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電影 » 電影雷洛阿叔經典台詞
擴展閱讀
中國日本遺孤電影70年代 2025-02-24 21:16:30
公司購買電影票怎麼做賬 2025-02-24 21:16:25
許文強電影大全完整版 2025-02-24 21:12:24

電影雷洛阿叔經典台詞

發布時間: 2025-02-24 18:22:44

⑴ 五億探長雷洛傳 1結局是什麼意思

結局就是雷洛由於其時反貪污聲甚盛,決定提前「急流勇退」,趕在廉署成立前跑路了,從而逃過了法律的制裁。

《五億探長雷洛傳》影片的最後,頭發已白的雷洛站在水邊,凝視著輕投下的一枚硬幣濺起的水花問趕來叫他吃飯的家人阿福:「阿福,你知唔知,人一生最辛苦系咩野?」「唔知,老爺。」「就系吃飯!」

畫面換到他最初投考警察時,教官問他為什麼來投考警察?他的回答就是:「為了吃飯啰!」這話有些消極,但對於雷洛來說,這就是事實!雷洛的最終在加拿大安度晚年,就是因為他懂得得與舍。舍一時的無限風光,換安穩的晚年!

《五億探長雷洛傳》是永盛電影公司出品的劇情片,由劉國昌執導,劉德華、吳孟達、邱淑貞、張敏等主演。該片講述了青年雷洛在朋友豬油仔的灌輸下洞悉黑道生存技能,從警察一步一步爬上警長高位的傳奇故事。

雷洛傳第一部《雷老虎》主要講述了五億探長雷洛從一個香港警察變成一代梟雄的發跡史,第二部則講述了雷洛失散多年的兒子雷用賢長大後被廉政公署招攬,由此展開的圍繞父子兩人的恩怨情仇。至於網上流傳的第三部實則網友剪輯拼湊而成。

(1)電影雷洛阿叔經典台詞擴展閱讀:

雷洛原型為香港前總探長呂樂,呂樂CPM(1920年5月16日-2010年5月13日)1920年5月16號出生於廣東省潮循道海豐縣附城鎮鹿境鄉新南村,後來全家人偷渡去香港。又名呂務樂,人稱樂哥、阿叔,有「五億探長」的稱號。

香港警察隊刑事偵緝處前總探長,在任時期建立了一套與黑社會制度相關的貪污機制,後淪為香港通緝犯。1990年代後的香港電影,把4位通緝犯,呂樂、藍剛、韓森和顏雄並稱「四大探長」。2010年5月13日,呂樂於加拿大病逝。

1960年代香港黃賭毒猖獗,歷任港島、九龍總華探長的呂樂縱橫黑白兩道,隻手遮天,風光一時。人稱「lak哥」的他,1940年任職警員,60年代與顏雄、韓森和藍剛合稱香港「四大華探長」,與黑幫勾結收取龐大賄款。呂樂被公認為四人之首。四大探長貪污案60年代遭殖民地政府揭發。

前港督麥理浩於1974年成立廉政公署,以遏止日益泛濫的警隊貪污。這一著名的「打老虎」的行動,引致警隊人心惶惶,更導致警廉沖突。隨後麥理浩頒下特赦令,不再追究大部分在1977年以前的貪污案,才平息警隊暴亂。

然而,廉署一直沒有放棄追緝呂樂等四人。1968年,由於其時反貪污聲甚盛,呂樂決定提前「急流勇退」,在48歲便提早退休,靠收租和積蓄過著無憂生活。1973年,呂樂趕在廉署成立前偕八名子女及妻子移居加拿大,逃避追捕。

⑵ 真有雷烙探長這人嗎

有原形
眾所周知,「雷洛」是以前總華探長呂樂為原型的,這個曾經風光一時的警界梟雄在遭ICAC通緝後便逃往加拿大,後又到了台灣,至今仍未回過香港,因為ICAC的通緝令仍然有效。不過成為普通人後的呂樂還是一身「老大「脾氣,當年向華勝,向華強兩兄弟找呂樂說要投資拍攝他的傳記,呂樂看在兩人與他有親戚關系才答應,但死活不允許用原名,而且他還一直對劉德華拍完電影後不去拜會他這件事耿耿於懷,看來這位老人身份變了,「地位」卻始終沒變!兩部電影讓我見證了「雷洛」的「蛻變」過程,警察剛上任時,他拒絕收取賄賂,當時的香港連消防員和醫院護士都貪錢,連救火都要先給「開喉費,」所以可謂「無人不貪」,那時候的雷洛完全可以說是「清廉」的!後來,他明白到在那個無葯可救的時代,只有依靠關系,收取賄賂,才能攀登上權利的高峰,所以就有了《雷老虎》里那句對白:「這玩意,我要貪就要貪夠一億!」與開頭長官訓話時對同事的話語嗤之以鼻的形象形成對比,同時也表現出社會在有形無形中令到一個人的思維和價值觀發生的改變及一個人學會去適應一個社會形態的過程,這樣的一種轉變,無疑是更具有感染力和深刻思想的!《雷老虎》主要講述雷洛的奮斗史,《父子情仇》則把重心放在了感情的糾葛上,若論張力,《雷老虎》則更加出色,而《父子情仇》則是多了一種溫情,感覺比較柔弱,比如像《雷老虎》中的「1957年九龍大暴動」這樣的大場面《父子情仇》就有些缺失,結尾那場醫院大戰也明顯火候不夠,甚至有些牽強了。嚴格來說,《雷老虎》讓觀眾更多地在雷洛的發跡史中透視了當時的社會環境,而《父子情仇》則比較「個人化」,強調雷洛與兩個女人及兒子之間的情感糾葛,他的攀升反而落為陪襯,最後ICAC的成立也只是一筆帶過,草草結局,至於當時ICAC對雷洛的通緝更幾乎是隻字未提!同時,雷洛最後是否真的與兒子修好了呢?雖然兩人一笑似乎代表重歸於好,但接下來又沒有下文了,不知道是不是情節上的忽略。不過,導演劉國昌很好地把握住了電影的敘事節奏,直線鋪開,在情節沒有過多的粗枝大葉,相反給觀眾的感覺比較精練,兩集故事下來沒有什、怎麼拖泥帶水,卻比較完整地呈現出了雷洛的一生,這種流暢的手法讓我們覺得在敘事上更多是快而不是慢,最少電影里沒有多少不必要的情節,看來劉國昌在這方面的拿捏還是很准確的,恰到好處,使得情節不至於太鬆散,無論是《雷老虎》還是《父子情仇》,情節的遞進發展都比較嚴密,節奏的配合也很到實處,快慢分明,沒有失去平衡,能有這樣的功力對一個導演來說,實在是挺難得!

⑶ 《追龍》雷洛真實人物是誰

《追龍》雷洛真實人物是「呂樂」

呂樂CPM(1920年5月16日-2010年5月13日),又稱雷洛。1920年5月16號出生於廣東省潮循道海豐縣附城鎮鹿境鄉新南村,後來全家人偷渡去香港。又名呂務樂,人稱樂哥、阿叔,有「五億探長」的稱號。香港警察隊刑事偵緝處前總探長。

在任時期建立了一套與黑社會制度相關的貪污機制,後淪為香港通緝犯。1990年代後的香港電影,把4位通緝犯,呂樂、藍剛、韓森和顏雄並稱「四大探長」。2010年5月13日,呂樂於加拿大病逝。

相關資料:

1960年代九龍總華探長的呂樂縱橫黑白兩道,隻手遮天,人稱「lak哥」的他,1940年任職警員,60年代與顏雄、韓森和藍剛合稱香港「四大華探長」,與黑幫勾結收取龐大賄款。呂樂被公認為四人之首。四大探長貪污案60年代遭殖民地政府揭發。

前港督麥理浩於1974年成立廉政公署,以遏止日益泛濫的警隊貪污。這一著名的「打老虎」的行動,引致警隊人心惶惶,更導致警廉沖突。隨後麥理浩頒下特赦令,不再追究大部分在1977年以前的貪污案,才平息警隊暴亂。

然而,廉署一直沒有放棄追緝呂樂等四人。1968年,由於其時反貪污聲甚盛,呂樂決定提前「急流勇退」,在48歲便提早退休,靠收租和積蓄過著無憂生活。1973年,呂樂趕在廉署成立前偕八名子女及妻子移居加拿大,逃避追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