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電影 » 電影八佰十分感人又好看的
擴展閱讀
朝鮮電影無名英雄分劇情 2025-04-01 04:45:36
老電影解放戰爭片1000部 2025-04-01 04:44:39

電影八佰十分感人又好看的

發布時間: 2025-03-29 16:28:33

『壹』 《八佰》有哪些燃點網友的評價如何

觀眾評價中出現的比較多的一個詞就是"震撼"。它的上映也確實沒有讓人失望,有網友評價說觀看體驗讓自己血脈賁張! 作為一部戰爭電影,《八佰》的劇情十分緊湊,可以說是全程無尿點,當然也少不了淚點。這是一部絕對令人動容的電影,值得一看。《八佰》是是亞洲第一部全程使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商業電影,所以整部電影的視覺效果真的是非常的棒。

800勇士,孤軍血戰。宣傳海報這每一個字都驚醒觸目,配上殘酷的戰爭畫面,使人熱血沸騰。但當一些基於事實的真相,傳到每一個熱血沸騰的人耳中時,矛盾便被激化了。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八佰》的上映,人們會越來越多的把討論的焦點,從電影外轉移向電影本身。

當人們更多的關注電影本身之後,就會發現原來《八佰》原來也是有很多硬傷的。雖然導演花了很多錢和心思,但並不意味著花錢多拍的片子就一定好。

『貳』 八佰是個怎麼樣的電影

八佰是個怎麼樣的電影?

八佰是個怎麼樣的電影?

要說八佰是個怎麼樣的電影,不吹不黑拋開主觀看法客觀的說,一部中規中矩的歷史戰爭片,但是先烈的故事永遠動人,永遠值得我們敬重,所以還是值得看一看的。

電影名稱:八佰

電影評分:四星

電影簡介:1937年淞滬會戰的最後一纖茄役,「八百壯士」奉命堅守上海四行倉庫,以少敵多頑強抵抗四天四夜……

電影觀感氏鍵:八佰作為一部歷史片戰爭片,雖然整體中規中矩,但是也有他獨特的地方。很值得去看一看,不說他有多好看,跟《建國大業》《建黨偉業》還有《建軍大業》都基本類似的,內核還有意義。

但是這樣的戰爭片永遠讓人動容會喚醒你內心深處的家國情懷和毀核察民族精神,先烈們所做出的犧牲也值得我們敬重。裡面有一句話很打動我「你們才是真正的中國人。」

談一談這部電影特別的地方,這部電影里不是所有的兵都是一往直前的勇士,他們中有也有逃兵,槍都沒開過,日本人來了以後蹲在糧袋裡瑟瑟發抖,甚至面對日本戰俘都懦弱到不敢開槍,想盡辦法逃走。

很真實,幾個種地的算算盤的被拉上現場,有的都是十幾歲的小娃娃,怎麼會不害怕,經過戰爭的洗禮他們都站了起來,比誰都勇敢。相對比慘烈的倉庫,河對岸夜夜歌舞昇平的英租界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天堂與地獄。

很不理解對岸大多數人民還在享樂看熱鬧的心,但這些人也是真實的,那個時候就是有很多國人還沒有醒來或者說失去信心,終究他們也是被戰士們喚醒,即使不是生命也用金錢也貢獻自己一份力,當然也有很多人沖過了橋送了命,帶給人莫大的感動。

而最後電影觀感轉到倉庫遺址一個拉鏡頭呈現給觀眾現在的上海大都市也不禁讓人振奮,動容。重溫過去,提醒我們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很重要必要,但是也不要忘記現在和未來。

『叄』 如何看待八佰影片里的故事情節呢

《八佰》這部破20億的電影,終究是沒有辜負華誼兄弟的期望,同時也在疫情過後,電影院沒有電影可看的情況下,給這些影院打了一針強心針,雖然華誼兄弟套路了中小影院,但是還是讓影院看到了希望。

河對岸租界的居民,教授家裡的麻將,賭場裡面的賭徒,唱戲的小生和老生,從一開始的麻木,到教授拿出自己的槍,對著狙擊方向開槍,而蓉姐提出那兩箱子嗎啡,楊惠敏童子軍的募捐,鐵門伸出的一隻只手,都是因為國人的血性。

『肆』 電影《八佰》講述了什麼內容,有什麼感悟

電影《八佰》由管虎導演, 王千源、張譯、姜武、黃志忠、張俊一等演員共同出演。

『伍』 《八佰》什麼時候上映 該電影劇情好看嗎

《八佰》於2019年7月5日全國上映。該電影的劇情非常精彩且感人



上映時間
- 《八佰》在2019年7月5日全國各大影院上映。



劇情亮點
- 真實歷史事件:電影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最後一役,展現了第88師524團團副謝晉元奉命率420餘人留守四行倉庫,與日寇血戰4天4夜的英勇事跡。
- 悲壯與英勇:影片中,八百壯士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依然堅守陣地,用血肉之軀築起長城誓死反抗,展現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精神。
- 戰役奇觀:四行倉庫保衛戰成為人類戰爭史上第一場「被圍觀」的戰爭,北岸血戰,南岸歌舞昇平,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增強了影片的戲劇性和觀賞性。
- 敢死隊員的壯舉:預告中展現了敢死隊員在自己身上掛滿手榴彈,從窗口縱身躍下,與日軍同歸於盡的悲壯一幕,令人淚目。
- 製作精良:劇組為了真實還原抗日戰場,不惜打造20萬平方米拍攝基地、人工挖出200米的蘇州河、全程使用IMAX攝影機拍攝,展現了極高的製作水準。





綜上所述,《八佰》不僅是一部展現中華民族英勇抗爭歷史的戰爭巨制,也是一部製作精良、劇情感人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