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世界十大電影公司最頂級的是哪家公司
未來沖擊影視 (FUTURE SHOCK Film Television Group)—— 全球知名度和專業創新實力排名第一的影視廣告公司,引領革命性的影視製作藝術,表現出在藝術表現與視覺創意的美學革新,對21世紀影視新浪潮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響,向世界宣告一個全新的影視時代的來臨,這些網路都能找到。
㈡ 大製片廠時代是什麼意思關於電影的一些常識性問題可以看什麼書或者視頻嗎
五十年代以前的美國電影主要由幾家好萊塢大型電影製片廠操控,史稱大製片廠時代。
㈢ 早期中國彩色電影
*
第1章 中國紀錄電影的開端(1905—1921)
電影在發明不久就傳到了中國。1895年12月28日,法國人路易·盧米埃爾在巴黎卡普辛路14號大咖啡館的印度沙龍內放映了《工廠大門》、《火車到站》等影片,這一天是世人公認的電影的生日。自1896年初開始,盧米埃爾陸續派遣了近百名攝影師奔赴世界各地拍片,至1897年底這些攝影師涉足過南極洲之外的各個大陸,拍攝了750多部影片,包括在中國拍攝的影片,電影正是在這個時期傳入中國的。
根據記載,1896年8月11日是中國最早放映電影的日子。這一天,上海徐園的「又一村」茶樓放映了多部外國短片。1902年1月,北京也出現了電影放映活動,一個美國電影放映商在前門打磨廠福壽堂放映電影。1904年,電影放映活動由民間進入宮廷。在慈禧太後70壽辰之際,英國駐北京公使向宮廷進獻放映機一架和影片數套祝壽,放映過程中由於摩電機突然炸裂,慈禧認為此物不吉祥,清宮內從此不準放電影。然而,此事並未阻止電影在中國的傳播。
最早在中國放電影的是外國人,最早在中國拍電影的也是外國人。自電影傳入中國到辛亥革命,外國人在中國拍攝的紀錄片有50多部。1900年,八國聯軍攻佔北京期間,不少外國攝影記者來到北京拍攝紀錄片。1904年,在發生於中國滿洲旅順口的日俄戰爭期間,也有外國攝影記者前往拍片。起初在中國長期從事拍片活動的是義大利人阿歷克·勞羅,他於1907年來到中國經營電影放映,後來從事拍片活動,拍過《上海第一輛電車行駛》、《西太後光緒帝大出喪》、《強行剪辮》、《上海風景》等短片。
盡管至今尚未找到十分確鑿的證據,但大多專家學者認為中國人拍攝電影的活動開始於1905年。是年秋天(或春夏之交),開設在北京琉璃廠土地祠的豐泰照相館拍攝了記錄京劇名角譚鑫培表演京劇《定軍山》片段的短片,片名也叫《定軍山》。稍後,譚鑫培表演《長板坡》等劇目的片段也被拍成影片。據說,直到1909年遭到火災之前,豐泰照相館的拍片活動一直沒有中斷,而且為了適應無聲電影的特點,這些影片選拍的是一些武打和舞蹈動作較多或富於表情的場面。
中國人較早攝制的新聞片是《武漢戰爭》(1911)和《上海戰爭》(1913)。前者記錄了辛亥革命時期武昌起義的幾次重大戰役,而且不久即再現於銀幕,深受歡迎;後者記錄了上海各界為聲討竊國大盜袁世凱而進行的「二次革命」的部分場面,於1913年9月29日在上海新新舞台與故事片《難夫難妻》(中國的第一部故事片)同時映出,被稱為「空前絕後的活動影戲」,連映數天。這兩部影片是中國人藉助外國影片公司的設備拍攝的,中國電紀錄電影的發展有還待於中國民族資本的發展。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民族資本得到一定程度的發展。作為資產階級新文化重要代表之一的商務印書館開始關注電影,於1918年設立活動影戲部,攝制的影片分為5類:風景片、時事片、教育片、古劇片、新劇片,其中前4類均可歸入新聞紀錄片的范疇。風景片如《上海龍華》、《浙江潮》、《普陀風景》、《北京名勝》介紹了祖國的風景名勝,新聞片如《歐戰祝勝遊行》、《東方六大學運動會》、《第五次遠東運動會》報道了新聞事件,教育片如《女子體育觀》、《盲童教育》具有健康而嚴肅的內容,古劇片《春香鬧學》、《天女散花》、《琵琶記》記錄了梅蘭芳和周信芳表演的京劇片段。1926年,商務印書館影戲部改組為國光影片公司,拍片活動持續到1927年。
1919年,幾位民族資本家集資興辦了專營電影的公司中國影片製造股份有限公司。除了滑稽片《飯桶》,該公司拍攝的均為紀錄片,包括戲曲片、新聞片、風景片。戲曲片《四傑村》是該公司出品的第一部影片,完成之後不僅在國內放映而且運往美國放映。此後,它還拍攝了新聞片《周扶九大出喪》、《張季直先生的風采》、《聖約翰與南洋球賽》、《南京的警政》,風景片《矮子墳》(南通古跡)、《南京風景》。這些影片均攝於1921年,總體來說沒有引起很大關注,但它拍攝於1923年的新聞片《國民外交遊行大會》受到廣泛歡迎,該公司在拍完此片後宣告停業。
電影與資本密切相關,沒有資本就沒有電影,資本的狀況決定著電影的狀況。20世紀初,中國電影的製作主體是民族資本家,由於當時的中國民族資本薄弱,攝制影片的數量有限,與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中國在1905年到1921年攝制的新聞紀錄片僅30多部。「紀錄片」這個用語是後世對故事片之外的影片的籠統稱謂,在當時的中國,無論故事片還是紀錄片都被稱為「影戲」,直到20年代中期才出現「新聞影片」的說法,「紀錄影片」的說法大約出現於30年代初期(較早見於1931年出版的梁實秋主編的《實用英漢詞典》)。電影在誕生之後的很長時間內被當作「新奇的玩意」對待,卑微的地位尚未引起正統人士和統治者的關注
*
第2章 新聞紀錄電影的發展(1921—1931)
20年代,隨著民族資本紛紛投資電影業,中國電影獲得了較大發展。盡管這種發展是混亂、艱難甚至畸形的,但對30年代民族電影的繁榮起到了奠基的作用。這個時期建立的大量影片公司促進了新聞紀錄電影的發展,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新聞紀錄片的數量比過去有所增加,甚至出現了大型文獻紀錄片,蘇聯紀錄電影工作者的來華拍片改變了西方列強統治中國新聞紀錄電影的格局,對國外新聞紀錄電影發展狀況的介紹和討論促使中國電影工作者開始關注新聞紀錄電影,人類學紀錄片初現端倪。
自1921年起,由民族資本投資的影片公司雨後春筍般地建立起來,而且這些公司往往是從拍攝新聞紀錄片開始的。20年代,約有20多家公司拍過100多部新聞紀錄片。與以前相比,不僅影片數量有所增加,而且許多影片已不只是對旅途風光或新奇景觀的掃描,還將鏡頭對准重大社會事件,使新聞紀錄電影擺脫了卑微地位,獲得了上層人士的關注。這個時期,拍攝新聞紀錄片最多的幾家影片公司分別是民新影片公司、明星影片公司、長城畫片公司,其中以民新影片公司對20年代中國新聞紀錄電影的貢獻最為突出。
民新影片公司創始人黎民偉可謂中國紀錄電影史上第一個重要人物。1913年,他在香港創建和主持人我鏡劇社期間拍攝了故事片《莊子試妻》,由於這是香港的第一部影片,他被譽為「香港電影之父」。與當時大多數把電影當作娛樂或賺錢工具的電影商人不同,黎民偉認為電影不僅能供人娛樂,而且能移風易俗,輔助教育,改良社會,明確提出了「電影救國」的口號,並在當時中國電影業遠離中國革命的情況下,拍攝了大量表現孫中山革命活動的新聞紀錄片。
1921年5月5日孫中山在廣州就任非常大總統,黎民偉拍攝了新聞片《孫中山就任大總統》。1924年1月,中國國民黨在廣州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期間,他親自擔任攝影師拍攝了有關的新聞片。此後,他又相繼拍攝了《孫中山為滇軍幹部學校舉行開幕禮》、《孫中山先生北上》、《孫大元帥檢閱廣東全省警衛軍武裝警察及商團》、《孫大元帥出巡廣東北江記》等。孫中山去世之後,他拍攝了新聞片《孫中山先生出殯及追悼之典禮》(1925)和《孫中山先生陵墓奠基記》(1926)。後來,他將以往拍攝的影片匯編成大型文獻紀錄片《國民革命軍海陸空大戰記》(1927),並於1941年重新編輯了此片的有聲版,名為《勛業千秋》。黎民偉在20年代拍攝的其他新聞紀錄片還有:《世界婦女節》(1924)、《追悼伍廷芳博士及國葬禮》(1924)、《廣東全省運動會》(1925)。
由於孫中山及其領導的北伐戰爭在當時產生的重要影響,還有一些影片公司拍攝了相關的新聞紀錄片,如長城畫片公司的《孫中山陵墓奠基記》(1926),大中華百合影片公司的《北伐完成記》(1927)、《總理奉安》(1927),民生影片公司的《北伐大戰史》(1927),新奇影片公司的《革命軍北伐記》(1927),三民影片公司的《革命軍戰史》(1927),上海影戲公司的《上海光復記》(1927)、《總理奉安紀念》(1929)。
與從前相比,20年代新聞紀錄片的內容豐富了許多。除了北伐戰爭,還有反映1925年五卅反帝愛國運動的新聞片《五卅滬潮》、《上海五卅市民大會》、《滿天紅時事展》,以及反映當時其他重大社會事件的新聞紀錄片,如復旦影片公司的《上海光復記》(1927)、《濟南慘案》(1928)、《張作霖慘案》(1928)。有些影片記錄了知名人士的活動,如《孫傳芳》、《盧香亭》、《吳佩孚》、《馮玉祥》、《張學良》。1922年,明星公司在成立的當年拍攝了多部新聞紀錄片,如《滬太長途汽車遊行大會》、《愛國東亞兩校運動會》、《徐國梁出殯》、《江蘇童子軍聯合會》、《萬國商團會操》。
早期來華拍電影的外國人幾乎全部來自資本主義國家,20年代中期兩位蘇聯電影工作者的到來改變了這種狀況,他們先後來到中國拍攝了兩部新聞紀錄片:《偉大的飛行與中國國內戰爭》(1925,B·A·史涅伊吉洛夫編導)反映了蘇聯自製飛機考察隊首次從莫斯科途經蒙古到中國的飛行,《上海紀事》(1927,雅科夫·布里奧赫編導)表現了第一次國內戰爭後期上海的生活和斗爭。
20年代,人類學紀錄片在中國初現端倪。據說,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是首次來到中國拍攝人類學紀錄片的外國人,他從1927年開始率領一個包括北大學生在內的聯合考察隊對中國西北部進行了8年的考察活動,拍攝了大量活動影像資料。瑞典考古學家J·G·安特生也在20年代來到中國,利用電影記錄了自己在中國北方和西北部的所見所聞,對塞外風土人情、文物考古、民居、服飾等都有所反映。
*
第3章 抗戰紀錄電影的繁榮(1931—1945)
經過20多年的實踐,中國新聞紀錄電影獲得了初步發展。20年代末30年代初,有聲電影的問世使新聞紀錄電影的表現手段趨於完善。國民黨政府越來越重視新聞紀錄電影的作用,不僅加強對民營影片公司的利用和控制,而且成立官營影片公司。進入30年代,中國共產黨意識到了新聞紀錄片的重大影響,在艱苦的條件下建立了自己的電影機構,開始拍攝新聞紀錄片。日本帝國主義為了配合侵略中國,由派人到中國拍攝新聞紀錄片發展到在中國建立影片公司,甚至企圖控制中國的電影業。這個時期,其他一些國家的電影機構也派人來到中國拍片,這些影片向世界報道了中國人民的抗戰活動。
1931年到1937年,拍攝抗日新聞紀錄片的主體是民營影片公司。九一八事變和一二八事變後,上海的許多影片公司都認識到了拍攝抗戰新聞紀錄片的意義,紛紛派出攝制組奔赴戰場拍片,如明星的《抗日血戰》、《十九路軍血戰抗日》、《上海之戰》,聯華的《十九路軍抗日戰史》、《暴日禍滬記》、《凇滬抗日將士追悼會》,天一的《上海浩劫記》。中小公司也拍攝了抗日新聞紀錄片,如《十九路軍光榮史》(惠民影片公司)、《上海抗敵血戰史》(亞細亞影片公司)、《淞滬血》(暨南影片公司)、《上海抗日血戰史》(慧沖影片公司)、《中國鐵血軍戰史》(錫藩影片公司)。這些影片均拍攝於1932年,其中明星的《上海之戰》和聯華的《十九路軍抗日戰史》是兩部內容豐富的影片。
1932年5月凇滬戰爭結束後,一些影片公司和個人趕赴北方戰場,繼續拍攝抗日新聞紀錄片。反映東北戰場的有九星影片公司的《東北義勇軍抗日戰史》(1932)、暨南影片公司的《東北義勇軍抗日血戰史》(1932)和遼吉黑後援會的《東北義勇軍抗日記》(1933);反映熱河戰場的有暨南影片公司的《熱河血戰史》(1934)、慧沖影片公司的《熱河血淚史》(1934)以及張漢忱的《榆關大血戰》(1934)和《長城血戰史》(1934);反映綏遠戰場的有西北影業公司的《綏蒙前線》(1937)、新華影業公司的《綏遠前線新聞》(1937)。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國民黨方面拍攝抗日新聞紀錄片的主要機構是兩個官營電影機構:中央電影攝影場(簡稱「中電」)和中國電影製片廠(簡稱「中制」),以及一家半官營性質的影片公司,即國民黨的地方行政長官閻錫山設在太原的西北影業公司(1938年拍攝了《風雪太行》和《華北是我們的》兩部抗戰紀錄片)。
「中電」從1934年成立到七七事變之前,總共出品了53期雜志片《中國新聞》和幾本軍事教育片。這些影片主要報道了國民黨政府的官方活動,其中不少是以反共為內容的宣傳片,如《「青年」與紅軍作戰經過》、《中央剿匪宣傳大隊》。抗日戰爭爆發後,由於國共兩黨合作抗戰,「中電」暫時改變拍攝反共影片的策略,在拍攝《中國新聞》的同時也開始拍攝以抗戰為內容的雜志片《抗戰實錄》,前者主要報道後方動態及國民黨政要的活動,後者主要記錄國民黨軍隊在抗戰前線作戰的情況。八一三事變後,「中電」從南京遷往蕪湖,1938年初又遷往重慶,主要拍攝新聞片,如表現我國軍隊在正面戰場抵抗日寇的《東戰場》、《克復台兒庄》、《抗戰第九月》、《活躍的西線》。1939年,「中電」拍攝了《勝利的前奏》和兩部記錄「重慶大轟炸」的影片。
「中制」於1938年在武漢成立,前身是1935年國民黨設在江西的「剿共」軍事機構「南昌行營政訓處」下轄的電影股,主要拍攝反共新聞紀錄片,編輯在《電影新聞》中,抗戰前已出品30多號。電影股移至武漢後改稱「漢口攝影場」,經過改組擴充之後改稱中國電影製片廠。武漢時期的「中制」,在中國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的影響下成了製作抗戰新聞紀錄片的重要基地,所拍影片被編輯成《抗戰特輯》。在1938年9月武漢失守之前,「中制」從武漢遷至重慶,自1939年起增設新聞影片部,由鄭君里負責。他在主持新聞影片部期間,拍攝了大型紀錄片《民族萬歲》,報道了西北和西南地區各族人民支援抗戰的事跡以及他們的風俗人情、宗教活動,其中蒙、藏、回等族同胞為前方將士捐獻糧食、苗族同胞在崇山峻嶺中開山修路的場面非常感人。1939年以後,由於蔣介石多次發動反共高潮,實行消極抗日積極反共的政策,抗戰新聞紀錄片的攝制遭到種種阻撓,「中制」和「中電」的進步力量遭到迫害。抗戰勝利前夕,羅靜予將「中制」抗戰以來拍攝的新聞紀錄片素材帶到美國,與美國導演費蘭克·卡普拉合作編輯了紀錄片《中國之戰》(卡普拉編導的七部系列紀錄片《我們為何而戰》中的一部)。
抗日戰爭爆發後,香港電影界也開始攝制抗戰新聞紀錄片。在香港拍攝的近百部抗戰電影中,新聞紀錄片有15部之多,而且5部影片的片長超過8000尺。香港拍攝的第一部大型抗戰新聞紀錄片是大觀影片公司的《廣州抗戰記》(1937),記述了廣州各階層人民動員起來共同抗戰的情形。後來,又出現了大中華影片公司的《保衛華南》,愛群影業公司的《西北江血戰》,中國新聞社的《華南烽火》,建華影業公司的《廈門血戰記》,華北新聞社的《八·一三周年抗戰史》,國際影片公司編輯上映的《抗日戰績》、《八路軍攻打平型關》,以及香港「青年攝影團」在延安拍攝的《延安內貌》(又名《西北線上》)。
從1931年至1945年,拍攝抗日新聞紀錄片是多數中國電影工作者的共識,成為新聞紀錄片的主流,許多機構或個人都拍過以此為主題的影片。另一個不容忽視的現象是,這個時期表現其他內容的新聞紀錄片也得到了長足發展,如風光片(《萬里長城》,1931;《神秘的西藏》,1935),體育片(《中外足球比賽》,1931;《第六屆全國運動大會》,1935),戲曲紀錄片(《四郎探母》,1933;《斬經堂》,1937),社會新聞片(《楊虎城閱兵》,1934;《阮玲玉逝世新聞》,1935;《魯迅先生逝世》,1936),企業紀錄片(《中華之絲綢》,1932;《粵漢鐵路株韶段工程》,1935;《膠濟路客貨運輸設備及沿線風景》,1935),家庭紀錄片(《持攝影機的人》,1934,劉吶鷗編導)。以上所列僅為30年代拍攝的部分影片,進入40年代之後這幾類影片的數量更多。
教育片曾是商務印書館影戲部的五大片種之一,在三四十年代獲得了很大的發展。30年代,中國教育電影協會、南京金陵大學、上海教育電影推廣處等機構熱心於教育電影的製作,內容多為地理風光、國防常識、自然科學、工業生產、農事活動,其中的大多數影片由南京金陵大學理學院的孫明經教授拍攝。1937年春夏,他自南京經江蘇、山東、河北到達北平,又隨西北考察團赴山西、察哈爾、綏遠,沿途拍攝了數十部影片。尤其值得提及的是他拍攝的《農人之春》,此片參加了1937年的布魯塞爾萬國博覽會,並且獲得國際農村影片競賽三等獎,這是中國紀錄片首次參加國際影賽並獲獎。
*
第4章 人民紀錄電影的興起(1938—1949)
在中國當代史上,人民這個概念在不同時期具有不同內涵。抗日戰爭時期,一切主張抗日的人都屬於人民范疇;解放戰爭時期,一切主張反對帝國主義、官僚資產階級、地主階級及其代表國民黨反動派的人都屬於人民范疇。人民電影事業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創立和成長起來的,在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密切配合了黨的中心任務。人民電影開始於新聞紀錄電影,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製作的影片絕大多數是新聞紀錄片。
人民紀錄電影誕生於抗日戰爭的烽火中。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為世人矚目之地,大批滿懷抗日救亡熱情的文藝工作者來到這里。中國共產黨向來重視電影的宣傳和教育作用,但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和紅軍長征途中,由於缺乏必要的條件而未能建立自己的電影機構,直到1938年才創辦延安電影團。起初,袁牧之主持了電影團的創作活動,他在人力不足和設備簡陋的情況下開始了大型紀錄片《延安與八路軍》的拍攝工作。雖然此片未能完成,但從當時的拍攝情況和編導的總體構思可以看出這是一部氣勢恢弘的影片。
在吳印咸主持工作期間,延安電影團拍攝了新聞素材《晉察冀軍區三分區精神總動員大會》、《聶榮臻司令員檢閱自衛隊》、《晉察冀軍區歡送參軍》、《敵後報紙〈新長城報〉》、《敵後織布廠》、《唐縣青年合作社》、《白求恩大夫》。1942年,延安電影團拍攝了另一部長紀錄片《生產與戰斗結合起來》(即《南泥灣》),反映了八路軍一二○師三五九旅在南泥灣開荒和生產的情況。此後,電影團還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拍攝了《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1942)、《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1945)等新聞素材。這些新聞片和素材雖然數量不多,但發揮了新聞片的宣傳鼓動作用。
在延安電影團進行拍攝活動的前後,多位外國記者來到陝北,拍攝了表現延安生活的新聞紀錄片和素材,如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1936年訪問延安時拍過一些新聞電影素材,美國攝影師哈利·鄧漢姆在這里拍攝了紀錄片《中國要給予還擊》(1938),蘇聯攝影師羅曼·卡爾曼的紀錄片《中國在戰斗》和《在中國》(1938)也拍攝了延安的場面。荷蘭導演尤里斯·伊文思在中國拍攝《四萬萬人民》(1938)期間,由於未能實現去延安拍攝的願望,便將一台攝影機和數千英尺膠片通過八路軍武漢辦事處贈送給延安電影團。
1945年,拍攝新聞紀錄電影的活動也在新四軍和華中抗日根據地開展起來。新四軍拍攝了新聞片《彭雪楓師長追悼會》,紀錄片《新四軍騎兵團》、《新四軍的部隊生活》。新四軍在拍片活動的同時還開展了電影放映活動,為戰士和群眾服務。新四軍的電影活動,再次表明了中國共產黨對電影工作的重視和關懷。在當時極端困難的條件下,這些活動的規模還很小,但取得的成績是極其寶貴的。
人民紀錄電影成長於解放戰爭的洗禮中。解放戰爭開始之後,人民紀錄電影事業發展到了一個新階段,標志是1946年成立的延安電影製片廠和東北電影製片廠。由於延安電影團的所有人員已前往東北接收敵偽電影機構,延安電影製片廠的全部人員是重新配備的,他們在嘗試製作故事片《邊區勞動英雄》(未完成)之後,很快轉入新聞紀錄片的製作,拍攝了新聞素材《保衛延安和保衛陝甘寧邊區》。1947年10月,延安電影製片廠結束之後成立的西北電影工學隊,繼續為人民電影事業輸送新鮮血。
東北電影製片廠成立時不足200人,到1949年5月已發展到983人。建國前後,由於全國各地陸續建立電影廠時都從東影抽調幹部,故東影有「新中國電影的搖籃」之稱。東影在成立之初確定了以生產新聞紀錄片為主的方針,從1947年初至1949年7月向東北各地派出32支攝影隊,拍攝了30多萬英尺關於東北解放戰爭的新聞紀錄電影素材,這些素材被編入17輯雜志片《民主東北》(其中的13輯全部為新聞紀錄片),第17輯《東北三年解放戰爭》全面記錄了東北解放的過程。在整個解放戰爭期間以及建國初期收復國土的戰役中,東影和北影向全國派出的攝影隊有70多個(另一說法為101個),記錄了人民解放軍解放全中國的各大戰役。有些攝影師為此獻出了年輕的生命,如在1948年9月拍攝錦州外圍的義縣戰斗和攻克錦州的巷戰中以及11月拍攝沈陽西區李普屯的戰斗中,優秀攝影師張紹柯、楊蔭萱和王靜安先後壯烈犧牲。
1949年春,錢筱璋帶領東影新聞片組的40餘人於4月初進關,參加了建立北平電影製片廠的工作。此後,東影和華北電影隊的新聞紀錄片攝制工作轉移到了北影。華北電影隊是1946年成立的晉察冀軍區政治部電影隊的簡稱,被譽為馳騁在冀中平原的「大車電影製片廠」,拍攝了《華北新聞》第1號。1947年11月石家莊解放後,華北電影隊在石家莊有了固定廠址,成立了石家莊電影製片廠,拍攝了《華北新聞》第3號。隨著北影的成立,石家莊電影製片廠完成了歷史任務,多數人員參加了北影的建設。
根據中共中央宣傳部關於「先拍新聞紀錄片,以後拍故事片」的指示,北影迅速掀起了拍攝新聞紀錄片的熱潮,從1949年4月20日到10月1日製作完成了5部短紀錄片(《毛主席朱總司令蒞平閱兵》、《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成立》、《七一在北平》、《解放大原》和《淮海戰報》),1部長紀錄片(《百萬雄師下江南》)以及《簡報》1至4號。其中,長紀錄片《百萬雄師下江南》包括渡江作戰、解放寧滬杭、國民黨海軍起義、人民解放軍繼續向南方進軍等內容,受到了觀眾的極大歡迎和輿論的高度贊揚。1949年8月,隨著「新聞電影工作總結會」召開,人民新聞紀錄電影即將進入新時代。
㈣ 叫板好萊塢,上映3天即撤檔,中國動畫怎麼了
實在是太快了。
好好的「橫空出世」,轉眼變成「橫空出事」。
上映 3天 即撤檔,票房收入 787萬 ,豆瓣上超過60%的人,都給它打了一星。
再看一眼評論區——
建模隨意、台詞尷尬、山寨、廉價、奇葩、無腦、幼稚......
如果說《上海堡壘》關上了國產科幻的大門,那《木蘭:橫空出世》估計就把國產動畫的大門鎖死了。
《木蘭:橫空出世》就連製作都一無是處:
你看這草率的建模:
頁游般的戰場:
木蘭反派附體式的微笑:
也難怪編劇能開出, 木蘭與敵國王子談戀愛 這樣的神奇腦洞。
《木蘭辭》中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果敢和英武,到這兒也只剩網路爽文式的功利。
「我在軍中只有一個目標,立下戰功,封個大官回去。」
哎
就這改編,上映前導演還發博踩迪士尼的《花木蘭》呢。
所幸《木蘭:橫空出世》出事的快。
要是讓迪士尼看到國人拍的這版花木蘭,那可真就被笑掉大牙了。
多少還是利用了,大家對國漫的特殊 情感 。
畢竟,面對劇本和人物塑造上有明顯瑕疵的《姜子牙》。
不喜歡的人,也常常就是一句:
「吹不出口,罵不出聲。」
你有點懷疑,這種 「特殊 情感 」 到底從何而來?
我隨便聊幾部,自己比較熟悉的動畫電影,大家就能看明白。
>>>>做動畫電影有多難?
2002年接拍 《風雲決》 時,林超賢 (近期作品《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 在內地的名氣,還不像現在這么大。
作為一個拍了10多年真人電影的導演,林超賢能有這份自信。
全憑他是個20年的「風雲迷」。
然而,在正式開拍後,摧毀信心的事,卻接踵而來。
先是 動作場面。
做動畫不比拍真人。
《風雲決》是武俠風,想要做好打戲,每個人物的一招一式,慢鏡頭的演示,每場戲的資金如何分配,都要導演親自拿捏。
林超賢似乎一夜間變成了新人。
但他也犟。
一場2分鍾的打戲,硬生生磨了9個月。
然後是 人物設計。
最開始,每個角色的服裝都做得很有質感,表面有很多圖案。
這放在真人電影里,很容易做到。
可2d動畫,牽一發而動全身。
衣著太華麗只要動起來,工作量就會呈幾何倍數的增長。
最終,林超賢放棄了好看的服裝,毀容的第二夢也在《風雲決》里改成臉上有胎記。
最後是 細節表現。
當被問到拍動畫電影,最難的地方。
拍過10多部真人電影的林超賢,只用了6個字:
「想像不出的難。」
打個比方:
同樣拍著火,真人電影只要把火點著,然後控制一下火勢就好了。
而動畫需要用畫面呈現火怎麼燒,火苗往哪飄,怎麼製作才能得到想要的效果。
更要命的是,很多時間都要消耗在,與各個分工部門的溝通上。
《風雲決》從開拍到完成,前後耗時5年,最終豆瓣評分6.6。
當時的中國動畫電影,想要擺脫低幼的標簽。
沒有成熟的團隊,沒有規范的流程,甚至連導演都要從真人電影領域找。
《風雲決》之後林超賢再沒碰過動畫,但他還不知道中國動畫電影即將 「變天」。
>>>>艱難中崛起
2011年暑期檔, 《魁拔之十萬火急》 問世。
它憑借宏大的世界觀,豐滿的人物,以及優秀的製作,很快就俘獲了無數青少年。
當日本三大民工漫在國內攻城略地時,《魁拔》的出現彷彿在向觀眾高呼:
中國動畫不再只有喜洋洋和熊大、熊二。
慶幸之餘,大家應該還不知道,《魁拔》的誕生經歷過什麼。
7年之前,有一個叫青青樹動漫的公司剛在北京成立。
當時在動畫行業里,流傳著這樣一個段子——
應聘時,動畫師向面試官表態:「為了中國動漫事業我可以去死!」
面試官趕忙勸慰:「這可犯不上,你只要能把結構畫准就行。」
動畫師脫口而出:「那可畫不準。」
也正因此,在青青樹動漫決定打造工業體系後。
最初200人的團隊,很快就銳減到7人。
可青青樹動漫並未因此,停下腳步。
從2011到2014年,《魁拔》大電影接連出了3部,評分部部8分+。
《魁拔》當年的野心很大,大電影一下就制定了5部計劃。 (第四部原名《魁拔之梅零落》,第五部原名《魁拔之沖天 槊 》)
可惜,影片的受眾是青少年群體,這些初高中生根本無法撐起票房。
再加上三部《魁拔》少有宣發投入,又沒有周邊回血。
前三部的嚴重虧損,直接讓兩部續集被無限期擱置。
17年8月,青青樹做了個眾籌。
4天之間100萬的眾籌目標,以370多萬收入告捷。
隨後,第4部正式更名《最後的魁拔》。
這家幾乎最早打造工業流程的動畫公司,如今終於有了一線生機。
時間到了2015年。
《西遊記之大聖歸來》 (以下簡稱《大聖》) 經歷4年籌備,4年製作,艱難問世。
導演田曉鵬花光投資,用掉積蓄,向父母、岳父岳母全借了個遍。
直到影片上映的前一年多,資金匱乏的《大聖》才只做了10分鍾。
此時出品人路偉的加入,幫《大聖》成功完成眾籌。
江流兒被山妖追的段落,磨走了N個動畫師;
影片超過80%的段落,經過反復潤色。
《大聖》中的山妖
在《大聖》上映後,中國動畫崛起的呼聲達到頂峰。
為了給優質的國產動畫撐腰,無數觀眾報復性的2刷、3刷、4刷......
最終累計票房9.56億,是這部片給中國動畫電影,找到了新出路。
分析起《大聖》的成功,拋開常提到的精心製作和走心劇情。
我認為是它在用熱血主題抓住青年觀眾的同時,並沒有放棄低齡觀眾。
影片的故事簡單,劇情通俗易懂,時長也被控制在90分鍾以內。
這其實就是為了照顧,兒童觀眾群體。
另外,三維動畫對盜版資源的抗壓力更強,這一點也很重要。
然而,後來談起《大聖》,田曉鵬說過最多的,還是 遺憾。
部分情節太跳躍,許多想法實現不了,插曲混音太突兀......
可也是這部充滿遺憾的電影,徹底扭轉了中國動畫少人問津的僵局。
因為《大聖》的出現,彩條屋與田曉鵬的十月動畫達成深度合作。
另一方面,彩條屋也結識了一位鬼才導演——
不思凡。
2017年的 《大護法》 ,憑借暴力的畫風,隱晦的內核,直接把動畫電影的觀眾年齡,往上拉了10多歲。
如果說《大聖》是為中國動畫,求得了生路;
那《大護法》就為這條路,開辟了分支。
導演不思凡,在開拍前因為動畫上的失利,正准備轉投漫畫。
這部電影,其實是他破釜沉舟的一次嘗試。
說起來,意外獲得8000多萬票房的《大護法》,還真有點野蠻生長的感覺。
不過,它也沒那麼任性。
比如,片中酷似徐錦江的太子角色,就是為了增加成片趣味性,而後設計的角色。
你可以認為,糙漢外形王子的設計,存在不思凡反類型的惡趣味。
但這個人物,的確為《大護法》的破圈,起到了不小的推動。
一年後的 《女他》 ,觸及了國內更小眾的定格動畫。
從籌備到拍攝,導演周聖崴足足准備了6年。
要問成本?
相機是媽媽送的,場地是家裡的小房間,道具基本上都是從同學那搜集來的生活垃圾。
有何付出?
6年間周聖崴累計製作模型268個,拍攝照片58000餘張。
這部電影辯證的討論了男權壓制和極端女權,兩種均不正常的 社會 形態。
風格上很靠近歐洲超現實藝術家楊·史雲梅耶。
思考深度和藝術造詣都挺高,並且還在當年的上影節上拿了獎。
然而過於深刻的議題,以及比較抽象的表達,也讓發行公司將《女他》拒之門外。
最後,這部電影只好在愛奇藝低調上線。
我想,它的影響,更多還是在行業內。
《女他》復雜的設計手稿
同時段內,還有黑色風格的 《大世界》。
導演劉健的處女作《刺痛我》就別具一格,被譽為 「中國第一部黑色動畫長片」 。
因為風格太獨特,一開始根本沒人願意與劉健合作。
而出名後,與他共事過的人,無不訝異於——
這位大佬僅靠一台電腦,一部手寫板,就能完成配音前的全部工作。
《大世界》雖然是動畫,但它已經徹底改成了寫實風格。
別人做動畫,都是害怕掉幀,逐幀潤色,保證畫面的精美。
到劉健這,卻常常都是低幀數,有時甚至故意抽幀。
劉健對此,這樣解釋:
「《大世界》是現實題材,我希望它是有質感、有力量的。」
也正因為這份獨特,《大世界》前後拿到柏林、金馬、平遙等多個電影節的多項提名。
中國動畫電影的這些年——
克服了工業化困難,找到了商業化的出路,開發了不同年齡層的觀眾,還在藝術 探索 上頗有造詣。
於是,2019年年初,綜合實力更強的 《白蛇:緣起》 出現了。
這部動畫電影,無論是藝術審美,還是文學改編,不管談水墨風格,還是畫面構圖。
與此前的國產動畫相比,《白蛇:緣起》都是絕對領先的。
這不僅因為出品公司追光動畫,是製作過《小門神》、《阿唐奇遇》和《貓與桃花源》的業內老油條。
也因為,影片大膽啟用了趙霽和黃家康兩位年輕導演。
畢竟動畫電影最主要的觀眾群體,還是在青年。
更年輕化的審美和內容,會更容易被主流觀眾接受。
《白蛇》導演:趙霽(左)黃家康(右)
因此,《白蛇:緣起》在檔期內,遭遇《大黃蜂》和《死侍2》的前後夾擊,卻依然砍下4.68億票房。
年輕化的創作者,更容易接受新理念和新事物,他們也更清楚——
現在的觀眾,更喜歡看什麼。
不過,要論誰更懂觀眾,趙霽和黃家康肯定還是比不過《哪吒之魔童降世》 (以下簡稱《哪吒》) 的導演餃子。
稱霸2019年暑期檔的《哪吒》,豆瓣評分8.4,狂收票房50億,比《瘋狂動物城》票房的3倍還多。
人們總喜歡聊「逆天改命」的熱血,談影片對於《封神演義》的優秀改編。
其實不少人都忽略了,《哪吒》在很多地方,借鑒了 老港片 的風格。
因為請不起動作指導,餃子和團隊里的動畫師蘇葉,幾乎看遍了成龍和李連傑,包括洪金寶、徐克以前的武俠片也在參考。
前半段的笑料,本身也有不少港式喜劇的影子。
用餃子的話來說:
「老港片的味道,其實很有中國特色。」
然而在《哪吒》驚人的數據背後,你可能不知道——
餃子也有遺憾,因為結尾混元珠合體部分的特效,曾因為拮據的預算被砍了;
與《姜子牙》幾乎同時立項,《哪吒》之所以先完成,其實是因為動畫公司就要撐不下去了。
而剛剛提到的《白蛇:緣起》,看起來順風順水。
作為一部三維動畫,它的成本僅有8000萬,是迪士尼項目預算的1/20。
即使已經做出了成績,中國動畫電影與迪士尼、夢工廠的差距依然真實存在。
我們年年都能聽到,有人喊「國漫崛起」。
但即使像《哪吒》這樣價值觀普世、 娛樂 性兼備的作品,在北美也僅拿到369.55萬美元票房。
換句話說, 中國動畫電影依舊沒能成功走出國門。
當然,這篇文章還有很多優秀的動畫電影沒有提到。
比如玄機 科技 的 《秦時明月》 ,有妖氣的 《十萬個冷笑話》 ,木頭導演的 《羅小黑戰記》 ......
其實大家做動畫的過程,都是摸著石頭過河,既要面對捉襟見肘的製作費用,還要做出自己的特色來。
對於許多動畫人來說, 游戲 行業的收入往往更高,能留下的基本全憑熱愛。
>>>>中國動畫人的苦旅
1921年,美術出身的萬籟鳴看到美國的動畫短片 《跳出墨水瓶》。
這讓他一直以來「讓畫面動起來」的想法,變成現實。
萬籟鳴喜出望外,他想做出中國第一部動畫片,並立即向創作者詢問技術。
然而美方全面封鎖動畫技術,始終沒給他做答復。
回到家,萬籟鳴拉來三個弟弟,決定自己研究方法。
萬超塵(左)、萬籟鳴(中)、萬古蟾(右)
7平方米的住所,被他們改成工作室。
省吃儉用湊錢買的舊照相機,被他們改成攝影機。
幾兄弟參考了走馬燈、皮影戲,沒事就窩在家裡,整整研究了5年。
終於在1926年,完成了一部短片 《大鬧畫室》 。
不久後,迪士尼做出了《白雪公主》,在上海掀起觀影狂潮。
萬氏兄弟暗中較勁,又在1941年推出了動畫長片 《鐵扇公主》 。
這部長片動畫的票房,超過當時所有故事片的票房之和。
當年的中國動畫電影,也是在追趕西方的腳步中艱難成長。
如果沒有萬氏兄弟的堅持和付出,整個中國動畫,都不知道要晚起步多少年。
我們對中國動畫電影抱有「特殊 情感 」,喜歡聽到有人說「國漫崛起」。
必須承認,這里的確有中國動畫電影,近幾年進步迅猛的原因。
但我想更多的,還是大家對中國動畫人們的敬佩和喜愛。
他們清楚內地與國際水平上的差距,自己打造工業體系:
他們甘願面對國產動畫的窘境,在開放的市場環境下,為中國動畫電影尋求生路;
他們不怕資金短缺,不怕費時費力,只怕 「中國動畫」 這四個字,會跟不上時代。
雖然有時候他們的嘗試,並不能被大部分觀眾接受;
偶爾也會出現《木蘭:橫空出世》,這樣跟風蹭熱度的爛片。
但我想,大家最期望的,並不是出一部動畫電影,就聽到那句讓人耳朵起繭的「國漫崛起」。
而是有一天,我們能向來自不同地方,擁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信心十足的說:
「看,這就是中國動畫!」
㈤ 中國動漫新的高度《哪吒》破紀錄,但為什麼多數動畫電影人還在為錢發愁
就在這個八月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可謂是破了中國電影界的許多記錄,不知道大家對於我國動畫行業的印象是什麼呢?其實在很多人的心裡,我們國家的動畫水平是比不上其他國家的,當然也不是說這個印象是錯誤的,我們國家的動畫行業的確是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但是我們也應該要知道,這是由於我國動畫人的持續不斷的努力,所以造就了我國動畫行業正在逐漸追上外國的先進水平,同時我們也知道這一部《哪吒之魔童降世》可謂是收獲了巨量的票房,但是我們也要知道還是有很多動畫電影人還在為錢發愁,那麼這是為什麼呢?
最後一個的話,就是資金渠道了,我們了解過這部電影就應該知道這一部《哪吒之魔童降世》是由光線影業贊助支持,所以能獲得的資金是比較好的,而其他動畫電影肯定是沒有這么好的機遇,也就造成了他們始終都在為錢發愁。
以上就是對於這個問題的解釋了,很多時候我們都需要有一個機遇,來讓自己變得更好,對於我國的動畫電影人來說,他們缺少的也是這個機遇,也希望,我國之後的動畫電影行業能夠因為這一部《哪吒之魔童降世》得到更多人的重視,也能夠讓我們看到更多優秀的動畫電影 。
㈥ 一群狼可以變換各種形態 飛機潛水艇這些 那部動漫電影叫什麼
這部電影叫:逗鳥外傳:萌寶滿天飛
這部電影充滿了愛,內容很陽光。鸛鳥和麻煩的女孩於雨在生孩子的過程中生下了友誼。他們因為新生活而認識。特別是,他們倆都在今生投入了極高的愛情。他們都覺得有責任保護孩子的安全。這種承諾尤其令人感動。
回到人類。一個普通的三口之家揭示了許多美國家庭的真正問題。忙碌的父母沒有時間照顧他們的孩子。但這部電影很快就成為父母和孩子之間的精神紐帶。他們開始陪伴他們的孩子,生活從無聊到有趣,從例行公事到有趣。
事實上,與孩子交流不是他們生活中的一項工作,而是生活本身最重要的一項工作。在享受與孩子們在一起的每一刻的同時,他們也享受著生活所能給他們帶來的最大的幸福。
(6)中國電影工廠動畫片全集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孤獨的人類小男孩想要一個弟弟,一次機緣巧合,小男孩讀到了鸛鳥送子的故事,於是他給鸛鳥公司寫了一封許願信。但是這時的鸛鳥公司已經順應時代潮流改革成了快遞公司,不再運送嬰兒。
鸛鳥山上唯一的人類女孩小郁無意中開啟了嬰兒製造機製造出了萌娃,最優秀的鸛鳥快遞員朱尼爾正處於升職加薪的關鍵時期,被意外製造出的萌寶就像一個難題懸在他的頭頂,於是他和小郁組成了「送寶特工隊」,想要在老闆發現之前送走這個小麻煩。
不管怎樣,當朋友間有了愛意,之間的隔閡就會消失,當夫妻間具有愛意,一個孩子就會誕生。無論是他們親生的,還是由送子鸛送來的。工廠孕育新生命的機器被解封,這是必然的,因為世間充滿愛啊。產生愛的結晶,這是不需要被授權的。
參考資料
網路-逗鳥外傳:萌寶滿天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