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解析《活著》電影
(一)《活著》電影
生活在這個大數據時代,不知道是我們的幸運還是不幸?幾乎每個普通人都沒有任何秘密可言。就因為我看了張藝謀的片子,愛奇藝便自動推給我他導的很多片子。所以,我看了《活著》,張導那麼多片,我選了《活著》,是因為葛優。男演員中,我是很喜歡他的,也認為他的參演是票房的保證。這片子拍得太早了,1994年,那時他應該很年青吧,演技還稍顯稚嫩,沒有鞏俐那麼游刃有餘。不過我還是很喜歡,看了好幾遍。說一下,這片子幾乎都是當今影視界的大腕,我們不得不佩服張導當時的眼光。張導一直如此,氛圍總是輕輕勾勒,感覺總是差點什麼,不過在當時拍這么敏感的片子,張導也算是比較大膽的了。這片中有幾處改編,我覺得很不錯,尤其是結尾,讓我們的心不那麼絕望。
B. 如何評價張藝謀導演的《活著》
書與電影的結局都各有各的立場,各有各的出發點,但我更喜歡張藝謀導演電影中的結局。
書中的結局太過於悲慘,用過多的悲慘展示生活的不易,展示活著的艱難,從而展現出活著的珍貴。書中的整體基調都很悲,在結尾更是,福貴孤獨一人的活著,那種壓抑的悲痛久久令我難以忘懷。但是電影的結局卻與之大不相同。
所以我更喜歡電影的結局,我知道生活是苦的,可生活中也有甜,為了生活中些許的甜,即便生活再苦,我依然願意存在,願意努力的活著,去創造這生活的甜。這才是生活的意義。
C. 超級虐心的5部電視劇,一部比一部催淚。你看過幾部
我覺得一個人看一部電視劇感覺它比較虐心的原因是因為它裡面的某一個劇情或者某一句話你有同樣的經歷和故事,引起了你的共鳴。每一個人的感受不同,認知也不同。所以接下來我說一下我認為比較虐心的電視劇。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你有沒有愛過一個人,有沒有恨過一個人。許多人知道張藝謀的《活著》,卻很少有人知道這部電視劇《福貴》,這是一部被嚴重低估的良心劇集,豆瓣高達9.4分,比《琅琊榜》高0.2分,比《活著》高0.3分。
相比較張藝謀的電影版《活著》,個人更喜歡《福貴》,在細節上更加完善,用花鼓燈取代了電影中的皮影,大篇幅的詮釋了福貴和家珍的愛情,那句你就是我的福,你就是我的貴更是打動了許多人。
D. 張藝謀導演的《活著》,為何豆瓣評分一直居高不下
很多人都說張藝謀拍的最好的一部電影就是這部至今還在被禁播的《活著》,甚至連張藝謀本人在接受一個訪談時,被問到自認為拍得很不錯的一部電影但是外界評價不是很高的一部時,他的回答也是《活著》。
這種拍攝手法正是典型的黑色幽默,悲劇而變態,在苦難深處,反而不知為苦。只有沉醉於苦痛,所有的傷口才會不葯而愈。
不得不說,當時的張藝謀實在是高啊!
E. 余華《活著》:人生不易,唯獨哄著自己,才能慢慢前進
「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呢?」
這個問題,高曉松曾經問過哲學家周國平,周國平回答,並沒有什麼意義。
但他又說,人與動物最大的區別,是人會考慮這個問題,而動物不會。動物只是本能的繁衍,而不會停下來思考為什麼要活下來。
但人就不同了,人總會在落寞或者身陷低谷的時候,問自己一句為什麼要活著。其實,你若真的較真起來會發現,根本沒有任何意義。但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人生,卻不妨礙我們去尋找屬於自己的意義。
人與人的悲歡憂喜各不相同,不能理解別人的生活是正常的, 自然,別人不理解我們的人生,也再正常不過了。
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電影版的《活著》,當時,只記得裡面是一場又一場的悲劇,讓人悲哀與壓抑。但直到讀了余華的小說《活著》後,才明白,原來電影已經可以算個「大團圓」的結局了。
曾經的紈絝子弟福貴出場的時候,已經是一個年老體衰的老年人,他就守著一頭老牛過日子。但是,他與老牛的生活卻別有一番熱鬧的味道。
福貴給老牛也起了「福貴」這個名字,老牛與老漢一樣,他們都在度過自己生命中最後的階段。但是,這個階段想要體面地度過去,他們還是要種田,還是要吃飯。
老牛年紀也大了,總是想偷懶。福貴為了激勵它,便湊在它的耳朵邊說,人家二喜、有慶可都幹活呢,家珍、鳳霞也賣著力呢,就連苦根也忙活著呢, 這么多牛都這么努力,你怎麼好意思偷懶呢?
福貴在老牛耳朵邊念叨著這些名字,這些他已經死去的家人的名字,就好像他們真的就在遠處,又好像真的有幾頭叫這些名字的老牛,在賣力地耕作著。
福貴最後一個家人,他的外孫苦根死去後,本來再沒有任何活下去的念想時,經過殺牛場時,用「巨款」買下了這頭與他一樣時日無多的老牛,一起搭伴過日子。
這個時候的活著,對他來說有什麼意義呢?
不過是一場幻想,幻想出活著的滋味,而後, 面朝黃土背朝天地腳踏實地的,用力生活罷了。
活著,是自己為自己找尋意義。 這一點,福貴在人生破產的那一刻,也許就領悟到了。
年輕的時候,福貴是真的有「福」有「貴」,大畝的田產是他們家的,大片的工廠也是他們家的。但是,他們家的男人似乎都有點不爭氣,從他父親那開始,就只有在敗光家產了。
敗到福貴這里後,他又以「賭」的方式,讓家產像浪潮退去一般,一去不返。他的家成了別人的家,他家的產業還是無比興隆,站在旁邊的老爺卻換了人。
福貴的父親無法忍受這一人生巨變,急急地離世了。
那個時候,福貴的女人家珍與他的娘最害怕的,是福貴會想不開,她們四隻眼睛牢牢地盯著家裡唯一的男人,害怕他會以任何一種方式結束性命。
但福貴並沒有,他倒也沒有就此雄起了信心,要發奮努力之類的, 而是突然安於貧苦的日子。
綾羅綢緞換成布衣服後,他反而感覺更踏實,而且, 窮了後才發現自己竟然有一個那麼好的老婆。
特別是到了後來,開始斗那些富紳的時候,轉接了福貴家財產的男人被拉去送了死,福貴更是感覺,自己換來了一條實實在在的命。
然而,貧苦的歲月里,如何活下去成了每天都要考慮的事情。
後來,福貴的娘也病逝了。福貴夫婦拖著一兒一女,艱難萬分地一步一步向前走著。雖然他們也不知道前面有什麼,但至少,兒女們是一天又一天長大的,這樣看來,生活似乎是有著美好的期待的。
孩子們是長大了,兒子有慶也上了學, 體育 非常好,老師甚至還希望他去參加比賽。但是,一場突如其來的意外,卻讓這個孩子的生命戛然而止。
縣長夫人生產的時候大出血,為了救她,有慶被活活抽幹了血。當醫生問福貴有幾個兒子時,福貴知道,他已經失去了唯一的兒子了。
如果從那個時候開始,把福貴人生中的所有親人早亡的結局都一一列舉出來,你會不由地感嘆,為什麼還要活著?
然而,人生並不是回望,更不是羅列重大事件的組合。只是, 我們一直心存著希望,後來,卻需要不斷地變換著希望。
福貴女人家珍的身體一直不好,瘦成了一把骨頭,醫生說是得了軟骨病。但是,她卻還要經歷一兒一女都走在她前頭的悲劇。
兒子死於意外,女兒死於產後大出血,這次如此致命的心理打擊,已經讓這個家纏滿了悲苦的滋味。
當年,張藝謀拍《活著》的時候,他問余華,這樣的小說太悲劇了,從頭到尾都是這樣的調子,會有人看嗎?
後來,孟京輝准備改編話劇的時候,他也問了余華同樣的問題,會有人看這種悲劇嗎?
其實,如果細細想來,誰的人生如果只抽離出生與死的話,不是一場悲劇呢?唯一不同的是,每個人可以擁有的時間長短不同,最後卻都要交還給天地。
如果把《活著》里的重大節點一一列舉出來,如果把一個人所有要經歷的苦一下子全部排列在他的面前。 相信,沒有人會有勇氣過這樣的一生。
然而,真實的生活卻並不是這個樣子。
除去這些重大事件之外,我們仍然有太多可以歡笑的事情,可以期待的「夢幻」,正是這些或真或假的夢,讓我們能明天仍然有期待。
有慶喜歡小羊,曾經,他也像一隻小羊一樣歡快地跑在草地上,感受生活的無限廣闊,雖然,也許那隻是一片很小的草地;
鳳霞是個可憐的姑娘,因病致啞,卻遇見了人生中最妥帖,最愛護她的男人。她品過愛情的滋味,雖然並不長久;
家珍本是城裡老闆的女兒,但她偏偏執著於最初傷自己最深的丈夫福貴,她也是得到過愛與呵護的女人,得到過兒女孝順的母親,所以她在臨終前才說,自己這一生算是幸福的。
人生,究竟要如何看待呢? 如果按生命的長度來算,只有福貴得到了,但若按兒女雙全,家庭幸福來算,福貴又是最悲哀的。
但他的一生,經歷過最荒唐的青春年少,得到了最愛自己的女人,有一雙懂事的兒女,還與外孫生活過一段日子,就連女婿都那麼孝順。
如果單單把值得人喜樂的部分拎出來,福貴算不算沒有白活一場呢?
生命的最終,也許就是苦澀的,但換一個角度來看,正因為人生太苦,所以現在的一點點甜,或者幻想中未來的一點點甜,才那麼難能可貴。
據統計,到現在為止《活著》的總銷量已高達2000多萬冊,余華的這部作品不但讓他得了很多獎項,更讓他能影響很多的人。
在這個已經沒有多少人願意靜靜讀一本書的年月里,床頭的那本書才格外珍貴。
每當你認為日子已經過不下去時,《活著》都可以靜靜地告訴你,這只是人生小小的一個漩渦而已。腳踏實地之時,才能感受到生命中的每份甜。
沒有好的人生,唯有不斷向前的 探索 ,一邊走,一邊尋著生命中的糖。
F. 電影《活著》,看了福貴的一生,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得活著
文|婉君
那是1993年,43歲的張藝謀看到了一篇叫《在細雨中呼喊》的長篇小說,他想把小說里對命運的深刻解讀和對人性深刻的剖析拍成電影,於是他找到了叫余華的年輕作家。余華把《活著》的手稿拿給他看,看後張藝謀改變了主意。
一年多以後,這個世界上就多了一部叫 《活著》 的電影。
影片始於四十年代的賭場,第一個鏡頭就是福貴在賭場里賭錢,影片第一句台詞就是 :「福貴少爺,您又輸了。」
那時的福貴是地主家的膏梁紈袴,他不顧妻子家珍和父母的反對,整日混跡賭場和皮影班班主龍二豪賭。當有人告訴他「又」輸了的時候,他不僅絲毫沒有對家人的愧疚和乎氏對家庭的擔當,而是笑著說: 「最近錢輸的不少,我的簽字都練的好看了。 」
影片通過這樣一個在賭場里的鏡頭,為我們描畫了一個生動的「敗家子」的形象。福貴將徐家宅院輸給了龍二,徐老爺子在簽字畫押之後氣急身亡,福貴一家搬出徐家大宅,悲劇由此拉開序幕。
福貴一家搬出徐家大宅,家珍帶著兒子有慶回來了,福貴從龍二那裡借來了皮影搭起了皮影班子,眼看著一家人就要過上平靜的生活。
可這時福貴被抓去做了壯丁,從皮影戲場抓走,那把刺進皮影幕布的尖刀也是刺向福貴生活的尖刀,原本要歸於平靜的生活就像是一個風停之後即將歸於平靜的湖,尖刀又將它攪得天翻地覆。
那個年代平靜的生活是最大的奢侈,福貴在隨軍生涯中聽到過徹夜傷兵的哀嚎,看見過在自己身邊倒下的戰友老全,經歷過爬出死人堆的重生,他那時候說 「要好好活著」。
「活著」 看起來是很件很讓人慶幸的事情,可是在那個年代,也是另一種不幸,「活著」就意味著要經歷更多不幸。
五十年代,鏡頭又回到了那個熟悉的村中牌坊,福貴當兵回來了。母親的死訊,女兒的變啞,福貴都一一經受,但是他還是說: 「看見過那麼多死人,我能歲返散活著回來很滿足」。
生活的不幸讓他 措手不及 ,但他還不曾失去希望。在圍觀了龍二的死刑之後,福貴他後怕不已,回家之後就立馬翻出「證據」,裱進鏡框,生怕有一天也會落得龍二的下場。
這里,替福貴感到慶幸,如果他沒有輸掉徐家大宅,他就會成為那個被槍決的龍二。
六十年代,鏡頭又開始於那個村中的牌坊。時間一點點的向前挪著,故事的地點還是這個村子。
這時,家家戶戶響應國家的號召大煉鋼鐵,將自己家裡的所有鐵製品都拿去「煉鋼」,目的是趕超英法,連福貴家裡皮影箱子上的鐵釘和固定皮影的鐵絲都差點沒能倖免。
「用饅頭去做麵粉」 ,這是後來經歷過那個年代的老人對那個時代最真實的刻畫。
魯迅曾經說過: 「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
福貴一家靠著送水的工作,生活漸漸有了起色,鳳霞和有慶一天天長大,也能幫著幹活,家裡的生活看起來終於要變成了家珍所一直嚮往的「安生日子」。
這時,當了區長的春生來檢查大煉鋼鐵,撞倒了牆壁,砸死了在牆下休息的有慶,福貴唯一的兒子。他是福貴的希望,卻也不幸成為了這場悲劇的犧牲者。
安生日子被撕個粉碎,福貴又一次墜入深淵,但是他別無選擇。
當有慶死去的陰霾漸漸散去,福貴和家珍開始給鳳霞尋求一個好的歸宿。鎮長做媒,一個叫萬二喜的青年走進了這個家庭,用鎮長的話說: 「二喜,是個響當當的工人階級,服從安排,積極,能幹。」
二喜的出現,讓這個家從影片開始都沒有過的幸福,一家人以為從此就可以一輩子幸福下去。可厄運又一次來臨。
二喜和鳳霞的孩子饅頭出生,一家人還沒來得及從添丁的喜悅中回過神來,產後大出血卻奪走了鳳霞的生命。
原本能夠救鳳霞的醫生,因為站錯了隊伍被關進了牛棚。幾天沒有吃飯的他,一下子吃了福貴買來的七個饅頭,撐的實在沒有辦法醫治鳳霞。眼看著鳳霞臉色隨著血液的流失變得慘白,眼看著她痛苦掙扎地求生,一家人卻無能為力,只能在無盡的慌亂中默默承受著命運給他們帶來的不幸。
在鳳霞和有慶的墳前,福貴、家珍、二世鋒喜帶著笑容看似輕松地對話, 「如果當年我沒給那個醫生買七個饅頭,他就能救鳳霞。」「那個醫生,現在還是只吃米不吃饅頭?」 這段對話充滿了黑色幽默,卻讓人心酸。
或許經歷過這么多悲劇的福貴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生活,他別無選擇,只能堅強地活著,當他經歷的苦難深入骨髓的時候,他比任何人都理解活著的意義。
承受了諸多不幸之後,包圍他的不再是痛苦的掙扎,而是平靜的心態和骨子裡的堅強。
被打成反革命的春生遭受了妻子自殺的打擊後,產生了輕生的念頭,福貴和家珍也在這個時候用那句 「你還欠我家一條人命,你得好好活著」 來給予他最大的寬恕。
當一切歸於平靜,外孫問起福貴小雞長大了會變成什麼樣子,福貴還是像當初對有慶說的那樣:「小雞長大了就變成鵝,鵝長大了就變成羊,羊長大了就變成牛......」只不過福貴這次沒有說牛長大了我們就過上好日子了,而是說, 牛長大了,饅頭就長大了。
電影的結尾,殘存下來的空皮影箱被福貴用來給小雞們做窩。此時,皮影作為 福貴顛沛命運的見證 ,又以另一種方式在福貴一家的生活中延續著活下去的希望。
影片從頭到尾被陰影籠罩著卻叫《活著》,一個承受了坎坷命運的人卻叫 「福貴」 ,這是獨特的黑色幽默。
《活著》最殘忍的是,每當就要失去希望的時候,就給你點上一盞或明或暗的蠟燭,卻又在你剛要燃起希望的時候,又將你推入新的深淵,然後又燃起新的希望。這就是那個年代千百個「福貴」的人生。
四十年,彈指一揮或是滄海桑田,無數個消瘦的面孔,就這樣堅韌、無聲無息地堅強的活著。一個小人物在巨變的 歷史 中浮沉,不幸和坎坷總是纏繞著他。然而他從沒有放棄活下去的信念,從不怨天尤人,並且對生活和未來報著無限美好的希望。
就像余華寫《活著》的初衷:
富貴也真正詮釋了《活著》的主題, 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報之以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