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電影 » 美國好看的打拳電影有哪些
擴展閱讀
志明和春嬌三部電影劇情 2025-02-25 13:57:35
韓國新上映僵屍電影 2025-02-25 13:50:57
電影孤兒怨生孩子 2025-02-25 13:36:40

美國好看的打拳電影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5-02-25 11:28:53

㈠ 推薦幾部關於拳擊的電影 有的謝謝 最好是歐美的

《憤怒的公牛》Raging Bull(1980年)
導演:馬丁·斯科西斯
主演�羅伯特·德尼羅 (第55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
第55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獎

這恐怕是歷史上最經典的拳擊電影了。之所以成為經典是因為真實,近乎殘酷的真實。以世界中量級拳擊冠軍傑克·莫塔的生平為背景,金腰帶、假比賽、監獄、失敗的愛情、困頓的事業,一個拳擊手與生活的抗爭歷歷在目。片中的拳擊場面充滿著原始、粗獷和恐怖的情緒,利用升降鏡頭,把影像拍成夢幻般的慢動作,伴以怪誕嘈雜的噓聲和尖叫聲的音響效果,短短12分鍾的職業拳賽讓人悲痛至極,幾近慘不忍睹。

為了這部片子,羅伯特·德尼羅跟拳王莫塔本人學了一年拳擊,甚至連莫塔也很難擊敗他,之後為飾演晚年的莫塔,他又在40天里增肥60磅,以至於血壓和心臟都出了問題,不過贏回了奧斯卡小金人和世人的尊敬也算值得了。

贏固偉大敗亦光榮——

《洛奇》Rocky(1976年)
導演:約翰·G·阿維爾森
主演:西爾維斯特·史泰龍
獲第49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剪輯獎三項大獎

本片寫下了兩個美國夢,一個是主人公洛奇的,另一個是他的扮演者史泰龍的。30歲的三流拳擊手洛奇,憑著自己的勇氣和毅力,雖說沒能夠贏得比賽,卻贏得了金錢、榮譽和美人。三天半寫完劇本、28天排完、110萬美元成本換來當年7400萬美元的票房和三座小金人,史泰龍本人也從一個無足輕重的小人物搖身一變成為一線明星。隨後他又一口氣拍了三部續集,洛奇雖然還是浴血奮斗,卻怎麼也不及第一集來得振奮人心。

片中著力刻畫的是拳手的意志力,洛奇在拳台上被打得鼻青臉腫、頭破血流、視線模糊,也許在真正比賽中這樣的慘狀早被終止比賽了。但你要想打拳,這股子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勇氣是必須的。在氣勢上壓倒對方,即使不能贏得偉大,也要輸得光榮!

野性的呼喚——

《搏擊俱樂部》Fight Club(1999年)
導演:大衛·芬奇
演員:布拉德·比特、愛德華·諾頓

這時一部足以激起你原始野性的片子,男人與男人之間的陽剛肉搏,被渲染成一種自覺行動,吸引了一群在社會各角落壓抑生存卻無處發泄的人齊聚酒館地下室,一對一的斗毆、鮮血汗水淋漓下的擁抱,最直接的影像呈現,讓《搏擊俱樂部》幾乎成了積極宣洩暴力滿足的電影。按照導演的意思:人天性殘忍,每日的辛勞使人變得麻木不仁,充滿失落、挫折、絕望、精神空虛,長期的壓抑引發了最原始、最野蠻的痛苦和暴力的動物本能。這倒是和很多白領「運動減壓」的思想比較一致,從這個角度來講,拳擊是最好的業余運動,只不過絕大部分白領們還沒有壓抑到要拳拳見血的地步,況且,第二天鼻青臉腫的怎麼去上班?

悲情拳手,悲劇人生——

《冠軍》Champion(2002年)
導演:郭景澤(韓國電影《朋友》導演)
主演:劉五性(《朋友》主演)

1982年11月,韓國拳手金得九在洛杉磯世界冠軍爭奪戰的13回合中,被對手曼西尼以右直拳擊中下頜而倒地不起,在送往醫院的過程中,不治身亡。金得九的死令職業拳擊比賽規則得以改進,原來15回合的賽制,被減為現在的12回合。

這是拳擊史上的真實事件。現在,反映金得九悲劇人生的影片《冠軍》已拍攝完畢。《朋友》的導演郭景澤17歲時從電視中看到那場感人的比賽,便被深深地打動了。多年以後,他要將真實的故事講給更多人聽。《冠軍》並不是一部單純的體育電影,在激烈的勝負場面中,更多是反映那個時代一拳擊手的人生、夢想和愛情。為了更接近一個職業拳擊手的形象,主演劉五性也經過了一個精心設計的由「仰卧起坐,俯卧撐,跑步」等組成的訓練過程。

拳擊不是100%——

《壞孩子的天空》Kids Return(1996年)
導演:北野武
主演:安藤政信、金子賢

這部片子對於拳擊愛好者起到的應該是警示作用,它告訴我們一些事實:第一,拳擊不是你想練就能夠練的,再有熱情,沒資質也不成,小馬那樣的紙老虎只會被人家一拳打倒;第二,拳擊不是過剩荷爾蒙的發泄,於是,為了練拳而練拳的新志很快便失去了方向;第三,拳擊是一個淘汰率很高的行業,阿林、「老鷹」還有剛剛成為希望之星的新志最終都是別人成功的基石。片尾,小馬的那句台詞極為經典:「胡說,我們才剛剛開始。」是啊,就是不打拳,我們還有明天。

仇恨與愛——

《颶風》The Hurricane(1999年)
導演:諾曼·賈維森
主演:丹澤爾·華盛頓
2000年美國金球獎最佳男主角獎、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提名

《颶風》的故事原型——魯賓·卡特,在拳擊史上確有其人。這位綽號「颶風」的拳手是美國60年代中量級拳王稱號的強有力競爭者。在「颶風」 奪冠前夕,因在酒吧涉嫌一起三人被殺案而被捕。被錯判有罪的「颶風」在獄中,他將自己的遭遇寫成傳記——《第十六輪比賽》。多年後,這本傳記被一個大學生讀到,他發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要求釋放「颶風」的請願活動。最終「颶風」獲得了自由。

這部影片再現了拳壇上的風雲突變,宣揚了愛心與奉獻是逾越仇恨與不公的主題。片中,「颶風」的聲明「仇恨將我送入監牢,而愛讓我重獲自由」令人感動不已。

同樣,為了演繹好「颶風」這個角色,丹澤爾·華盛頓先是增重以飾演入獄前的拳擊手,後來他又減肥來扮好那個被關在獄中的人。雖然分別扮演過足球、棒球、籃球、短跑等相關運動員的角色,但拳擊對於華盛頓來說,仍是個難題。

生命不能承受之擊——

《阿虎》A Fighter''s Blues(2000年)
導演:李仁港
主演:劉德華 常盤貴子

估計這部片子能夠讓不少美眉愛上拳擊手,因為劉老帥哥在片中確實挺酷。但是,結尾的決戰,阿虎似乎應該更加理性地面對對手。像第一回合一樣,而不是正面硬拼,像史泰龍那樣堅持到底取得勝利畢竟不那麼現實(況且作為電影來說也太俗)。為理想付出生命固然悲壯,而且也夠煽情,但現實中值得珍惜的東西更多。
話又說回來,拳擊運動不是街頭斗毆,安全還是第一位的,無論是練習還是比賽之中,如果覺得自己不成,還是抓緊時間撤退,跟丟命比起來,丟點面子又算得了什麼呢?

激動人心的10年——

《阿里》Ali(2002年)
導演:邁克·曼恩
主演:威爾·史密斯

影片一改以往傳記片的作法,只記錄了阿里從1964年爆冷擊敗利斯頓到1974年復出後金沙薩大敗福爾曼的10年。這10年,是整個美國社會不安而躁動的10年,也是阿里的人生中充滿個性的10年。從初嘗冠軍滋味,到拒服兵役,被WBC剝奪了其世界冠軍稱號,在度過最為艱難的幾年後,阿里重又回到事業的頂峰。

影片中對阿里拳擊生涯中兩場最重要的比賽均做了較為詳盡的表現,與福爾曼比賽的場景,幾乎再現了當時的驚心動魄。片中,促成那場世紀之戰的唐·金,在那時還是個輕浮而饒舌的傢伙。

據說,影片拍攝過程中,阿里經常會到片場探班。每次,威爾·史密斯就向阿里「挑釁」:「我比你漂亮,出拳比你快,動作比你迅速!」其實,這一招,正是他從阿里那裡偷學來的。體格勻稱的威爾·史密斯為了練出像阿里一樣的發達肌肉,毅然增重35磅,並在影片開拍前10個月就開始在高原地區進行跑步鍛煉。

拳擊的電影還有很多,好萊塢今夏出品的《無可爭議》是影射泰森的絕佳之作,在昆汀·塔倫蒂諾的《低俗小說》中,布魯斯·威利斯也通過拳擊手的角色著實展現他健碩的肌肉,伍迪·哈里遜與安東尼奧·班德拉斯在喜劇片《拳拳到骨》中大耍寶,由布拉特·比特飾演的另一位拳手的《偷蒙拐騙》,丹尼爾·戴·劉易斯主演的愛爾蘭影片《拳擊手》……就是在近年來電影市場相對低迷的香港,除《阿虎》外,也曾有郭富城的《浪漫風暴》,古天樂、吳彥祖的《野獸之瞳》,甚至,星爺早年間的《破壞之王》。

㈡ 求一部拳擊類電影

片名:CinderellaMan

譯名:《鐵拳男人》

影片簡評

乍看此片感覺像是《奔騰年代》與《百萬美元寶貝》的融合之作,影片既與《奔騰年代》的背景與寓意同出一轍(同樣表現了美國經濟蕭條時期人們不屈不撓的精神,幾絲煽情、幾絲感動、再加幾絲震撼),又唯缺顫是繼去年奧斯卡得主《百萬美元寶貝》之後又一部關於拳擊的影片,同樣展現了扮隱從默默無聞的小人物逐漸攀升到爭奪世界冠軍的歷程。相對來說,《百萬美元寶貝》略顯低調、黑暗、觸及心靈深處,拳擊可以說是一個幌子,而人性才是影片所要探討的主題,導演嫻熟的拍攝手法與演員們爐火純青的表演將影片升華至理性思考的高度。

而《奔騰年代》指敗則稍為積極,略帶美國英雄主義色彩,大量慢鏡頭特寫與凝重宏偉的配樂令影片看起來更像是一部邁克爾·貝的作品。這兩部片子都獲得了奧斯卡的提名,而前一部獲勝,由此不難看出如今的評委們的口味,也許這就是《飛行者》為什麼沒有獲得最佳影片的原因之一吧。《鐵拳男人》取材於真實人物、真實事件,希望擅於拍人物傳記的朗·霍華德能汲取以上幾部類似影片的優勢,發揮出自己的特色,帶給我們繼《美麗心靈》之後又一部感人之作。

㈢ 一部講述美國高中生的電影 關於打拳的

應該是美國電影《永不退縮》 劇情介紹 這是一個完全浸透在綜合格鬥--即MMA的世界中的故事,圍繞著一個名叫傑克·泰勒的小夥子展開。傑克完全具備了武術家的堅韌,雖然大多時候他都喜歡用拳頭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其實他是一個非常善良的人。 前不久,傑克剛剛跟隨著家人一起移居到了佛羅里達州的奧蘭多市,因為只有在這里,才能給他的弟弟提供一個更好的職業網球的環境。在家鄉的時候,傑克是橄欖隊的明星球員,可是到了新的地方,他卻成了一個被人忽視的局外人,還落下了一個脾氣很臭、喜歡打架的壞名聲。 其實傑克一直在努力地嘗試著融入到完全陌生的新環境中,他還跟隨著輕浮的同班同學巴扎·米勒一起去參加了派對……可惜的是,生性好強的傑克在派對上不幸地和一個有名的惡棍賴安·麥卡錫起了沖突,不但被打敗了,還受到了羞恥。這個時候,傑克的另一個同學找到了他,向他介紹了有關MMA的相關知識--這位同學看到傑克身上擁有著良好的格鬥素質,所以決定將他引薦給MMA導師吉恩·羅卡。 傑克很快就意識到,MMA雖然並非那種通常情況下的街頭格鬥術,卻正對自己的口味。然而想要得到吉恩的親自指導,傑克就得自己去體會忍耐力、紀律性以及積極性對格鬥術究竟起到了什麼樣的重要作用。對於傑克來說,學習MMA是因為這里還有比取得單純的勝利更重要的事情,他最終會尋找到自己心中真正嚮往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