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講鬼故事的張震到底死沒死
沒有死。
2000年9月7日,就沈某報報道中提及的"張震死了,被鬼故事嚇死了一文,以講恐怖故事銘聲大噪的遼寧電台生活娛樂台節駐持人張震,正式向沈陽市和平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該報及署名為王曉楠的作者向其公開登報賠禮道歉、恢復名譽、消除影響。和平區人民法院也於當正式受理此案。
1997年3月推出有聲恐怖節目《張震講故事》,1998年9月28日主持遼寧人民廣播電台《張震時間》節目,創作推出大量精品恐怖故事,風靡長江以北大專院校,從而受到關注。2008年12月26日,時值張震從事有聲恐怖故事創作10年之際,張震推出了個人首部長篇小說——《失控》,以文字營造驚悚氛圍。
(1)張震鬼電影劇情解析擴展閱讀:
人物經歷:
1993年,張震考上沈陽師范大學,念中文系。
1996年,張震23歲,作為大四學生,他在遼寧電台娛樂台做了一檔《張震講故事》。
1997年,張震創作了第一張專輯。
2001年,張震被傳死亡,主持事業達到巔峰。
2003年7月1日,張震和小靜離開沈陽到北京。
從2008年開始,長篇小說《失控》、《失蹤》,故事集《牙印》和《頭發》陸續出版。
2015年,人們發現張震開微博,身份認證是「作家」,這是他給自己的定位。
2015年前後,以「張震講故事」為素材製作的電影《張震講故事之鬼迷心竅》、《張震講故事之出租屋》和網劇《張震講故事》陸續上映。
2017年8月4日,張震和小靜結婚10周年。
❷ 求一份完整的赤道評價,劇情解析。
作為港產片中碩果僅存的類型片,犯罪題材電影的「風口」一直是由香港電影人實際把控,從當初的《古惑仔》引得年輕人激情振奮,到後來格局越來越大的《無間道》和逼格越來越高的《黑社會》,將港產犯罪題材電影,推高到一個高處不勝寒的境地。
一部格局很大、劇情坑更大的《寒戰》過後,香港年青一代犯罪題材「接棒人」梁樂民和陸劍清,似乎還想借著《無間道》的最後一點熱乎氣,再接再厲一把,在「麥庄組合」之後開創新的「梁陸時代」。
於是,2015年上映的電影《赤道》不滿足於《寒戰》中香港警界、政界內部的爾虞我詐,將格局一步到位的升級到國際問題——圍繞著一件高科技攜帶型核武器,在香港、韓國、大陸與某超級大國之間,揭開了一場詭異莫測的博弈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