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啞姑電影 結局
啞姑電影結局是啞姑與媽媽踏上還鄉的小船。
在南方某山區,一個素不相識又不說話的姑娘突然闖進了寧靜的苦水塘村,整個山村為之轟動。外號「政府大叔」的生產隊長召集社員會,決定將她暫時安頓在養鴨能手春哥隔壁的福奶奶家。在日後的共同生活中,人們逐漸對勤勞、善良的啞巴姑娘產生好感,並親熱地喚她啞姑。
不久,隊里要擴大養鴨業,「政府大叔」決定通過考試選擇放鴨人。啞姑以過硬的水上功夫中了狀元,同春哥一起為隊里放牧鴨群。春哥的妻子因嫌山村貧窮,幾年前就離開了春哥。春哥獨自帶著四歲的兒子阿毛生活。啞姑很喜歡阿毛,常帶他玩。
一日,春哥在勞動中不慎被石頭砸傷了腿。住院期間,啞姑挑起放鴨和照顧阿毛的擔子。生產隊實行責任制,豐收後社員收入明顯增加。記者采訪苦水塘,並將啞姑的照片登在報上,不料報紙起了廣告作用,啞姑的媽媽來到苦水塘。
通過母女相見,人們才知道啞姑並不啞,只因前幾年家境貧寒,欠了走私犯的債還不起,媽媽只得將啞姑嫁給比她大二十歲的走私犯。
啞姑抗婚不從,在娶親的路上跳水逃走,為躲避追尋,故意裝啞。現在,啞姑的家鄉富裕了,走私犯被司法部門制裁。啞姑與媽媽踏上還鄉的小船,春哥抱著阿毛默默相送。
影片評價
《啞姑》電影由肖朗導演,丁正泉編劇,萬瓊、沈冠初、凌元、吳素琴、陳裕德主演,秦怡的妹妹秦文以及電視劇《小兵張嘎》中的「嘎子奶奶」黃素影亦有精彩客串。
電影不僅成功塑造了以啞姑為代表的這樣一位新時代反抗包辦婚姻的農村女性,還大膽採用了新老演員配合塑造了一群形象各異、生動的角色。在細節之處,也頗見用心。
在80年代電影中,很多時候為了製造對比,為了更好地襯托女性的明快、自主,男性角色往往是沉默、溫吞甚至性格上是帶有一定怯懦的。
電影里「春哥」一角亦是如此,作為「單身奶爸」,他性深沉,寡言語。面對啞姑的愛意,起初還有所忌憚(用電影里的話說就是顧忌「光棍漢」的名聲),在眾人的心照不宣中,他亦逐漸放開心扉。
② 陳裕德的經典電影
1965:龍馬精神 1979:瞧這一家子 1981:當代人 1982:泉水叮咚 1983:
③ 八九十年代國產電影里有個叫四圈的是那部影片
《咱們的牛百歲》
1983年 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
電影描述在農村實行生產承包責任制後,共產黨員牛百歲把五個沒人要的後進分子組成作業組,經過了艱辛的奮斗,終於使這個作業組獲得了好收成。
作業組中的「懶漢」田福(外號「四圈」,陳裕德扮演)一角給觀眾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
有趣的是被譽為「銀幕第一嫂子」的王馥荔,在裡面扮演的是「破鞋」菊花。
④ 陳裕德在那部電影中跟啞女挑擔是什麼電影
《啞姑》。
講述了在南方山區的山路上,春哥趕著鴨子走,不小心丟了兩只,被啞姑發現還給他。之後,啞姑被收留了,幫助村裡看鴨,還與春哥產生了感情。當春哥受傷住院時,啞姑挑起了照顧春哥的孩子阿毛和獨自放鴨的重擔。當發現有人用公鴨換了生產隊的母鴨後,她設計換了回來。有人想把她趕走,她正在離開時,她的媽媽來找她。原來,啞姑並不是啞巴,只是被迫嫁給走私犯,她跳水逃跑。啞姑告別大家,隨母親離開了。春哥目送著她離去,直到消失。
陳裕德(1940年-1996年),演員,出生於河南省南陽市鎮平縣,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代表作品有《沂蒙山人》、《女人也是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