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全集 » 南京戰役的電影完整版
擴展閱讀
國外最新恐怖電影 2025-04-16 17:11:43
電影中的勵志英語句子 2025-04-16 17:02:23
看下一場電影怎麼說 2025-04-16 16:49:30

南京戰役的電影完整版

發布時間: 2025-04-09 19:58:49

A. 描寫49年渡江戰役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片名:風雨下鍾山

主創:
編劇:艾煊、梁信
導演:袁先、韋林玉、里坡
攝影: 韋林玉
美術: 劉競生
作曲: 傅庚辰
主 演:張克瑤 王鐵成 劉錫田 杜雨露 斯琴高娃

八一電影製片廠1982年攝制

劇情:
1948年冬,解放戰爭進入新的階段, 國民黨政權已搖搖欲墜。
除夕之夜, 蔣介石宴請軍政要員,席間拋出玩弄 「和談」陰謀的《元旦文告》,引起 國民黨內部各派系之間的激烈爭吵, 蔣介石大為惱火。
為戳穿蔣介石假和 談、真備戰的陰謀,中共中央主席毛 澤東發表了《關於時局的聲明》,提出爭取國內和平的八項條件,引起國民黨領導層一片混亂。蔣介石不得不在內外交困中宣布「下野」。
美國駐 華大使司徒雷登慫恿代總統李宗仁與 中共以「隔江而治」為條件進行和談 ,企圖形成南北分治的局面。
此時,淮海、平津兩大戰役勝利結束,解放大軍進逼長江。而退居溪口的蔣介石 卻繼續在幕後加緊部署長江防務,意欲保住蔣家王朝半壁江山。
面對走向 光明、統一,還是走向黑暗、分裂的 兩種命運決戰的歷史關頭,毛澤東主 席在中央五書記會上庄嚴聲明:「只 要共產黨人死不絕,中華民族就一定 要統一!」
1949年4月1日,國共和談在北平舉行。由於國民黨政府堅持「 劃江而治」的和談方案,使談判破裂 。
4月20日,毛主席、朱總司令發布 向全國進軍的命令。人民解放軍百萬 雄師強渡長江,摧毀了國民黨軍隊苦 心經營的長江防線。
國民黨代表團團 長張治中聞訊,即宣布代表團解散。 周恩來懇請代表們留下一起共事,並 使張治中一家人在北平團聚,避免了「第二個張學良」的悲劇
。解放軍過江部隊乘勝前進,勢不可擋,一舉解放南京城,結束了國民黨的統治。中國的歷史揭開了嶄新的一頁。
本片於1983年獲第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 化裝獎(顏碧君、李遵訓、許建新、 張家懋)、最佳煙火獎(於澤、王全榮、邱必奎),文化部1982年優秀影片獎,首屆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藝獎。

B. 中國歷史戰爭:南京保衛戰

中國歷史戰爭:南京保衛戰

雙方激戰

1937年12月1日,日軍佔領鎮江、句容、溧水,突破南京外圍及復廓防禦陣地,直逼南京城垣。

中國守軍與日軍展開了空前的拚死決戰。南京保衛戰開始,蔣介石任唐生智為南京衛戍部隊司令長官,指揮8.1萬國軍抵抗作戰。4日,南京作戰外圍戰開始。5日,日軍的各個小部隊開始從間隙穿插與國軍第66軍發生交戰。7日,日軍兵臨城下,松井石根司令官從空中投函唐生智勸降。唐生智不予理睬,繼續命令各部隊「應以與陣地共存亡之決心盡力固守,決不許輕棄寸土。」日軍三路進攻勢如破竹,南京外圍戰略要地相繼失陷。很快日軍就突破南京外圍一線防禦陣地。

9日,日軍進抵南京城下,並用飛機向城中投撒日「華中方面軍」司令官松井石根致中國守軍的最後通牒,進行勸降。南京衛戍司令唐生智對松井的最後通牒不予理睬,並於當日下達了「衛參作字第36號」命令作為回答。企圖以「破釜沉舟」的精神背水死戰。

10日,日軍發起總攻,向雨花台、通濟門、光華門、紫金山第3峰等陣地發起全面進攻,戰況較9日更為激烈。特別是城東南方面,因復廓陣地已基本喪失,日軍直接進攻城垣,所以形勢尤為嚴峻。

11日,日軍第16師團猛攻紫金山南北的中國軍隊陣地。紫金山及其以南地區,教導總隊堅決抗擊。激戰終日,日軍毫無進展。

中方撤退

12月12日,從拂曉開始,日軍飛機大炮密集向各城門集中轟炸,城牆四周房屋倒塌,城牆洞開。戰至中午12點,雨花台被日軍佔領,紫金山第二峰淪陷,中華門和中山門被日軍突破。唐生智下達突圍、撤退命令,中國軍隊的抵抗就此瓦解。撤退時組織無序,場面相當混亂,又造成大規模死傷。12月13日拂曉,日軍山田支隊未經戰斗即佔領了烏龍山。憲兵代司令蕭山令指揮未渡憲兵,輾轉沖殺,終以彈盡援絕,力竭陣亡,以自己的義舉,實現了「誓與南京共存亡」的諾言。12月14日,根據中國大本營的指示,唐生智在臨淮關宣布南京衛戍司令長官部撤銷,撤至江北的衛戍軍部隊改隸第三戰區。南京保衛戰基本結束。

C. 南京保衛戰的介紹

《南京保衛戰》內容簡介:一九三七年八一三淞滬抗戰結束後,日軍繼續西犯,妄圖以武力優勢徹底摧毀我軍戰斗意志。迫使我以最屈辱的條件講和,早日「解決事變」。

D. 南京保衛戰戰斗結果

在南京保衛戰中,據估計,中國方面的參戰軍人約有五萬餘人,而平民傷亡人數更是超過三十萬人,這是一場極其慘烈的戰役。眾多英勇的將領在保衛南京的戰斗中犧牲,他們的名字值得銘記:



  • 蕭山令,南京衛戌司令部參謀長,於1937年12月13日在南京下關碼頭壯烈犧牲,被追贈為陸軍中將。

  • 羅策群,第159師副師長,少將,在12月12日的激戰中犧牲於南京。

  • 高致嵩,第88師264旅旅長,同樣在12月12日的南京中華門犧牲,後被追贈為陸軍中將。

  • 朱赤,第88師262旅旅長,少將,12月12日在南京中華門英勇捐軀。

  • 易安華,第87師259旅旅長,少將,12月12日在莫愁湖陣亡。

  • 李蘭池,第57軍副旅長,少將,在12月12日的太平門戰役中英勇犧牲。

  • 司徒非,第160師參謀長,少將,12月12日在南京保衛戰中英勇犧牲。

  • 姚中英,第157師參謀長,少將,同樣在12月12日的保衛戰中捐軀。

  • 謝承瑞,教導總隊第一旅二團上校團長,12月13日凌晨在撤往下關途中,因人潮擁擠不幸遇難,後追贈為憲兵少將。他的犧牲令人痛惜。


盡管南京保衛戰中中國軍隊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戰績顯著,據統計,他們打死日軍三千餘人,打傷九千餘人,總計造成日軍一萬二千餘人的傷亡。然而,這些犧牲的將領們,他們的屍骸並未從南京城中運出,他們的英勇事跡將永遠銘記在南京的歷史篇章中。


(4)南京戰役的電影完整版擴展閱讀

南京保衛戰,是1937年11月國民革命軍在上海淞滬會戰中失利後展開的一次保衛上海以西僅300餘千米南京的作戰。該戰役由唐生智任南京衛戍司令長官,指揮15萬國軍與日軍抵抗作戰。由於國民黨當局在戰役組織指揮上出現了重大錯誤,戰前未作周密部署,最後決定突圍時又未擬定周密的撤退計劃,更沒有經過參謀作業,致使守軍在突圍中,自相踐踏,爭相奪路,損失慘重,國軍的抵抗就此瓦解。12月13日,南京淪陷,不足五萬人的日軍入城,由此開始了連續六個星期對三十多萬戰俘平民震驚世界的南京大屠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