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參觀莫高窟心得感悟
敦煌莫高窟始建於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是一座舉世聞名的佛教藝術寶庫,一個有1600餘年歷史的曠世奇葩。莫高窟雖然在漫長的歲月中受到大自然的侵襲和人為的破壞,但目前仍保存有從十六國後期到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各代洞窟492個,彩塑2415身,壁畫45000多平方米,唐宋木結構建築5座。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藝術寶窟。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參觀莫高窟心得感悟,感謝您的欣賞。
參觀莫高窟心得感悟1
莫高窟坐落在甘肅省敦煌市,那裡有美輪美奐的壁畫,栩栩如生的佛像今年暑假,我有幸來到了這里。進入一個個洞窟,窟中的壁畫、雕像讓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
那壁畫,上面的人物個個神采飛揚,最特別的是反彈琵琶的舞者,她們雙手將琵琶抱在背後,邊跳舞邊彈奏。聽導游姐姐說,人類要實現反彈琵琶,雙手至少得長2米,可事實上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有這么長的手臂。所以反彈琵琶也只能是人類的一種美好願望,也展現了古代人豐富的 想像力 。那佛像,尊尊精美絕倫,其中最讓我難忘的是一尊睡佛。他有17米長,靜靜地躺在洞中。借著導游的手電筒發出的微弱光亮,我看到他側卧在床上,頭枕在一隻胳膊上,眼睛半睜半閉,表情安詳,他的身旁站著許多畢恭畢敬的`弟子。聽導游說,這個洞窟展現的是佛祖釋迦牟尼80歲圓寂時的情景,他那雙半睜半閉的眼睛寓意佛祖可以看透芸芸眾生所思所想。
傍晚,我離開了莫高窟,心裡為祖先巧奪天工的技藝而自豪,也為國寶流落他鄉而感到失落。
參觀莫高窟心得感悟2
在中國西部甘肅省敦煌市東南25公里處鳴沙崖壁上,長長的棧道將上下四層的近五百多個石窟曲折相連。在蒼茫的戈壁中,形成一道巍巍壯觀的奇景,你知道這是什麼嗎?這便是世界上最大的佛教藝術殿堂——莫高窟。今天我就隨著爸爸媽媽,來到了這個神秘的地方。
莫高窟又名「千佛洞」,最初開鑿於前秦建元二年【366】,距今已有一千六百餘年的歷史。
首先,我們跟隨導游來到第220窟——維摩詰的 故事 。阿彌陀佛經變中間畫碧綠的水池,這象徵著佛經所說的七寶池、八功德水。水池中阿彌陀佛坐在水中的蓮花空座上說法,兩側是觀世音、大師至菩薩。周圍有許多聽法菩薩,從壁畫上來看,阿彌陀佛雙眼炯炯有神,維摩詰坐在那裡彷彿是在聽那些他認為沒有用的東西,就產生了動靜結合的樣子,看起來十分有趣。我們還參觀了許多小的洞,其中我映像最深的是「彌勒大佛塑像」和「卧佛」了。彌勒大佛塑像俗稱「通往佛國的九層樓」說它九層樓是因為大佛高達35米。佛雙腿下垂,作倚作之勢,雙目俯視,一手上揚,一手平伸,大佛超常的高度,產生出一種震懾人心的氣勢和威力。「卧佛」是佛涅槃。長15米的佛靜靜的躺在佛床上,他頭靠在枕頭上,右手枕在頭下,雙目半閉,神態安詳,彷彿一個假寐的少女。大佛後,壁畫上的人物,表情各不相同,有的嚎啕大哭,萬分悲痛,有的則充滿快樂喜悅之情;有的充滿憂郁,有的則表情淡定。人物的表情、動作不同,對佛的了解境界也就不同了。
我們參觀了很多的洞窟,每一個都有它的 文化 背景,它們給我帶來了不同的感受和深刻的影響。讓我對祖國的文化又有了更多的了解。
參觀莫高窟心得感悟3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導游姓錢,大家可以叫我「錢導」。今天,我帶大家去參觀的景點是「莫高窟」。它是古代遺產保留最完整的一處。
「莫高窟」又名「千佛洞」。它位於敦煌市東南面25公里的崖壁上。它開鑿與秦建元二年,至原帶基本結束,期間連續千年開鑿,南北長1600餘米,上下一共有五層,高達50米。你看,這些壁畫可真多呀,你數一數,有4500幅呢!「莫高窟」現存的492個洞中,有許多不同的窗、有塔廟窗、影窟、禪窟等。彩塑為敦煌藝術的主體,有佛像、天王、金剛神等。光緒26年在16窟北壁發現了從三國魏晉到北宋的經文,有經卷、文學書、織紡約2萬余見。後來又發展出了著名的`敦煌學。
敦煌學經過百年的研究,在學術、藝術、文化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同時也向全世界展示了敦煌藝術之美、文化內蘊之豐富以及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和智慧。好了,下面請大家慢慢欣賞,千萬別忘了多留幾個影哦!
參觀莫高窟心得感悟4
哈哈!一年一度的暑假又來了,暢游敦煌的夢想終於可以實現了。我和媽媽辛辛苦苦地坐飛機來到了我國甘肅省蘭州市,又辛辛苦苦地坐了兩天時間的火車,終於到達了這個被沙漠和戈壁圍繞的綠洲城市。
一走進馳名中外的敦煌,進入眼簾的是一大片一大片的沙丘。跟隨著熱情的導游,走進炎熱的雅丹地貌,觀賞那無邊無際的戈壁灘上大自然的傑作。然後我們的車開向了古老的玉門關。我帶著興奮的心情來到了玉門關,那古老的城門閃耀著敦煌人的驕傲和自豪。古老的城門孤立在荒涼的戈壁灘上,讓人想起歷史的繁華和興衰。
第二天,沒等雲雀開口唱黎明,我們已經來到鳴沙山腳下。我們坐沙漠之車來到半山腰,又徒步爬上了山頂。山頂上的人靜靜地坐在那兒,等待黎明的到來。我和小夥伴們頭戴面紗,眼掛墨鏡,身穿沙漠服,神氣極了。「快看,日出來了!」隨著這一聲叫喊,人們爭相拍照留影。我在人群中像只猴子一樣四處亂竄,和大人搶鏡頭呢!
除了茫茫的沙漠和戈壁,更令人嚮往的就該是莫高窟了。莫高窟記載了唐、宋、元、明、清歷代的壁畫瑰寶。其中,唐代的人物刻畫生動形象、色彩鮮美,保留較好。清代的壁畫飛天、佛像、千手千眼觀音等尤為突出,令人難忘。唐代的風格與清代的風格有所不同。唐代的人物豐滿、圓潤。清代的人物略顯清瘦。可見不同時代的經濟和文化。令人遺憾的是,在莫高窟藏經洞內發現的.歷史文化遺產————經卷已散落到世界各地,實為中國宗教史上的一大損失。
敦煌的景色真是美不勝收,它濃郁的文化底蘊和歷史淵源,讓我久久回味。我為祖國悠久的歷史而驕傲,為中華燦爛的文化而自豪。
參觀莫高窟心得感悟5
我和爸爸媽媽來到敦煌,游覽了舉世聞名的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 來到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觀看了一場圓幕電影後,我了解到莫高窟是祖國西北部一顆璀璨的「歷史明珠」,俗稱千佛洞。
我們跟隨著講解員,進入到黑暗的洞窟中,順著電筒的燈光抬頭望去,牆壁上一幅幅精美的壁畫映入我們的眼簾。壁畫的內容豐富多彩,有記錄佛教故事的,有描繪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間生活的,還有描摹自然風光的。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飛天了。那飛天圖中的人栩栩如生,姿態各異:有的臂挎花籃,在採摘鮮花;有的懷抱琵琶,似低聲淺唱;有的倒懸身子,若自天而降;有的綵帶飄拂,如漫天遨遊;有的舒展雙臂,正翩翩起舞……
不由地想到當年「神州五號」成功飛上太空,實現了中國人百年的飛天夢……我不禁抬起頭說:「仙女們,宇航員是不是在月球上跟你們見面了呢?你們對話了嗎?」身處這些精美的壁畫中,我們像是走進了燦爛輝煌的藝術殿堂。 一步三回頭地走出洞窟,我們來到了敦煌研究所陳列館,這里的展品更是美輪美奐,歷史悠久的經書、精緻絕美的帛畫……
只可惜,這些都不是真品,而是由敦煌研究所的專家不遠萬里到英國、法國、美國等地,根據真品臨摹描繪而來,這不禁讓我們感到惋惜。 這些精美的作品,透過幾千年的時光向我撲面而來,讓人驚嘆:這是古代勞動人民的汗水和智慧凝聚而成的「藝術之花」,在這里靜靜地綻放。
參觀莫高窟心得感悟相關 文章 :
★ 游莫高窟心得感想5篇
★ 莫高窟遊玩後的感悟與心得
★ 參觀莫高窟的心得體會範文
★ 游莫高窟的心得感悟範文
★ 游莫高窟心得總結600字
★ 游莫高窟心得感想600字
★ 游莫高窟感想600字
★ 游莫高窟心得感想900字
★ 游莫高窟心得總結700字
★ 寒假莫高窟旅遊心得體會範文
『貳』 求片名,是一部8幾年國產兒童電影,有些神話色彩,男主人公變小了,進了老鼠洞,不是邋遢大王,真人的
你一說我也有印象~~~~小時候看的~~~胖和尚(應該是個面人)砍的是一個笛子
我在網上查了下,好像叫《下次開船港游記》
劇 情:有個小學生叫唐小西,聰明可愛,但他有個毛病,就是不知道時間的寶貴。做事之前,總是說"下次做!"他又很貪玩,一玩起來就忘了時間。所以大家叫他"玩不夠"。一天放學後,他又在街上久久遊逛。姐姐找他回家做功課,他又說"下次做!"晚上,媽媽也批評他,可他還是玩呀,玩呀……突然,小鬧鍾說話了,時間哥哥從裡面飛出來,說小西不珍惜他,小西卻不服氣,時間哥哥生氣地走了,臨行時他對小西說"只要你真愛我,我還會回來的。"這時,一隻玩具灰老鼠變成一個小老頭,說能帶小西去一個沒有時間管束、愛玩多久就的地方。小西立刻把時間哥哥忘了,跟了灰老鼠就走。他們一起前往一個叫"下次開船"的港口,這里停泊著各式各樣的玩具船,小西多想搭船下海呀,可是,這些船統統都是"下次開",真掃興!後來他們轉到一個游樂場里,遇到了從雜技團逃出來的小熊和不願捉蟲子的小鴨子,這一群"玩不夠"湊到一起准備大玩一場,不料被"下次停"的木轉椅甩到水塘里。他們又餓又累,想買些點心吃,可點心鋪也是"下次賣!"灰老鼠又領他們來到一個宮殿里玩,宮殿主人是個兇狠、專制的洋鐵人。他逼小西跟他一起玩拍洋畫賭錢,還把一個失手打了盤子的布娃娃關了起來。當一位年輕面人要逃走時,洋鐵人把他變成了一個老頭面人。小西看到這一切,真害怕!他要逃出宮殿,面人幫助了他們,並告訴孩子們要想恢復港口的美好生活,只有請時間哥哥回來。時間哥哥在哪兒?只有黃鶯才知道,怎樣才能找到黃鶯呢?那就必須找到竹子國里的一隻金笛子,笛聲一響,它就會飛來。小西和小熊,還有新結識的木頭人和橡皮狗,為了請回時間哥哥,闖過了三個關口,沖破重重障礙終於到達竹子國,獲得了金笛子。
『叄』 在石家莊去哪玩最合適
趙州橋
天下第一橋-趙州橋
趙州橋又名安濟橋,坐落在石家莊東南45公里趙縣城南洨河之上,因橋體全部用石料建成,當地俗稱大石橋。 安濟橋坐落在趙縣城南的洨河之上,因趙縣古時曾為趙州,所以一般稱為趙州橋。安濟橋全長64.4米,拱頂寬9米,跨徑37.02,拱矢7.23。橋的結構十分奇巧,從整體來看,是一座單孔弧形橋。但它卻是由28道拱縱向並列構成的。特別是在大拱的拱肩上各建造了兩個小拱,即敞肩拱,這就使其比實肩拱顯得空靈秀麗,使石橋的造型分外美觀。 趙州橋建於隋代開皇至大業年間(595~605),由匠師李春監造。趙州橋結構新奇,造型美觀,古人說它「製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為」。趙州橋最大的科學貢獻就是它「敞肩拱」的創舉。在大拱兩肩,砌了四個並列小孔,既增大流水通道,減輕橋身重量,節省石料,又增強了橋身穩定性。這就有力地保證了趙州橋在1400年的歷史中,經受住了多次洪水沖擊,8次大地震搖撼,以及車輛重壓,仍挺立在洨河之上。
隆興寺
隆興寺
隆興寺位於石家莊市正定新區(原正定縣城區),是國內現存時代較早、規模較大而又保存完整的佛教寺院之一。隆興寺始建於隋開皇六年(586年),原名「龍藏寺」。宋初,太祖祖趙匡胤敕令在龍藏寺內鑄造銅佛,並蓋大悲閣,遂大興土,以大悲閣為主體的一組宋代建築先後告成。到了清康熙、乾隆年間,又兩次大規模維修和增建,寺院發展到鼎盛時期。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改龍藏寺為隆興寺,俗稱大佛寺。 隆興寺這座千年古剎,歷代帝王曾多次到此巡境幸駐蹕,上香禮佛,題詩書匾,刻碑立石。可見當年這里晨鍾暮鼓,鍾磬齊鳴,香煙繚繞,「南無」聲聲的歷史盛況。大悲閣是隆興寺的主體建築,五檐三層,高33米。閣內正矗立著高大銅佛鑄像,這就是名聞遐邇的正定大菩薩。這尊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像有22.28米高,有42臂分別執日、月、凈瓶、寶杖、寶鏡、金剛杵等法器。面部情端祥恬靜,仁慈莊重。達到了瞻之彌高、仰之益恭的藝術效果。
蒼岩山
萬景臨諸壑,千峰供上方。 重重煙鎖翠,渺渺樹含蒼。 雨過增山色,風來遞草香。 悠然舒遠性,塵世見羲皇。 蒼岩山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井陘縣東南,距石家莊市70公里,海拔1000餘米,是我國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 蒼岩山不僅自然風光優美,享有「五嶽奇秀攬一山,太行群峰唯蒼岩」的盛譽,而且又以宗教文化著稱,相傳早在1300年前隋煬帝的長女南陽公主就到此出家修行,山巒中至今還有不少古剎名殿留存,因此1988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二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
西柏坡
西柏坡
西柏坡位於平山縣境內,距石家莊市80公里,是一個松柏蒼翠,風光秀美的小山村。它原名「柏卜」,始建於唐代。1935年,一位教書先生把「卜」改為「坡」,於是就有了西柏坡。 1947年5月,以劉少奇、朱德為首的中央工作委員會先期進駐西柏坡。在這里召開了全國土地會議,頒布並實施了《中國土地法大綱》。1948年5月,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周恩來、任弼時率領中共中央和解放軍總部移駐西柏坡,在此組織指揮了震驚中外的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等三大戰役,召開了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中共七屆二中全會。1949年3月23日,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和黨中央離開西柏坡遷往北京。西柏坡以其特殊的貢獻載入了中國革命的史冊,樹立了一座不朽的歷史豐碑。 新中國改革開放後,建立西柏坡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主要參觀景點有西柏坡中共中央舊址,西柏坡陳列展覽館,西柏坡多功能影視廳,西柏坡紀念碑,西柏坡石刻園,毛澤東、劉少奇、朱德、周恩來、任弼時五位領袖銅鑄像,領袖風范雕塑園,周恩來評語碑等。
天桂山
天桂山
天桂山是我國北方著名的山嶽古剎型風景名勝區,距石家莊80公里(平山縣境內),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區。境內奇峰林立,洞泉遍布,林木繁茂,雲環霧繞,素有「北方桂林」之稱。山上古剎原是為崇禎皇帝修建的歸隱行宮,因崇禎弔死煤山,主修行宮的太監林清德將行宮改為青龍觀道院,距今300餘年,道士多達百餘人,故有「北武當」之稱。近年來,天桂山歷經重修擴建,綠化美化,殿宇林立,碑碣夾道,亭閣,曲廊,綠樹掩映。 天桂山是太行山的名峰,素以山勢奇險,風景秀麗著稱。在元、明時期,因其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險固,被稱為「三門寨」,曾在其上設立垛口,駐兵守護。其山脈形勢,因酷似桂林山形,向有「北方桂林」之稱。明末清初,這里修建了青龍觀,在純自然景觀中增添了一組富有皇家園林氣派和道家宮觀風採的建築群體,因為湖北的武當山是我國著名的道教聖地,隨之又有「北武當」的美譽。
嶂石岩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嶂石岩,位於石家莊西南的贊皇縣境內(到贊皇縣城52公里),距河北省省會石家莊市區約110公里,是太行山森林公園精華所在。其特色景點為大型天然迴音壁。景區面積約120平方公里,站在景區最高點黃庵堖(海拔1774米)可看到兩省五縣。其全旅遊區的地貌經由國家旅遊、地質部門鑒定為「嶂石岩地貌」。以嶂石岩命名的嶂石岩地貌,和丹霞地貌、張家界地貌並稱為中國三大旅遊砂岩地貌。 嶂石岩景觀主要為「丹崖、碧嶺、奇峰、幽谷」。其景觀特色大致可概括為「三棧牽九套,四屏藏八景」。三棧即三條古道;九套即連接三條古道的九條山谷;四屏乃整體看似四道屏障一樣而又相對獨立的四個分景區(九女峰、圓通寺、紙糊套、凍凌背)。這四個景區中有八處著名勝景:九仙聚會、岩半花宮、晴天飛雨、迴音巨崖、槐泉涼意、凍凌玉柱、重門鎖翠、疊嶂懸鍾。這三棧四屏、八景九套之間均有小路相連,將120個景點連珠綴串,迤邐展開。其中天然迴音壁、凍凌玉柱、霧洞、佛光為「嶂岩四絕」;晴天飛雨、石乳靈泉、雲崖撒珠、銀瀑落湖又為嶂岩水景四絕。雄偉的嶂岩三疊,奇秀的九女峰使人嘆為觀止;一線天、三秀峽、槐泉峪、乳泉洞、大天梯等一串串的自然景點令人神往。千年古剎槐泉寺、三棧勝境玉皇廟暨千佛碑、大王台、義軍寨等人文景觀是尋古探幽的佳地。
抱犢寨
抱犢寨,舊名抱犢山,古名萆山,位於河北省石家莊鹿泉市西郊,距省會石家莊16公里,距首都北京288公里,是一外集歷史人文和自然風光為一體的名山古寨。系國家四A級旅遊區、河北省旅遊先進單位、石家莊十佳旅遊景區。它東臨華北平原,西接太行群峰,一峰突起,崢嶸雄秀,四周皆是懸崖絕壁,遠望猶如巨佛仰卧,眉目畢肖,其山頂平曠坦夷,有良田沃土660畝,土層深達66米,異境別開,草木繁茂,恍如世外桃源。有「天下奇寨」、「抱犢福地」之譽。抱犢寨不是一個村莊,而是一座名山的名稱。它位於鹿泉市境內,是一處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於一地的旅遊景區。
駝梁
駝梁,位於平山縣西北部,東距省會石家莊市138公里,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革命老區平山縣西北部,東距省會石家莊市120公里,西與佛教聖地五台山毗鄰。這里自然生態呈原始狀態,以"涼、靜、野、幽"而聞名,被譽為太行山中的一塊綠寶石。 駝梁,國家AAAA級自然風景區、野生公園、生態旅遊區。這里自然生 駝梁 態呈原始狀態,駝梁風景名勝區,北起駝頂,南至四道溝(又稱南溝),長5公里;東自峰脊,西至山西 省界,寬約4公里,總面積為22平方公里。駝梁主峰海拔2281米,是河北省境內的第五座高峰,駝梁之名,是因山頂兩峰此起彼伏,形如駱駝峰脊而得。由四道溝入山,沿碎石路蜿蜒而上,可謂"一山蒼翠,百溪亂渡,萬瀑齊飛",實為北方山嶽景區罕見之奇觀。駝梁植被茂密,覆蓋率達90%以上。駝梁四季皆有佳景。暮春五月,杜鵑花披紅掛綠,山頂草甸五顏六色,美不勝收。夏季翠林蘢煙,綠波浩渺,雲騰霧繞,山峰在雲海中出沒。秋季彤霞映天,紅葉滿枝,漫山紅遍,層林盡染。冬季飛雪,冰川晶瑩,銀枝素花,一片銀色世界。炎炎夏日,都市熱不可耐的時候,這里卻是一片清涼。盛夏的七月,平均氣溫只有18℃~19℃,有"清涼極地"的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