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電影 » 天使與魔鬼電影劇情
擴展閱讀
新上映的電影2020年1月 2025-04-24 16:56:51
牆間電影神馬電影 2025-04-24 16:56:35
美團電影票怎樣買學生票 2025-04-24 16:53:33

天使與魔鬼電影劇情

發布時間: 2022-04-02 18:14:19

『壹』 電影天使與魔鬼講的什麼內容

根據美國暢銷作家丹?布朗的同名小說改編。歐洲核子中心的科學家維多利亞?維特勒(阿耶萊特?祖瑞爾AyeletZurer飾)與父親在高速粒子對撞機實驗中收集到了反物質,卻發現父親遇害,屍體胸口被烙「光照派」符號,高爆炸性的反物質被偷走,出現在正待選新教皇的羅馬梵蒂岡,威脅天主教廷及整個羅馬的安危。於此同時,四位主要教皇候選人的紅衣主教神秘失蹤。在教皇內侍(伊萬?麥克格雷格EwanMcGregor飾)的授意下,哈佛大學的符號學專家羅伯特?蘭登教授和維多利亞都被請到梵蒂岡協助羅馬警察開展搜尋行動。蘭登說服羅馬總探員奧利維迪(皮耶法蘭西斯柯?法維諾PierfrancescoFavino飾)依照「土、氣、火、水」的提示在羅馬的名勝教堂間與「光照派」展開了時間戰……

『貳』 <天使與魔鬼>電影的完整劇情介紹

基本信息
電影名稱: 天使與魔鬼 ( Angels & Demons)
所屬分類:劇情
播出時間:2009年5月15日
上映時間:
中國 China 2009年5月15日 日本 Japan 2009年5月7日......(Tokyo) (premiere) 芬蘭 Finland 2009年5月13日 德國 Germany 2009年5月13日 阿根廷 Argentina 2009年5月13日 愛沙尼亞 Estonia 2009年5月13日 義大利 Italy 2009年5月13日 南非 South Africa 2009年5月13日 瑞典 Sweden 2009年5月13日 匈牙利 Hungary 2009年5月13日 希臘 Greece 2009年5月13日 比利時 Belgium 2009年5月13日 丹麥 Denmark 2009年5月13日 荷蘭 Netherlands 2009年5月13日 冰島 Iceland 2009年5月13日 烏克蘭 Ukraine 2009年5月13日 法國 France 2009年5月13日 哈薩克 Kazakhstan 2009年5月14日
主要演員:
湯姆·漢克斯 (Tom Hanks)
阿耶萊特·祖里爾
伊萬·麥格雷戈
斯特蘭·斯卡斯加德
皮爾佛朗西斯科·法維諾
托爾·林德哈特
導演: 朗·霍華德
國家/地區: 美國
片長:140 min
分級: USA:PG-13
製作公司:哥倫比亞影片公司 [美國]
Imagine Entertainment [美國]
索尼電影娛樂公司 [美國]
Sony
發行公司:哥倫比亞影片公司 [美國] (2009) (worldwide) (theatrical)
索尼電影娛樂公司 [美國] (2009) (worldwide) (theatrical)
Sony Pictures Releasing [美國] (2009) (USA) (theatrical)
Sony Pictures [美國] (2009) (worldwide) (theatrical)
Buena Vista Sony Pictures Releasing (BVSPR) (2009) (Russia) (theatrical)
Sony Pictures Releasing [荷蘭] (2009) (Netherlands) (theatrical)
Audio Visual Enterprises [希臘] (2009) (Greece) (theatrical)
Sony Pictures Entertainment Inc. [日本] (2009) (Japan) (theatrical)
Sony Pictures Releasing (2009) (UK) (theatrical)
Sony Pictures Releasing [新加坡] (2009) (Singapore) (theatrical)
Falcon [捷克] (2009) (Czech Republic) (theatrical)
ITA Film (2009) (Slovakia) (theatrical)
Sony Pictures Releasing (2009) (Argentina) (theatrical)
Walt Disney Studios Motion Pictures Finland (2009) (Finland) (all media)
特技製作公司:CIS Vancouver (visual effects)
The Senate Visual Effects Limited [英國] (visual effects)
Moving Picture Company [英國] (visual effects)
Plowman Craven & Associates (3D Cyber & LIDAR scanning and digital modelling)
丹·布朗的一部小說,寫在《達芬奇密碼》之前,中國引進的第三部丹·布朗小說。前兩部分別是《達芬奇密碼》《數字城堡》,之後還引進了《騙局》。
丹·布朗的小說以精彩的懸疑著名,本小說也不例外。以反物質為題材描寫的人物之間的故事。
《天使與魔鬼》是美國知名作家丹布朗在2000年出版的作品,是全世界最暢銷的書之一,也是達芬奇密碼的前傳,內容描述劇照《達芬奇密碼》的主角-哈佛大學符號學教授羅伯蘭登在教廷意外被捲入一場圍繞古老神秘的會社-光明會(映射現實里的共濟會)與梵蒂岡天主教教廷之間的紛爭當中,而其背後隱藏的是一連串科學與宗教的沖突,蘭登是否能救出四位離奇失蹤的教宗候選人,攸關到擁有10億信徒的天主教的生死存亡,然而他只有6個小時拯救這個即將被毀滅的宗教,因為教廷坐落在一顆定時炸彈上...本書內容曲折離奇,劇情緊湊懸疑,讓人非把他一口氣看完不可,其精彩及內容深度更甚"達芬奇密碼",結局令人拍案叫絕,不到最後關頭,絕對不會讓你知道主謀者是誰.作者清晰而內斂,爐火純青的筆法及其豐富多元的知識,精彩刺激的故事,構築成一個龐大且錯綜復雜的體系,讓人讀來余韻悠長,久久難以自拔,時為難得一見的"有深度小說".本書繁體中譯本由尤傳莉翻譯,已於2006年出版,喜愛推理懸疑的讀者絕不可錯過.
[編輯本段]劇情介紹
虔誠的上帝信徒――歐洲原子核研究組織的傑出科學家列奧納多・維特勒畢生致力於以科學的手段證明神的存在。他和劇照其養女、神秘嫵媚的科學家維特多利亞在實驗室里進行高度機密的試驗,成功地製造出了一種極其強大的能量――「反物質」。
在這個重大發現尚未對外公布時,列奧納多在實驗室里慘遭殺害,一顆眼珠被兇手挖走,胸口上赫然印著一個神秘的標記――「光照派」!更令人震驚的是,藏在地下的反物質不翼而飛。哈佛大學的符號學專家羅伯特・蘭登應歐洲原子核研究組織首領之邀,前來調查這個神秘的符號。就在他到達的當天,失蹤的反物質在梵蒂岡城地下某處被人發現。離開了實驗室的反物質,會在二十四小時之後因為缺電而爆炸。這天正是天主教教皇選舉日。來自世界各地的天主教首領會聚在梵蒂岡城,藏在地下的反物質就如同一枚定時炸彈,如不能及時找到,整個梵蒂岡城便會在頃刻間灰飛煙滅。
形勢刻不容緩,蘭登與維特多利亞一起踏上了前往梵蒂岡的冒險之旅……
[編輯本段]作者簡介
丹・布朗(Dan Brown)出生於1964年,是當今美國最著名的暢銷書作家。他的作品包括現在仍然位居《紐約時報》暢銷書榜榜首的《達・芬奇密碼》,這本書也是有史以來最暢銷的小說之一。2004年初的某一周,丹・布朗的四部小說同時出現在了《紐約時報》暢銷書榜上。他的小說已被翻譯成40多種語言在世界各地出版。
丹・布朗畢業於阿默斯特學院和菲利普・埃克塞特學院,畢業之後留在菲利普・埃克塞特學院教授英語。1996年,對密碼破譯和秘密政府組織的興趣促使他創作了他的第一部小說――《數字城堡》,這本書很快成為美國排名第一的暢銷電子書。小說中寫到了國安局,對個人隱私與國家安全之間的界限進行了探討。丹・布朗在這之後的另一部小說《圈套》也延續了政治、國家安全與高科技的主題。
丹・布朗的父親是一位知名的數學教授,曾榮獲總統數學獎,母親是一位宗教音樂家。這樣一個科學與宗教相沖突的家庭環境,後來成為他創作《天使與魔鬼》的靈感之源。這部以科學與宗教的關系為主題的懸疑驚悚小說既寫到了一個位於瑞士的歐洲核物理研究中心,又寫到了梵蒂岡,他的備受歡迎的男主角,哈佛大學符號學專家羅伯特・蘭登,在他接下去的小說中還將現身於巴黎、倫敦、華盛頓……
電影《天使與魔鬼》劇照:
《天使與魔鬼》劇照

譯者簡介

朱振武,外語教授,博士後,主要致力於英美小說美學研究和小說翻譯,其著作有《在心理美學的平面上――威廉・福克納小說創作論》,主要譯著有《達・芬奇密碼》、《數字城堡》和《破解・〈達・芬奇密碼〉》等。
《天使與魔鬼》是丹·布朗在《達·芬奇密碼》之前創作的暢銷小說,在2004年全美圖書銷量排行榜中,僅次於《達·芬奇密碼》和一本食譜。與《達·芬奇密碼》一樣,小說主人公也是哈佛大學符號學教授羅伯特·蘭登。該書秉承作者一貫風格,在跌宕起伏的情節背後探討嚴肅的主題,即人性與神性、宗教與科學的碰撞與融合

86年電影《天使與魔鬼》

導演凌奇偉
演員名單:
陳寶國飾演鄭天
李 芸飾演白雲
[編輯本段]充滿宗教爭議的電影
2006年,一部《達芬奇密碼》電影下載以強大的演員陣容和暢銷原著做打底,營造了一種極大的宣傳與轟動,這部電影在劇照宗教方面觸碰了大量的禁忌,而使得大家對三年後這部前傳性質的續集也抱有同樣的疑問。影片還未上映,威廉·多諾霍負責的天主教聯盟已經正式向《天使與魔鬼》的導演朗·霍華德發起了詰難,宣稱朗·霍華德是在抹黑宗教所賦予的神聖使命。關於這一點,朗·霍華德說:「我必須要說明的一點是,無論是我本人還是《天使與魔鬼》,都沒有站在反天主教的立場上。我認為天主教徒以及跟它類似的教會,都應該抱著一種純粹欣賞電影的姿態來看《天使與魔鬼》。」
對於有人提出丹·布朗的原著小說是一部充滿了謊言的作品,朗·霍華德說:「 電影工作以外的事情我並不關心,它是不是謊言並不重要,我的工作任務是拍一部好看的電影,我想讓觀眾,尤其是閱讀過原著小說的讀者有一個公正的評判,不僅僅是針對這個故事,還有演員們辛勤的努力,以及我們對電影做出的適當改編。我已經預計到了梵蒂岡教廷會不喜歡這部電影,但這並不妨礙我的拍攝,我並不會希望教會的人會喜歡我,但我希望他們可以為了聽到另一種聲音而去看《天使與魔鬼》。」
對於這部充滿了宗教爭議的作品,朗·霍華德坦言了拍攝《天使與魔鬼》前前後後所遇到的種種困難:「在拍攝《達芬奇密碼》的時候,我遇到了職業生涯中前所未有的拍攝阻力,我知道動搖很多人腦海里根深蒂固的信仰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但我想到,丹·布朗都能寫出原著小說來,我頂著的這點壓力又算什麼呢?對我而言,最大的難題其實是搭建電影需要的場景,因為那些教會並不肯提供場地來給我們進行拍攝,而為了追求電影的嚴謹,我們只好自己重新完全的搭建一模一樣的場景,這需要很多部門的通力合作,我們為這件事忙了很久,我很害怕中間出現什麼紕漏,一些可笑的細節錯誤,這些會讓觀眾覺得我們不夠專業。所以影片的每一個部分我都檢查了很久,確保不會出現這些問題。至於在現實中遇到的那些阻力,比起三年前已經好了不少。」
[編輯本段]王牌陣容再度合作

《天使與魔鬼》的製作陣容同《達芬奇密碼》一樣,導演朗·霍華德、主演湯姆·漢克斯等人悉數參與,而其中大家的焦點自然在湯姆·漢克斯身上。再次出演密碼學教授羅伯特·蘭登,湯姆·漢克斯說:「我在拍攝完《達芬奇密碼》之後,並沒有想過還會繼續這個角色,因為那部電影的劇情是很完整的,看上去並沒有存在續集的意義。但製片方認為丹·布朗的小說都有改編的可能性,而《達芬奇密碼》在商業上的確是很成功的作品,觀眾們也都希望看到羅伯特·蘭登過去的故事,所以《天使與魔鬼》的拍攝計劃也進入了議題之中。我喜歡這種充滿著智慧型的角色,他身上有很多故事。」
對於《天使與魔鬼》的劇情,湯姆·漢克斯說:「比起《達芬奇密碼》而言,《天使與魔鬼》要更加純粹一點,他的宗教色彩並不像《達芬奇密碼》那麼強烈,其實是一個典型的驚悚懸疑電影。我覺得觀眾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應該放下一些不必要的負擔,我們其實是非常尊敬宗教的。」
[編輯本段]《天使與魔鬼》和《達芬奇密碼》
《天使與魔鬼》和《達芬奇密碼》有很多相同點,比如主演都是湯姆·漢克斯(Tom Hanks),導演都是朗·霍華德(Ron Howard),同時又都有些爭議。不過不同點也蠻多,觀眾一眼能看出的就是湯姆·漢克斯的發型。製片人布萊恩·格雷澤(Brian Grazer)說:「湯姆的發型這次完全不同,上次是全部向後梳的,這次要好些。」同時他還透露漢克斯這次還將有一場穿著泳褲的戲,身材保持的也很好。
之所以他如此強調湯姆·漢克斯的發型和身材,是因為《天使與魔鬼》是符號學家「羅伯特·蘭登」(Robert Langdon)的首次登場,按理說他應當比《達芬奇密碼》中的蘭登更年輕。和《達芬奇密碼》中挖掘歷史謎團不同,在《天使與魔鬼》中蘭登教授要解開刻在屍體身上的神秘符號背後的秘密,而且他將和一位漂亮的義大利女物理學家合作,粉碎使用「反物質」炸毀梵蒂岡的陰謀。
《達芬奇密碼》在全球取得了7億5800萬美元的票房,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原著所引發的廣泛爭議,《天使與魔鬼》盡管也有科學與宗教信仰之爭,但總體來說影響力不及《達芬奇密碼》。因此電影如果要超越前作必須在影片質量上下功夫,和《達芬奇密碼》過於拘泥原著相比,《天使與魔鬼》更注重電影的表現力,很多原著中蘭登的喋喋不休在電影中都是伴隨著一些行動,這樣既可以把事情說清楚又不至於拖慢影片的節奏。
《天使與魔鬼》最主要的場景都在梵蒂岡,可惜的是由於教廷方面的反對,影片沒能在梵蒂岡實景拍攝,很多梵蒂岡內部的場景其實是在那不勒斯附近的前卡塞塔皇宮里拍得。教廷如此抵制《天使與魔鬼》相信不光是因為影片中恐怖分子要炸毀梵蒂岡的情節,更多是上一部影片《達芬奇密碼》留下的後遺症,羅馬教區發言人菲比神父就曾說:「通常我們會先看劇本再作決定(抵制),但這次不用這樣做,光是丹·布朗的名字就足夠了。」
[編輯本段]花絮
·本片里出現的聖伯多祿廣場是劇組完全搭建的場景,因為梵蒂岡教會不允許本片的攝制組進入真實的聖伯多祿廣場進行電影的拍攝。
·雖然《天使與魔鬼》的小說早在《達芬奇密碼》之前便已創作完畢,但電影的拍攝計劃卻是定在《達芬奇密碼》電影版的完成之後。名義上《天使與魔鬼》是《達芬奇密碼》的續集,實際從故事內容來看,稱為「前傳」更加合適。
·娜奧米·沃茨最初曾計劃在片中飾演維托里亞。
·在《達芬奇密碼》里扮演反派角色的阿爾弗雷德·莫里納,在這一集里的預告片僅以聲音出演,並沒有正面亮相。

因罷工而停止拍攝

·本片的籌拍始於2007年,但當時正值好萊塢編劇罷工,而本片編劇阿齊瓦·高斯曼也參與了罷工,致使寫到一半的劇本不得不中途停下,而電影的開拍時間也因此推遲。
《達芬奇密碼》(The Da Vinci Code)的姐妹篇《天使與魔鬼》(Angels & Demons)成為罷工期間受害最嚴重的電影之一。隨著罷工進行到第三個星期,索尼發表了一份聲明宣布哥倫比亞製作公司決定推遲《天使與魔鬼》的拍攝計劃。在小說中《天使與魔鬼》的主角也是羅伯特-蘭登(Robert Langdon),所以電影版中的主角還是由湯姆-漢克斯(Tom Hanks)出演,電影版的導演也是執導過《達芬奇密碼》的羅恩-豪沃德(Ron Howard)。電影版的劇本將根據丹-布朗(Dan Brown)的原作改編,但是負責編寫劇本的阿克瓦-戈登史密斯(Akiva Goldsman)拒絕工作,所以這部影片被迫推遲拍攝。
索尼的發言人史蒂夫-艾勒澤(Steve Elzer)說:「因為製片人和工作室對這部電影的劇本要求相當高,他們也這部電影的計劃充滿了野心,我們認為目前就急著開拍已經完工的劇本草稿不是一個明智的決定。我們不希望任何我們2008年的電影項目收到罷工的影響。」

『叄』 求天使與魔鬼的詳細劇情

本片的情節發生在《達芬奇密碼》劇情之前。這回故事的起點並不是羅伯特蘭登的講堂,也不是瑰麗的盧浮宮,而是匯聚了人類尖端科技的歐洲原子核研究所。一個平靜的下午,在這棟並不怎麼起眼的建築中,神力與科學進行了跨越時代的結合!科學家列奧納多。維特勒與其養女維特多利亞在高度機密的實驗室中首次合成了強大而神秘的能量——「反物質」!

至此上帝的存在被科學所證明,因為無中生有的神跡,終於被證實為可行!

但此時沉浸在喜悅中的列奧納多。維特勒不會想到,這將帶給他殺身之禍!

幾天後,列奧納多在實驗室里被殘忍地殺害,死狀慘不忍睹。頭部被180度扭斷,一顆眼珠被挖走,胸口被烙上了一個神秘的標記!

既然有神秘符號出現,身為哈佛大學符號學專家的羅伯特·蘭登,順風順水地被歐洲原子核研究組織領導和警方邀請協助破案,蘭登一看之下倒吸一口冷氣,原來這個符號是歐洲古老的科學教派——「光照派」的標志。面對這個擁有完美對稱形的標志蘭登百思不得其解,因為根據記載這個教派早就已經淹沒在歷史中。但此時已經沒有太多的時間讓蘭登來思考「光照派」的復興,因為裝載「反物質」的懸浮罐體在離開研究所24小時後就會失去動力,屆時伴隨著正反物質的碰撞發生湮滅,將釋放出不亞於原子彈的爆炸能!

更讓人窒息的是,有消息表明失蹤的反物質此時正處於梵蒂岡,而偏偏第二天又是新教皇的選舉日!屆時全世界各地所有紅衣主教和大批民眾將匯聚於此!若是湮滅發生,那將會是人類歷史上、宗教歷史上最大的災難!

很明顯,這一切都是有預謀的!

這是科學向宗教跨越世紀的復仇!

臨危受命的蘭登不得不和維特多利亞開始在梵蒂岡繁若星辰的教堂中搜尋「光照派」的蹤跡,解救被綁架的紅衣主教,並試圖尋找「反物質」的最終下落……

『肆』 《天使與魔鬼》的結局到底是什麼

就是光明會的老大其實就是一個看上去很好心的教父,最後那個教父為了拯救人民。就抱著那個反物質,開直升飛機上天。但是他在爆炸前已經跳傘下來了。所以沒死。人民就崇敬他,選他做教皇。但是他的陰謀被揭穿之後就自焚獻給上帝了。。。都是外國的宗教信仰的事

『伍』 天使與魔鬼電影兩部

第一部叫《魔鬼接班人》
劇情

尼奇是魔鬼撒旦的兒子,喜歡重金屬音樂。兩個喜歡欺凌弱小的哥哥,由於和老父發生爭執,兩人離開了地獄來到紐約。
發生爭執的原因,當然和「家族的事業」有關系:兩兄弟想統治地獄,老父雖然年邁,但可不糊塗,沒有把他倆作為自己的繼承人。結果可想而知,兩兄弟憤然出走,欲圖在人間建立自己的「小地獄」。由於兄弟倆破壞了自然界的規律,導致老撒旦失去了魔力並且緩慢的走向死亡。虛弱的老撒旦別無選擇,傳位給有些無能的愛子尼奇,並派他來人間解決兩個作惡多端的哥哥。

第二部叫《魔鬼的交易》
《魔鬼的交易》Devil's Food
導演: George Kaczender
主演:威廉姆·卡特 William Katt / 達布尼·柯爾曼 Dabney Coleman / 蘇珊·索莫斯 Suzanne Somers
上映日期:美國:1996年9月2日
製片國家/地區:美國
又名:魔鬼減肥婆 / Devil's Food - Eine wirklich teuflische Diät / Pirullista ruokaa / Devil's Food

『陸』 達芬奇密碼,天使與魔鬼完整劇情

重要情節的匯總
蒙娜麗莎• 雅克•索尼埃是郇山隱修會的首領,因而知道「拱心石」的秘密,即拱心石能依次揭示聖杯藏匿的位置,並且他握有那些將動搖基督教和天主教會的根基的文件。「導師」殺死他就是為了要迫使他供出情報以便消滅郇山隱修會的其他高級成員。
• 索菲•納芙與祖父中斷聯系的原因是,在一次學校放假時她本來想給祖父來個驚喜的突然造訪,卻目睹了祖父正在諾曼底家中參與一個異教的性儀式(聖婚,Hieros Gamos)。
• 索尼埃(Saunière)臨死前用隱寫筆寫在地上的訊息中還有「P.S: 去找羅伯特•蘭登」。這是貝祖•法希懷疑蘭登是兇手的原因。法希在蘭登到達之前擦掉了此行,以使蘭登不知道警察懷疑他。出於偶然,警察把訊息傳真到 索菲•納芙的辦公室時,索菲看到了訊息的完整內容。她立刻意識到這個訊息其實是寫給她的,因為在她小時候她祖父叫她「索菲公主」(Princesse Sophie,字頭縮寫就是「P.S.」)。由此她也明白了蘭登是清白的。在和蘭登同在盧浮宮時,她讓蘭登打電話給她的私人語音信箱並聽她在裡面給蘭登的留言,從而暗中把這點告訴了蘭登。
•「P.S.」的寫法,對一般人來說,是用於書信中很常見的「附言」(Post Script)一詞的縮寫;然而對索菲•納芙來說,這卻是祖父索尼埃對她的愛稱「索菲公主」(Princesse Sophie)的縮寫,這也是因為索尼埃清楚索菲是法國墨洛溫王朝的後裔,所以稱她為公主。所以貝祖•法希完全沒有意識到這個縮寫在索尼埃神父的訊息中的真實含義,而索菲•納芙卻清楚地明白了「去找羅伯特•蘭登」那行字是 祖父寫給自己的遺言。此外,索尼埃保藏的保險箱鑰匙上雕有郇山隱修會(Priory of Sion)的縮寫,也是P.S.。
• 索尼埃的血書的其它三行那些看似為僧侶的禱告的文字,其實是用打亂字母的拼寫順序的方式而隱藏了一些真實的線索(參看易位構詞游戲)。第一行是被一組打亂了次序的斐波那契數。第二行「O, draconian devil!」和第三行「Oh, lame saint!」的真實內容則分別是「Leonardo da Vinci」(列奧納多•達芬奇)和英語的「The Mona Lisa」(蒙娜麗莎)。這些線索的真實含義可以導引出第二組線索。在油畫蒙娜麗莎外面的玻璃上,索尼埃用盧浮宮博物館館長的隱寫筆寫下了只能在紫外線照射下才能看到的訊息「So dark the con of Man」(男人的欺騙如此黑暗)。第二條線索則是掛在附近的達芬奇的另一幅油畫《岩間聖母》(Madonna of the Rocks,藏於盧浮宮;該作品後經重畫,叫The Virgin of the Rocks,藏於倫敦國立美術館)。在這張畫背後索尼埃藏了一把鑰匙,並用館長的隱寫筆在鑰匙上寫了一個地址。
• 這把鑰匙能打開蘇黎世存托銀行巴黎分行的一個保險箱。索尼埃在銀行的帳戶號碼是按正確順序排列的那些斐波那契數列。
• 索尼埃在槍口下告訴賽拉斯的那些指示實際上是一個精心編排的騙局,他告訴賽拉斯拱心石埋在巴黎聖蘇比教堂(Saint-Sulpice)里精確地位於古「羅斯經線」(Rose Line,在將本初子午線重新定義為穿過格林威治天文台之前,曾將零度經線定義為穿過巴黎,羅斯經線指的就是這條舊的本初子午線)上的一個方尖碑的下面。而實際上,方尖碑下的訊息只是簡單地包含了一條對聖經約伯記中「你只可到此,切莫前行」(Hitherto shalt thou go and no further,見舊約〈伯〉38:11)一段文字的引用。賽拉斯讀到了這句時才明白自己上當了。
• 拱心石實際上是個藏密筒(cryptex,由cryptology和codex兩片語合而來),這是種由列奧納多•達芬奇發明的用來傳遞保密信息的圓柱形設備,要將它上面的可旋轉的部件(暫且叫它密碼輪)按正確的順序組合才能打開它,如果用暴力打開它,裡面裝的一瓶醋就會破裂,而把里有寫重要訊息的莎草紙給溶解。裝著拱心石的紅木箱含有打開拱心石需要的密碼輪的正確組合順序的線索,用與達芬奇日記一樣的方式,這些線索是用反寫的手寫體寫出的。在乘提賓的飛機逃往英格蘭時,蘭登解開了謎題,他發現了密碼輪的正確組合應該是「S-O-F-I-A」,即索菲名字在古希臘語中的寫法,這個詞也有「智慧」的意思。
• 拱心石藏密筒里實際裝著一個小一點的、裝有揭示密碼輪組合第二道謎題的藏密筒。這個謎題說要找到「由一位教皇主持葬禮的爵士」(a knight a pope interred,注意「a pope」對解謎的正確理解不應是「一位教皇」,而應是表示「亞歷山大•蒲柏」,按一般的人名寫法即「A. Pope」)的墓上的球狀物,裡面說的並非是一位中世紀的爵士,而是指由亞歷山大•蒲柏主持葬在西敏寺的伊薩克•牛頓爵士,那個墓上有一個巨大的球狀雕塑,卻不是拱心石中的謎語所說的東西,拱心石中的謎語真正指的是引導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的蘋果所代表的球狀物,謎語認為這個蘋果「本應在墳墓之中」(然而這個意義重大的蘋果實際上卻沒有出現在牛頓墓上),因此第二個藏密筒的密碼輪組合應該是「A-P-P-L-E」,即蘋果。
• 「導師」的真實身份實際就是利•提賓爵士。他知道郇山隱修會的領袖們的身份,並對他們的辦公室進行竊聽。雷米是他的協從。用偽裝的法國口音和阿林 加洛沙主教聯系的就是提賓,這是為了掩藏他的真實身份,並哄騙阿林加洛沙資助尋找聖杯的計劃。提賓從來沒打算把聖杯交給阿林加洛沙,而僅僅是想利用主業會 的決心來找到聖杯。然而他相信郇山隱修會將會背棄將聖杯的秘密在約定時間公諸於世的誓約,因而他計劃偷取那些聖杯文件後自己向世人公開它們。是他通知賽拉 斯說蘭登和索菲•納芙在他的城堡里。他沒有從蘭登和索菲那裡拿拱心石是因為他不想對他們暴露自己的身份。他原本計劃讓賽拉斯闖進自己家裡並拿到拱心石,但 警察跟蹤了蘭登偷來的卡車上GPS設 備並聽到賽拉斯開槍而到提賓家搜查時,提賓的計劃落空了。提賓把納芙和蘭登帶到倫敦的聖殿教堂是因為他很清楚這是個死胡同;他和雷米一起上演那出人質戲是 為了不暴露出真實陰謀地得到拱心石。和雷米一起在那輛豪華車里時賽拉斯接到的電話實際上也是藏在轎車後面的提賓悄悄打來的。
• 為了滅口,提賓讓雷米喝下了加了花生粉的科納克白蘭地,除掉了雷米,因為他知道雷米對花生有致命的過敏反應。提賓將賽拉斯藏在主業會倫敦總部的消息匿名舉報給警方。
• 在西敏寺里向提賓攤牌時,在當著提賓的面毀掉第二個藏密筒之前,蘭登已先將它偷偷打開,並拿出了裡面的東西。正當提賓在徒勞地求蘭登說出第二個藏密筒中的內容以及聖杯的秘密存放地點的時候,警察趕來逮捕並押走了提賓。
• 阿林加洛沙主教和賽拉斯兩人相信,他們是在拯救教會,而不是在毀掉它。
• 在提賓城堡的馬房裡發現了竊聽設備後,貝祖•法希明白了納芙和蘭登是無辜的。
• 在主業會倫敦總部外面,正在逃避警方追捕的賽拉斯意外地射中了阿林加洛沙。在明白了自己受到欺騙而犯下的可怕錯誤之後,阿林加洛沙請貝祖•法希將自己公文包里的息票債券交給被殺害的郇山隱修會領袖們的家屬,作為良心上的一點補償。賽拉斯則因中槍而死。
• 第二個拱心石里包含的最後訊息實際並沒有指示出羅絲林禮拜堂,盡管事實上聖杯曾經被埋在那裡的地板上的大衛星圖案下面(組成大衛星的兩個連鎖三角形表示的是「劍鋒」和「餐杯」,即男性和女性的象徵)。
• 羅絲林禮拜堂的導游是索菲長期失去聯系的弟弟。
• 羅絲林禮拜堂的守護人是索菲長期失去聯系的祖母,也就是雅克•索尼埃的妻子。
• 盡管郇山隱修會所有的四位領袖都被殺害,秘密也沒有就此失傳,因為還有一個(未寫明的)會保證該組織及其秘密存活的應變方案。
• 最後一條訊息的真實含義是聖杯被埋在盧浮宮的「倒置的」玻璃金字塔(即象徵女性的「餐杯」)正下方的小金字塔形建築的下面(即象徵男性的「劍鋒」,盧浮宮里的這兩個金字塔形建築的相對位置和構成大衛星的兩個三角形的相對方式有些類似),有點諷刺的是在蘭登和索菲最初從貝祖•法希手裡逃跑時差點摔進那個玻璃金字塔里。
• 在小說最後,羅伯特•蘭登和索菲•納芙相愛,他們商量好在佛羅倫薩相會。

虔誠的上帝信徒――歐洲原子核研究組織的傑出科學家列奧納多・維特勒畢生致力於以科學的手段證明神的存在。他和劇照其養女、神秘嫵媚的科學家維特多利亞在實驗室里進行高度機密的試驗,成功地製造出了一種極其強大的能量――「反物質」。
在這個重大發現尚未對外公布時,列奧納多在實驗室里慘遭殺害,一顆眼珠被兇手挖走,胸口上赫然印著一個神秘的標記――「光照派」!更令人震驚的是,藏在地下的反物質不翼而飛。哈佛大學的符號學專家羅伯特・蘭登應歐洲原子核研究組織首領之邀,前來調查這個神秘的符號。就在他到達的當天,失蹤的反物質在梵蒂岡城地下某處被人發現。離開了實驗室的反物質,會在二十四小時之後因為缺電而爆炸。這天正是天主教教皇選舉日。來自世界各地的天主教首領會聚在梵蒂岡城,藏在地下的反物質就如同一枚定時炸彈,如不能及時找到,整個梵蒂岡城便會在頃刻間灰飛煙滅。
形勢刻不容緩,蘭登與維特多利亞一起踏上了前往梵蒂岡的冒險之旅……

『柒』 『天使與魔鬼』的結局問題

「科學發展的太快,而人的思想境界卻還差得太遠……」

包括你我TA。

『捌』 關於電影《天使與魔鬼》的問題

電影有些地方沒有充分表達,可能要多看幾遍或者看原著才行

1。首先教皇和內侍的宗教理念是不一樣的。教皇更包容些,他認為反物質的發現是朝著證明上帝的方向發展的。而內侍則是傳統主義者,他認為這種認同是對宗教的褻瀆,對所謂科學的妥協。他定的這個計劃其實也是部分出於對教皇的失望和仇恨。如果根據原著的話,內侍在殺教皇時是不知道自己是他的兒子的。

2。整個事件都是內侍策劃的,所以這個人應該也是他找的。只有他能自由出入教皇的地方(同殺手呆的地方有密道相連),從而方便協調工作。
3。不是光照派的人,這個人發現了陰謀,它只是忠於自己的工作。
4。需要注意的是,他不是一個單純為了權勢的人。而是當現狀與他的信仰發生重大沖突時,他認為自己做了一個上帝讓他做的事。為了這種信仰,即使犧牲也是值得的。何況他不認為上帝會讓他犧牲,他甚至可能相信自己是另一個耶穌。
5。整件事都跟光照派沒有關系。

『玖』 《天使與魔鬼》講的是什麼故事

虔誠的上帝信徒――歐洲原子核研究組織的傑出科學家列奧納多·維特勒畢生致力於以科學的手段證明神的存在。他和其養女、神秘嫵媚的科學家維多利亞在實驗室里進行高度機密的試驗,成功地製造出了一種極其強大的能量――「反物質」。在這個重大發現尚未對外公布時,列奧納多在實驗室里慘遭殺害,一顆眼珠被兇手挖走,胸口上赫然印著一個神秘的標記――「光照派」!更令人震驚的是,藏在地下的反物質不翼而飛。哈佛大學的符號學專家羅伯特·蘭登受歐洲原子核研究組織首領之邀,前來調查這個神秘的符號。就在他到達的當天,失蹤的反物質在梵蒂岡城地下某處被人發現。離開了實驗室的反物質,會在二十四小時之後因為缺電而爆炸。這天正是天主教教皇選舉日。來自世界各地的天主教首領會聚在梵蒂岡城,藏在地下的反物質就如同一枚定時炸彈,如不能及時找到,整個梵蒂岡城便會在頃刻間灰飛煙滅。形勢刻不容緩,蘭登與維多利亞一起踏上了前往梵蒂岡的冒險之旅……[2]本片根據美國暢銷作家丹·布朗的同名小說改編。歐洲核子中心的科學家維多利亞·維特勒(阿耶萊特·祖瑞爾 Ayelet Zurer 飾)與父親在高速粒子對撞機實驗中收集到了反物質,卻發現父親遇害,屍體胸口被烙「光照派」符號,高爆炸性的反物質被偷走,出現在正待選新教皇的羅馬梵蒂岡,威脅天主教廷及整個羅馬的安危。於此同時,四位主要教皇候選人的紅衣主教神秘失蹤。在教皇內侍(伊萬·麥克格雷格 Ewan McGregor 飾)的授意下,哈佛大學的符號學專家羅伯特·蘭登教授和維多利亞都被請到梵蒂岡協助羅馬警察開展搜尋行動。蘭登說服羅馬總探員奧利維迪(皮耶法蘭西斯柯·法維諾Pierfrancesco Favino 飾)依照「土、氣、火、水」的提示在羅馬的名勝教堂間與「光照派」展開了時間戰……

『拾』 影片《天使與魔鬼》

沒有提他要寫的書叫聲么名字 但是和光照派以及光照派的先驅伽利略有關
電影不會提這書的名字的,就算是提也是虛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