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電影 » 紅旗譜電影片段下載
擴展閱讀
你好李煥英電影結局片段 2025-04-01 03:23:25
洛克王國最新電影 2025-04-01 03:17:31

紅旗譜電影片段下載

發布時間: 2025-03-29 09:00:35

❶ 紅旗譜的內容簡介

小虎子15歲那年,惡霸馮蘭池要砸掉千里堤上的古鍾,霸佔48畝官地。小虎子的父親朱老鞏代表鎖井鎮48村村民與馮蘭池斗爭,被活活氣死。為躲避惡霸的殘害,小虎子隻身下了關東。他剛走,被惡人姦汙的姐姐就跳河自盡了。
30年後,小虎子回到了冀北平原上的鎖井鎮,決心報30年前的血仇。這時他名叫朱老忠,帶著妻子和兒子大貴、二貴。少年時的朋友嚴志和幫他安了家。嚴志和是嚴老祥的兒子,當年嚴老祥曾和朱老鞏一起斗爭馮蘭池。現在馮蘭池已60多歲,人稱馮老蘭,家產比當年更大,仗勢欺人,橫行鄉里。他拉起民團搶逃兵的車子和白面,逃兵請回一個團,架起大炮,強迫他賠償5000塊大洋,他卻把這筆錢分攤到鎖井鎮的貧苦百姓頭上。朱老明串聯28家窮人告狀,官司從縣里打到北京大理院,但官府偏袒有錢人,馮老蘭的兒子馮貴堂又念過大學法科,會打官司,結果窮人輸得一塌糊塗。朱老明賠了5畝地,幾乎氣瞎了眼,嚴志和也搭進去一條牛。馮老蘭聽說當年的小虎子帶著兩個兒子回來了,後悔當年斬草未除根,留下了禍患。一次,嚴志和的大兒子運濤和大貴帶著幾個少年朋友捉到一隻名貴的鳥,馮老蘭來要,他們不給。馮老蘭懷恨在心,唆使招兵的抓走了大貴。第二年春天,運濤外出打短工,認識了秘密從事革命工作的共產黨縣委書記賈湘農老師,走上革命道路。他熱戀著的春蘭還把「革命」二字綉在衣襟上去趕廟會。後來運濤告別家鄉和春蘭,到南方參加革命軍,當了連長。接到他的來信,全家人和鎖井鎮的窮人們歡欣鼓舞。這時運濤的弟弟江濤在縣高小學堂讀書,也由賈湘農介紹加入了共青團。高小畢業那年春天,在賈老師的鼓勵和朱老忠的支持下,江濤考入了具有革命風氣的官費學校保定第二師范,認識了正直知識分子嚴知孝和他女兒嚴萍。
1928年秋天,很久沒有音訊的運濤請人給家裡寫來一封信,說他在國民黨「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中被捕,關在濟南監獄中了。得到這個消息,運濤的奶奶當場身亡,嚴志和也病倒了。等待運濤回來結婚的春蘭甚至想自殺。嚴家要去濟南探監,但沒有路費。馮老蘭趁火打劫,只用80塊錢就買去了嚴家視為命根子的寶地。嚴志和悲痛欲絕,在一天晚上帶著江濤來到寶地上,趴在地上張開大嘴啃著泥土。嚴志和因病不能遠行,江濤和朱老忠為了省錢徒步到濟南,看到了被判了終身監禁的運濤。從濟南歸來,江濤決心繼續哥哥的事業。從此他寒暑假回家幫父親種田,開學回學校上課,課余時間就到工廠、農村從事革命宣傳工作。這年秋天,黨組織派他回家鄉組織反割頭稅運動,和割頭稅包商首腦馮老蘭斗爭。經過廣泛宣傳和動員,快過年的時候,江濤、朱老忠、張嘉慶和一群貧苦農民偷偷帶著標語傳單和刀、梭標等去趕城裡的大集,在鬧市上突然召開反割頭稅大會。農民、市民齊聲響應,包圍稅局子、縣政府,打敗保安隊,強迫當局放棄割頭稅。他們還趁熱打鐵,組織了農會。在火熱的斗爭生活里,嚴萍深深愛上了江濤。鎖井鎮的窮人過了一個歡樂的勝利年,馮老蘭惱羞成怒,控告賈老師、江濤、張嘉慶是共產黨。賈老師決定自己留下從事合法斗爭,讓江濤帶張嘉慶回保定。張嘉慶本是一個大財主的兒子,因為受共產主義思想的影響,帶領佃戶造了他父親的反。父親登報和他脫離父子關系,他成了職業革命者。到保定後,江濤和嚴萍幫助他考入了第二師范。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江濤、嚴萍、張嘉慶和同學們積極宣傳抗日救亡。受其影響,保定市13所學校同時罷課,要求當局停止「剿共」,一致抗日。省政府為了瓦解學潮,於第二年夏天宣布解散保定第二師范學校。為了保衛二師這個抗日堡壘,江濤和老夏領導同學們開展護校運動。反動軍隊包圍了學校,市黨部主任劉麻子帶著一個軍官來逮捕老夏和江濤,張嘉慶踢掉他們的手槍,與同學們一起趕走了劉麻子和軍官,緊緊關上校門。當局切斷他們與校外的聯系,對他們實行「飢餓政策」。他們吃樹葉,最後連學校的狗和池塘里的魚、藕都吃了。嚴萍和工人、市民們支持他們,從校牆外往裡扔燒餅。在飢餓中,張嘉慶仔細研究了二師附近的街道和商店布局,成功地組織了一次武裝搶糧。嚴知孝擔心學生的安全,勸學生們暫時撤出,保存力量。消息傳到鎖井鎮,馮老蘭喜氣洋洋。朱老忠和嚴志和急忙來到保定,巧妙地把一車油、鹽、麵粉運到二師校門口,讓學生「搶」了進去。經過一段時間的對峙,老夏和江濤意識到這樣與敵人硬抗太冒險。為了保存革命力量,傳播革命火種,他們決定帶領同學們沖出包圍圈,到廣大的農村去繼續斗爭。但就在他們准備行動的那天夜裡,敵人開始了兇殘的屠殺。老夏和十七、八個學生在與敵軍的搏鬥中壯烈犧牲,張嘉慶身負重傷,江濤等人被抓進了監獄。得到這個消息,嚴知孝怒不可遏,嚴萍失聲痛哭,朱老忠和嚴志和決定與敵人戰斗到底。張嘉慶在一家美國人辦的教會醫院里養傷,有敵兵看守。後來他和一個名叫馮大狗的士兵交上了朋友。馮大狗本是鎖井鎮上的無業遊民,因為仇恨黑暗社會而同情學生。在軍隊進攻二師的時候,他開槍打死了幾個追殺江濤的士兵。一個炎熱的中午,裝扮成車夫的朱老忠拉著張嘉慶逃出了保定城,看守張嘉慶的馮大狗也背著長槍跟他們離開了反動軍隊。

❷ 《紅旗譜》主演

《紅旗譜》主演包括崔嵬、蔡松齡、魯非、趙聯、村裡等演員。

《紅旗譜》是一部經典的中國電影,根據梁斌同名小說改編而成,由凌子風執導。這部電影通過在大革命失敗前後十年革命斗爭的歷史背景下,冀中平原兩家農民三代人和一家地主兩代人的尖銳矛盾斗爭,生動地展示了當時農村和城市階級斗爭和革命運動的壯麗圖景。影片主演們的精湛表演,為觀眾呈現了一幅幅鮮活、立體的人物畫卷。

其中,崔嵬在片中飾演朱老忠,他的表演深沉而富有力量,將這位農民英雄的形象刻畫得淋漓盡致。蔡松齡則飾演朱老鞏,他通過細膩的演技展現出了角色的堅韌和不屈。魯非飾演的賈湘農、趙聯飾演的馮登龍以及村裡飾演的嚴老祥等,也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些演員們憑借出色的演技,成功塑造了電影中各個角色的獨特性格和命運,使得整部影片更加生動和感人。

總的來說,《紅旗譜》的主演們通過精湛的演技和對角色的深入理解,成功地將這部經典文學作品呈現在了觀眾面前。他們的表演不僅賦予了角色鮮活的生命,更讓觀眾深刻感受到了那個時代人們的奮斗和犧牲精神。這部電影也因此成為了中國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深受觀眾喜愛和贊譽。

❸ 《紅旗譜》故事簡介

清末某年秋天的冀中平原的鎖井鎮。大地主馮蘭池要砸掉48村防汛築堤集資購地48畝地的憑證——古銅鍾!滹沱河畔的千里堤上,柳樹林中,見義勇為的朱老鞏揮著明晃晃的鍘刀,赤膊上陣保護古鍾,嚴老祥也揮斧助戰。

馮蘭池砸鍾難以得逞,他請來地主嚴老尚調虎離山,騙走了朱老鞏,砸毀了古鍾。朱老鞏悲憤交加,吐血而死。他死後,馮蘭池又想斬草除根,逼死了他的女兒,逼得他15歲的兒子朱小虎離鄉背井去闖關東。

1931年秋天,日本帝國主義悍然入侵中國東三省。國民黨的不抵抗政策和敵寇的暴行激怒了中國人民,保定二師也掀起了如火如茶的學潮斗爭。江濤、張嘉慶站在斗爭的最前列。二師學潮涉及到全市,13 所學校罷課,要求停止剿共,槍口對外。

省府宣布解散學校,開除了數十名學生,並派軍隊包圍了學校,形式十分嚴峻。為了突出敵人的包圍,朱老忠、嚴志和給保二師送來了米面。但敵人提前沖破了學生的防線,血腥鎮壓了保二師學潮,學生死傷多人,江濤被捕入獄,張嘉慶受傷被關進教會醫院。

嚴志和因二兒子又被捕入獄,悲痛欲絕,想跳河自殺。朱老忠鼓勵他要挺住,為孩子的報仇。學潮失敗的第二天,朱老忠裝扮成三輪車夫,從教會醫院救出了張嘉慶。

(3)紅旗譜電影片段下載擴展閱讀:

孫犁的老家在河北安平縣東遼城村,梁斌的老家在保定市蠡縣梁家莊。兩人的家鄉同在冀中平原上,相距不足百里,是很近的老鄉。孫犁出生於1913年,梁斌出生於1914年,又是不折不扣的同代人。

1938年春,同在革命隊伍的兩個人初次相識。當時,孫犁到蠡縣去組織人民武裝自衛會。梁斌正在蠡縣擔任冀中新世紀劇社社長。梁斌給孫犁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按孫犁的話說就是「朴實、厚重、爽氣」。

1940年,晉察冀邊區文協成立,主任是沙可,副主任是田間。孫犁被調到文協,一個人負責編輯文協的油印刊物《山》。當時的同事有康濯等人。

梁斌在《山》上發表過《三個布爾什維克的爸爸》和《父親》等短、中篇小說,它們就是後來引起文壇震動的梁斌代表作《紅旗譜》的發端,朱老忠的形象在其中已初具雛形。

1941年,孫犁從晉察冀邊區的阜平回到冀中平原,參與編輯《冀中一日》。梁斌正擔任冀中文藝幹校副校長,兩人接觸機會多起來,彼此有了更多的了解,成為戰友加朋友。1943年的時候,為反抗日偽軍的「掃盪」,轉移到山西繁峙縣境的孫犁,還在戰爭間隙,翻山越嶺跑去看過梁斌一次。

抗戰勝利後,孫犁有了一段相對平靜的日子,他想搞創作,就在1946年3月專門去了趟蠡縣。正擔任中共蠡縣縣委宣傳部長的梁斌為方便孫犁的寫作,安排孫犁住進了劉村。孫犁在這年的3月30日寫給康濯的信里。

這樣描繪了當時的生活:「因為梁斌同志的照顧,我的寫作環境很好,自己過起近於一個富農生活的日子,近於一個村長的工作,近於一個理想的寫作生活。」在蠡縣的三個月里,孫犁寫下了《「藏」》、《鍾》和《碑》等幾篇小說。

解放初期,孫犁在《天津日報》主持副刊工作。梁斌則隨解放大軍南下,先後任《襄陽日報》《武漢日報》社長。1953年6月,梁斌請了創作假,正式動筆書寫《戰寇圖》(即後來的《紅旗譜》《播火記》《烽煙圖》三部曲),他每天伏案疾書十多個小時。

三十多萬字的《戰寇圖》初稿在一年後即告完成。對於當時的創作情況,梁斌曾有以下描述:「我的創作欲、靈感升到高潮,欲罷不能。

1955年夏季,梁斌到天津就任河北省文聯副主席,那時河北的省會還是天津。就這樣,梁斌花了兩年時間,到1956年年底,完成了《紅旗譜》的創作,1958年1月,《紅旗譜》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當即震動了中國文壇。而梁斌因身心透支,大病了一場。

《紅旗譜》的成功,孫犁從未對人說過自己曾在其中起過作用。要不是在六十年代初期,梁斌與同事談起這段感人往事,讀者們是無法知曉的。這裡面體現出的不僅僅是孫犁和梁斌之間深厚的友誼,也體現了老作家孫犁的高尚人品,以及梁斌的朴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