人窮志不窮,
萬兩黃金如糞土。
天崩地裂不退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