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全集 » 燒草的氣味電影完整版
擴展閱讀
電影泡妞秘籍完整版 2025-04-28 10:29:50
香港電影狠人語錄 2025-04-28 10:28:25

燒草的氣味電影完整版

發布時間: 2025-04-28 01:38:34

㈠ 電影是誰發明的

電影是盧米埃爾兄弟放的。

電影,是由活動照相術和幻燈放映術結合發展起來的一種連續的影像畫面,是一門視覺和聽覺的現代藝術,也是一門可以容納戲劇、攝影、繪畫、音樂、舞蹈、文字、雕塑、建築等多種藝術的現代科技與藝術的綜合體。

但它又具有獨自的特徵,電影在藝術表現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種藝術的特徵,又因可以運用蒙太奇(法語:Montage)這種藝術性突躍的電影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藝術的表現手段,而且影片可以大量復制放映,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電影已深入到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燒草的氣味電影完整版擴展閱讀:

技術視覺滯留,「使一塊燃燒著的木炭在被揮動時變成一條火帶,這種現象曾被古時的人們發現過」但是,將這種視覺現象同電影的發明聯系起來,卻是19世紀的事情。

1829年,比利時著名的物理學家約瑟夫·普拉托為了進一步考察人眼耐光的限度,他曾一次長時間對著強烈的日光凝目而視,結果雙目失明。

但他發現太陽的影子卻深深地印在了他的眼睛裡,他終於發現了「視覺滯留」的原理,即:當人們眼前的物體被移走之後,該物體反映在視網膜上的物象不會立即消失,會繼續短暫滯留一段時間。實驗證明,物象滯留的時間一般為0.1-0.4秒。

與此同時,在歐洲的物理學教科書和物理實驗室中,也開始採用「法拉第輪」的原理和圖畫「幻盤」旋轉的視覺研究。它們向人類表明,人眼視覺的生理功能可以將一系列獨立的畫面組合起來,成為連續運動的視象。

19世紀30年代,詭盤、走馬盤、輪車盤、活動視鏡和頻閃觀察器等視覺玩具相繼出現。其基本原理大同小異,即在能夠轉動的活動視盤上畫上一連串的圖像,而當視盤轉動起來時那些呆滯的、無生命的圖象便運動起來,活靈活現。

此後,奧地利人又將幻燈和活動視盤相結合,使繪制的靜止的圖畫投影在銀幕上,製作出活動幻燈,形成了早期動畫。

然而,到了上個世紀60年代,電影理論家和教育家對「視覺滯留」的問題提出了新的疑義,他們發現銀幕上的全部運動現象實際上是跳躍的、不連貫的,但觀眾卻意識到那是一個統一、完整的動作連續。由此證明,真正起作用的不是「視覺滯留」,而是「心理認可」。

㈡ 法國的盧米埃爾兄弟受到什麼的啟發發明了活動電影機

縫紉機。

盧米埃爾兄弟總結了前人的經驗,又經過自己的創造,於1894年發明了世界上第一架比較完善的、靈活輕便的手提工「活動影戲機」。這是一種既能攝影又能放映和洗印的機器。電影機由一個暗箱組成,內有使35毫米片孔膠片間歇運動的牽引機構和遮光器的轉動機構。

它備有一個攝影鏡頭,以每秒12幅的頻率攝影。畫面靜止時,遮光器開啟,膠片曝光,遮光器關閉時,膠片向前運動,這樣便得到了負片。

然後取下鏡頭,將負片裝到機器上,與另一條未曝光膠片貼在一起,在光源照射下運行,曝光後得到正片。電影機還配有放映鏡頭,裝上膠片後,使機器置於燈泡的照射下,光束穿過膠片和鏡頭,攝影機變為放映機。

相機世家

出身於照相世家,並攝影技術有著濃厚興趣以及豐富經驗的法國的米盧埃爾兄弟,受到縫紉機的啟發,參考愛迪生「電影視鏡」中運用影片穿孔來輸送影片的方法,並研究了前輩在放映機研發上面的不足之處,發明了出聞名世界的「活動電影機」。

1895年12月28日,盧米埃爾在巴黎的卡普辛格大街的「大咖啡館」里舉行了放映活動,播放了《火車進站》、《工廠大門》、《嬰兒午餐》這幾個世界上最早的電影片斷。

盡管這些片斷沒有實質內容、沒有主題、沒有故事、沒有表演,沒有剪輯,只是固定機位、單個鏡頭的現實場景的影像實錄,卻給當時的觀眾帶來了巨大的欣喜,人們覺得非常的震驚、好奇甚至恐懼。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盧米埃爾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