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電影 » 電影好看怎麼評論
擴展閱讀
模擬拍電影游戲什麼 2025-02-23 16:09:12
劉德華電影雷洛1粵語 2025-02-23 15:56:53

電影好看怎麼評論

發布時間: 2025-02-23 08:24:18

① 電影評論怎麼寫

一般來說,當你看完一部電影,想寫點東西表達一下自己對這部電影的感想或者領悟,這都是在自然不過的事情了。你可以寫一篇跟自己心情有關的日記,也可以寫一篇根據電影某個情節所引起的感性散文,或者還可以寫一篇根據電影所描述的社會現象進行批判性的文章。基本上寫出任何東西都是值得鼓勵的。

2.1,寫影評前的准備工作

在寫一篇影評之前,我的建議是:
1, 選一部自己喜歡的影片。在評論前,評論者首先是觀眾,自己喜歡最重要。同時建議要多看電影,但自己不喜歡的電影不要勉強看。
2, 所選擇電影要多看幾遍。要尊重電影。
3, 盡量多的掌握一些電影評論分析的工具,盡量多的了解此部電影相關資料。
4, 搜集一下這部影片曾有哪些評論,以免重蹈前人說法。
5, 要勇於懷疑。

2.2,觀感與通過觀感進行對電影的初步分析

在觀看完影片以後,你的直接觀感就是對這部影片的最初評定。要相信自己的感覺。事實上,對電影的最初分析已經在觀看影片時完成。當觀眾看電影的時候會不自覺的向影片提出問題,「情節為什麼是這樣而不是那樣?」「演員所說的台詞是否符合在影片中的身份?」在電影進行中的每時每刻觀眾都會對影片的「真實性」產生懷疑,觀眾會試圖從電影本身的解釋中找到「合理」的邏輯性,也會時刻根據以往的個人經驗來審視著畫面的可能性。觀看好看的電影時我們會說,「是這樣啊」或者「哦,原來還可以這樣啊」 。我們不喜歡的電影往往是那種看著很虛假的「不真實」的電影,這種電影就像是背叛的情人所講的蹩腳謊言。當然,如何愉悅觀眾是電影製作人所要關心的,作為評論者來說,不但要找出電影好看(合理)的地方,還要試圖分析為什麼。

2.3 電影評論的基本構成
影評通常包含的幾個部分:電影簡介,評論正文,引文出處。

電影簡介

電影簡介可以分為電影的基本簡介與服務於評論正文的擴展簡介。
基本簡介通常包括電影的原名,電影的中文譯名(別名),導演,主要演員,類型,片長,上映時間,國家等等。最好也要找到這部電影的海報。這里除了電影名稱以外其它都不是必寫項目。根據評論的需要,我們還可以加入劇情簡介。劇情簡介是對電影的再敘述,由於評論者對於電影理解的局限,再敘述時應盡量避免加入有嚴重主觀傾向性的解讀。建議劇情簡介不要超過200字。
擴展簡介通常包括對電影製作人員的更詳細的介紹,影片產生背景的介紹,影片所描述的社會背景介紹,影片所獲得的獎項等等。擴展簡介作為評論的資料性工具要有選擇的引述。擴展簡介如果沒有對評論產生直接影響,建議果斷的舍棄,或者可放置於評論正文之後。

評論正文

① 從觀感輕松切入評論
我們注意到,觀感往往產生於電影中最能讓觀眾理解或是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因此對觀感的分析也就成為對這部電影最容易入手分析的切入點。我們只要問一下自己,這部電影哪裡最吸引人,然後根據以往的經驗或是分析工具解析一下為什麼吸引人,評論就產生了。
觀感作為最初對電影的評定,勢必會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會因為評論者的不同有很大的差異。我們不必刻意減少這種差異,正是因為有了這種差異,才使得評論更加開放,有了交流的土壤。因為影評的目的是發揮綜合能力欣賞作品,同時將作品的豐美面呈現出來提供給別人,所以開放式的評論也就不必排斥專業分析工具。我們也不能誇大專業分析工具的功能,一個放諸四海皆準的影片分析方法並不存在。
觀感是電影對觀眾的影響結果,它意味著觀眾從電影中最直接的得到了什麼。對觀眾來說,觀感從來就沒有對錯之分。作為評論者,要相信自己的觀感,不要被導演的名氣或電影所獲得過的獎項等非電影本身的因素所左右。那些非電影本身的東西只能印證觀感,而不能產生觀感。

② 列舉部分常見的評論切入點
1通過主題解讀評論:例如,你可以通過《不準掉頭》來解讀「倒霉」,可以通過《躲閃》來解讀「少年的愛情」,可以通過《著魔》來解讀「瘋狂」。觀感可以讓你對某些電影歸結出一個主題詞語,然後品味分析一下,電影所提供的哪些感知手段讓你對這個主題詞有了更好的理解。一個電影是如何變成一個詞語的詮釋例證的?
2相似主題聯想評論:《兩支大煙槍》《尼古丁》。
3通過形式對比評論:例如,作為警匪片的《獵豹行動》對以往戰爭片形式上的借鑒,是否可以理解為一種拍攝警匪片的新方法。與之對比的對象可選擇《黑鷹計劃》。
4典型例證:例如,可以通過木偶片《美國戰隊》的分析找出若干「美國大片」所常犯的「大片通病」。
5同系列討論:從茂瑙的《吸血僵屍》到《驚情400年》《刀鋒戰士》《吸血情聖》等這一系列以「吸血鬼」為主題的電影從內容到形式上有哪些變化。又比如說以同性戀為題材的《櫥櫃里的男人》《男人心中只有男人》等等。又或者《異形》系列或《黃飛鴻》系列等等。
6倫理討論:例如可以通過《老男孩》與《發情日記》來比較東西方倫理差別,《關於我們的愛情》來討論母女關系。
7了解型電影:例如,從《夢想阿根廷》與《官方說法》中可以對「軍權政府」有個初步認識。也可以在《戲夢巴黎》中找到些「新浪潮」的氣息。
8結合他人的評論對電影的再評論。
9對某些導演或演員的偏愛也可以讓我們集中討論一下他們的特色。例如我比較喜歡的安德烈.佐羅斯基、蓋.瑞奇、伊莎貝爾.阿佳妮、夏洛特.甘寶等,他(她)們導演或主演的電影只要留意就可以搜集得到。
我們要小心的是通過「作者論」[注釋]來分析電影,這種分析方法使用不當就會變成是評論者的一廂情願。在某些不嚴謹的評論者那裡,影片被詮釋的面目全非,之後就可能是評論者對導演的非理性評論。本來單純地影片分析,變成了一個批鬥導演的檄文或是對某個「偉大人物」表示忠心的保證書。批評電影與批評導演當然是兩回事,批評導演更像是一種私人恩怨。

然而我們又不能完全否定「作者論」是一個很容易入手且簡單易行的電影分析的切入點。所以在評論的時候要多關注的是電影而不是關注導演,更不要試圖證明自己比那個導演還要了不起。
10對電影影象的評論,如從電影敘事、景框構圖、電影剪輯等做切入點。如對電影《羅拉快跑》進行分析評論。

電影評論當然不只局限於採取以上這些方式作為切入點。只要我們相信自己的觀感,並且不片面濫用自己的感覺,其實一切可以使你產生興趣的東西都可以作為切入點。

③選擇一種自己所熟悉的評論工具。評論工具的范圍其實非常廣泛,復雜的如前文所述的一些專業工具,簡單的如個人的觀感。特定工具的好處是可以把某些問題分析得更具體,更深入。在特定工具的應用上,戴錦華對《玫瑰的名字》的精讀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範例。當然她很可能是先分析了原著的小說的。那些特定的工具並非如我們想像中的難以掌握,如果你有興趣,也可以用符號學來分析一下《夢幻格林》,這將是一個不錯的嘗試。

④在分析與欣賞電影中間把握平衡。我們要警惕過度的分析對電影的欣賞性是有害的。有時候觀眾並不想變得那麼「明察秋毫」,做一回快樂的「傻子」也許就是觀看影片的初衷。蓋?瑞奇導演的《偷拐搶騙》我已經看過了7次卻一直捨不得分析它,因為害怕分析過後觀看的樂趣就沒有了。當然我們也可以抱著樂觀的態度,分析以後會發現新的樂趣,但這畢竟是要冒一定風險的。我認為好的評論同時也應該是一篇善意的推介文章,它要把自己的觀點說清楚,還要保留原來電影的觀賞性。

⑤筆法。評論者的筆法與評論選擇的切入點密切相關,不同的切入點決定不同的筆法。如通過觀感來敘述影片帶來的感官審美影響,則很有必要藉助大量修辭的運用;如果探討影片的流派等歷史性內容,則對經典理論的引用和同時期其他作品的類比必不可少。寫評論時要把觀點寫清楚,行文要簡潔流暢,不要堆砌資料。臟話痞話或許是通往個人文風的一條捷徑,然而他們從來都不是嚴謹的,在評論的道路上我們甚至不需要反諷。在資訊發達的今天,搜集影片的外圍資料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如果不當地使用外圍資料很可能會把你的評論淹沒在看似相關實則不知所雲的文字之中。外圍資料可以幫助評論者理解這部電影,但不應把這些資料變成評論者的依據。原則上我支持「要排除一切非取自影片內部的任何文獻或相關資料」的這一立場。電影評論並不會因為提到了一些大師的名字而變得更加精彩。

⑥個人風格。影評的個人風格需要逐漸形成,如同對於電影的口味一樣,評論的側重點與切入方式在不斷書寫影評中會逐漸形成風格,從而成為個人影評的某種標志。

⑦豐富你的影評。例如在以文字描述分析之外採用直觀的圖象,作為對評論的支持與補充,適當截取影片的畫格會使你的評論更直觀。除非是在評論影片剪輯的時候,製作表格或者圖解對評論者來說太費力氣。

⑧給自己的評論起一個吸引眼球的標題。

引文出處

在評論正文之後要列出評論中所引的文字出處,這是對原作者辛勤勞動的尊重,同時也方便讀者查閱相關資料。

3 在電影評論中應該避免出現的情況。
1, 要避免評論者的生活(經驗)過多的干預評論本身。比如,看《食神》以後,你說你學會了怎麼做叉燒飯。寫評論的目的不是讓讀者關注評論人,而應該強調所要評論的電影。吃了油條喝了豆漿去看電影,同餓著肚子去看電影的心情可能不一樣,但電影是一樣的。
2, 要避免在沒有敘述原因的情況下給出評論結果。例如:永遠也不要說哪部電影是最好的電影,哪部電影是最偉大的電影。在我看來,即使看了很多電影也不要給電影排名次,但是可以給電影定位。
3, 要避免東拉西扯,主題模糊。慎用排比。要努力把一個問題分析清楚,而不是要具體描述10個還未解決的問題。不要隔靴搔癢,甚至是滿世界找靴子。例如:評論《神話》的戰爭場面差,不能說它不如《勇敢的心》也不如《角鬥士》,而應該明確指出它具體差在哪裡。是場面調度問題還是畫面構圖問題?是剪輯問題還是電腦特技問題?
4, 要避免對演員導演等影片生產者私生活的關注。只有影片的宣傳人員或者八卦雜志才有需要關注那些問題。
5, 要避免死撐面子硬評論,滿眼都是某個電影的不足。應該放鬆心情,如果有部電影實在是差,那我們不去看它好了,更不用費心評論。評論是要把影片的豐美面呈現出來,捨本逐末的評論方式與悲觀的分析角度實在讓人惋惜。
6, 要避免一些對電影本身沒有意義的評論。電影評論不同於電影商業宣傳,評論要排除干擾。在選擇切入點上要迴避法律、社會學、心理學等各個人文學科對電影的探究,盡量從影片本身切入影片論述。
7, 要避免評論者主觀地對影片做過度詮釋。不要對自己假想中的錯覺揮動雙拳,使讀者莫名其妙。

-----------------------------------
[注釋:作者論的觀念,最早是由法國導演楚浮的文章〈法國電影的某個趨勢〉在《電影筆記》上發表而開啟。文章攻擊停滯的法國電影工業,並稱贊美國導演的作品,為作者論奠定基礎。作者論認為,電影的整體風格和內容的處理主要可歸功於一個人的理論。通常用來指具有可辨識風格和主題意識的導演,此理論也包括其它被視為一部影片的主要推動力的製作人員(編劇、演員、攝影、剪接)。作者論在邏輯上是一種以作品為重心的分析方法,然而實質上卻是一種影片的詮釋方式,影片的每項特殊因素都被分析者順著導演世界觀的方向加以詮釋。出自書目《當代電影分析》《電影批評面面觀》]

② 影視評論的主要方法

(一)介紹式評論
介紹式評論主要是對一部影片的介紹,同時帶有一定的評論性,這類評論對於那些沒有看過某部影片或者對影片不是很熟悉,希望得到更多了解的人們尤其需要。它著重向人們提供有關影片的基本情況,比如影片的題材、情節、導演與演員的信息等。這類評論一般表現出明顯的商業導向,承擔吸引人們前來觀看影片的任務。所以在一般的考試中,不適合此種評論。
(二)鑒賞式評論
鑒賞式評論也是常見的電影評論的重要文體,或稱之為鑒賞式文章,這類評論主要側重於對影片某個方面或角度的評述,其主要目的在於通過對影片的一定特色的分析,使觀者增強對於影片某個方面的感受與了解。鑒賞式評論的服務對象是大眾,目的是讓更多的人通過閱讀文章,獲得對影片較深刻的領悟。這類評論一般可以不顧及影片的全貌和整體特點,而只對於影片的某個方面,比如某一段落、某一情節某一人物特點加以評述,可以以一個普通欣賞者的角度,集中通過對於一個點的描述分析,甚至不排斥少許富有感情色彩的表現,從而表達自己的理解和感覺。
(三)理論式評論
理論式評論也可稱作闡釋式評論,是電影評論中最為典型、最常見的評論文體。人們通常在報刊上看到的評論主要屬於這類評論。這類評論的寫作目的主要在於通過對影片的理解分析,對影片做出科學客觀的評價,讓更多的人通過對評論的閱讀,獲得對影片的准確把握和深刻理解。
(四)研究式評論
研究式評論是專業研究人員對於電影的分析和評論,其研究文章是理論性更強的評論,這類評論有時也就是學術論文。
我們參加專業考試,主要就是要求寫好第二和第三兩種評論,由於考官的要求不同,考生必須選擇其中的一種來寫——創作專業要求第二種,理論專業要求第三種,在藝術類院校的招生要求來說,這兩種理論上沒必要分得十分清楚。
二、影評寫作技巧
(一)開頭
對於文章來說,好的開頭也非常重要,一是影響到意思的表達,是結構安排的重要一環;二是可以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從而沿著作者鋪設的道路一覽全景。因此粗糙的、千篇一律的開頭,或者令人懊喪的語氣,都是寫作中的忌諱。影評中的開頭非常重要,它往往決定著文章的走向,考官在閱卷時,一般都是先從考生試卷的開頭來尋找這篇文章的中心點。一般來說,開頭都與影片的特色聯系在一起。常見的開頭模式有:
1.用感悟啟示來開頭。比如:人的一生是短暫而又漫長的,人生的歷程從來就是不平坦的,一個人想要在一生中有所作為,實現自己的理想,隨時隨地都可能遇到意想不到的挫折。在挫折面前應如何應付,影片用實際行動給了我們一個明確的答案和深深的啟示。
2.用審美激情來開頭。比如:看影片《天使愛美麗》已經好些日子了,可一回想起那部片子,就感到有一種崇高、激動、豪壯、舒暢的感覺湧上心頭,可謂繞梁三日而不覺。我想,這恐怕就是它的美學意義在我心中泛起的漣漪,引起的震盪。
3.用排比造勢來開頭。比如:音樂之聲,讓每一個人都怦然心動的旋律。電影《音樂之聲》講述了一個民族不屈抗爭的故事。影片中旋律和故事連在一起,讓觀眾在壯美的感受中,經歷了心靈的震撼和感情的傾瀉。
4.特色定位來開頭。如:「為歷史而作,為人生而寫」的影片《音樂之聲》以宏大的場面、磅礴的氣勢、昂揚的激情和悲壯的美質,重鑄了「主旋律」電影的形象坐標,使「主旋律」影片與歷史的豐富細節結合了起來。在「主旋律」影片中,它是世紀末的新收獲。
5.用轉折(以示公正和辨證)來開頭。比如:電影《肖申克的救贖》是思想性和藝術性都獨具特色的影片,它不僅獲得了國際大獎,而且也使觀眾為之感動,但在感動之餘,我卻總覺得影片中有些令人遺憾的地方。
6.用聯想升華來開頭。比如:艾米麗,一個可以給孤獨老人找回50年前回憶的孩子,一個可以將聖誕公公郵寄到世界上任何角落的孩子,一個用語言為過馬路的盲人伯伯描繪美麗世界的孩子,一個為寂寞的女房東送來40年前相思信的女孩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人間真情,品味出人生一世的生命真諦。
7.用有關名言開頭。比如:著名導演羅姆說過:「電影具有比任何其他藝術更富表現力的細節」,確實,在我看來,《茜茜公主》中的細節不僅具有以小見大,深化主題的表現力,而且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二)影評主體
主體段落當然是很重要的構成部分,介於開頭與結尾之間的部分,承擔著分析的使命,考生在文章動手之前,應首先整理好自己的思路。思路的清晰,符合正確的理論前提,採用科學的思維、邏輯形式才能保證論點的正確性。由於主題部分的篇幅較長,我們無法詳細舉例。提醒如下幾點:承接開篇;最好分成各小段,論證要扎實,切忌輕浮;注意必要的修辭手法和蒙太奇手法的運用等策略來分析。
(三)結尾
與開頭受到相近程度重視的是結尾。俗語有雲「頭難起,尾難收」。一篇影評文章假使開了好頭,卻無好結尾配合,同樣會令考生慘遭失敗命運。好的結尾,可以使文章的最後部分仍然有濃厚的韻味,甚至可以使余韻延伸到文章閱讀之後。好的結尾應該做到:1.將文中的思想一貫到底,文氣不斷,首尾相應,不僅有形式上的完整之妙,更有意義上的相通之感。2.卒章見志。如果文中分析得好,水到渠成,自然地得出結論,會給考官以充分的可信感。精妙的結尾更像一個驚嘆號,給人以深刻的印象,而歷久不忘。
結尾一般方法:
1.簡要總結式。在許多內容復雜難懂的影評結尾處常用此法,它不僅可為讀者收攏正文所開諸頭緒,提醒正文內容,而且更可強調重點。
2.號召式結尾。這種結尾秉承前文宗旨,利用簡潔文字,強調主題的價值,並希望有更多反思、討論。
3.反詰式。這種結尾以反問來強化意思,使正文所點化的意思更有其力度。
4.進一步擴張法。這種結尾,在正文結束後,使討論的問題有進一步的擴充,除保存本有力量外,更加入了大量的辨析,給文章留有一個永遠追尋的印記。
5.設置疑問結尾法。這種結尾法與擴張結尾法在精神上是相通的,但它卻以最終的一個疑問作為結尾,留下了不盡的思索。
6.議論深化結尾法。這種結尾議論手段,使影評的中心觀念再次得到強調。
7.缺點陳示法。這類結尾當然是與正文結構緊緊相連的,以主要的篇幅力贊影片的成功,最終,則筆法轉來,指陳出若乾的不足,期待引起關注。
8.描述結尾法。這種不常見的結尾是借著自然的敘述來完成的。它是理性分析之後,選擇適當畫面評議予以銜接,同時也是一種特別感人的結尾方法,一種十分富於音樂效果的帶有餘韻的結尾法。
9.借他人的話語結尾法。這種結尾法是我們十分熟悉的,它選擇一句、一段專家或名人的話語,不但替我們表達了意見,而且,也使所發見解有了可靠的支持。
10.自然結尾法。此種結尾最常見,它們符合行文的需要。我們說過,結尾方式亦無定式,絕無任何公式可概括無疑,主要依文章來勢和表達需要而選定。

③ 電影評論或者音樂評論怎麼寫

電影評論可以從多個角度進行深入探討,首先考慮主創人員的影響。知名導演和演員往往能帶來強大的市場號召力,他們的參與無疑會吸引更多的觀眾。其次,拍攝題材的選擇至關重要。商業片的成功往往基於精準的市場分析,選擇何種題材能更好地滿足特定觀眾群體的需求,從而預期到較高的票房收入和投資回報。

在內容方面,一個好的電影應具備一個精心構思的故事,輔以細膩的情感描寫,以及對人生和世界的深刻思考。視聽享受也是不可忽視的部分,精良的製作包括影像效果、音樂、音響和特效,這些都是提升觀影體驗的關鍵因素。此外,廣告宣傳對影片的推廣同樣重要,合適的宣傳策略可以有效提升觀眾的興趣。

影片的片名和包裝也是商業賣點的一部分,獨特的包裝設計能夠增加觀眾的好奇心和期待感。當然,任何作品都不是完美的,電影評論也應指出影片的不足之處,但這種批評應當基於客觀事實,避免主觀臆斷。如果不確定,可以僅分享個人的觀影感受或提出建設性的建議,這樣的評論更具參考價值。

④ 如何形容一部電影很好,推薦別人去看

個人很喜歡看電影。最近看了一部關於監獄為背景的題材的電影,很受鼓舞。

如果要形容一部電影很好。我認為,生活即是電影。

肖申克的救贖,很棒的一部電影。故事的很平淡,沒有很復雜的情節。剛開始你可能還看不懂,但是到後來你會發現故事的對比性和每個人物的性格變化,使人很受震撼。給人強烈的心靈沖擊。監獄裡面的孤獨與絕望,希望與失望。以及安迪在肖申克監獄的救贖。其實電影就是生活的一面鏡子,體現很多的東西。希望,自由都是要去追求和懷有的。

我是文開石我有靠譜答案

沒聽過【勸賭不勸嫖勸嫖兩不交】么

一個道理,對於極其個人感受的事情,不要去影響別人。

對方喜歡、有時間、自然會注意到,不用你多事。

對方不喜歡,就等於給了對方一個難題,是看面子去看一次,那樣是委屈自己。不去看,又怕你追問觀後感,說實話傷交情說假話傷人。

你認為好的東西,別人什麼感覺你不會知道也沒權做主。

一般來說,最多是你看過了,別人問怎麼樣,你可以客觀的直接說出自己的看法,但別劇透。比如「情節很曲折,很吸引人,值得看」、「故事很一般,特效很好,為了特效可以去電影院看」之類的。

既然你想推薦你認為很好的電影給你的朋友看,想必這部電影肯定是引起了你的共鳴,可能這部電影是一部喜劇,能讓你捧腹大笑,可能這是一個悲劇結局,讓你感動的痛哭流涕,總之,這部電影的某些情節或者某些台詞能讓你感同身受,記憶猶新!

下裡面列舉幾部電影片段,分享給你,你也可以這樣分享給你的朋友!

1,別人說你不行,是因為他自己做不到。你要盡全力保護你的夢想,那些嘲笑你的人,他們必定會失敗,他們想把你變成和他們一樣的人。如果你有夢想的話,就要努力去實現, 就這樣

——《當幸福來敲門》

2,我們一路奮戰,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是為了不讓世界改變我們!冬天冷,是因為為了讓我們懂得,周圍人的溫暖是多麼的珍貴!

——《熔爐》

3,人生與電影不同,人生......辛苦多了

——《天堂電影院》

最後再送你一些成語,在你敘述情節的時候用

盪氣回腸 引人入勝 精妙絕倫 扣人心弦 韻味無窮 精彩紛呈 百看不厭 意猶未盡 身臨其境 跌宕起伏 紛繁復雜 妙語連珠 精彩紛呈

現在放映的電影很多,但值得看的好電影並不多。如何把自己認為的好電影推薦給大家, 除負責任的態度外,還需要一些技巧。 分享如下,供參考

1 .自己要把所推薦的電影吃透。

就是說,自己要把這部電影看懂,知道它好在那裡。這不僅需要看懂電影本身外,還要了解電影沒有表現的幕後故事,如時代背景,製作者的創作意圖等。特別是一些 歷史 類的電影,年輕人大多不了解電影所表現的時代,或沒有經歷過這個時代。自己就要做些功課。

如熱播的電影《攀登者》。它表現的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故事,年輕人沒有經歷過,這就會給他們觀看這部電影帶來困難,自然就難理解這部電影的價值了。 推薦時,你把時代背景介紹清楚了,就會讓讀者了解這部電影不僅僅是單純的登山,而是國家形象和民族精神的體現,自然就會吸引有愛國熱情的人們去觀看。

2 .抓住打動人心的興奮點 。

3.推薦語要講究。

有了可以推薦的電影,並想好的推薦內容,下來就是推薦語了。

推薦語一定要講究。語氣好溫和,語言要優美,條理要清晰。給人親切和一目瞭然之感。

如何形容一部電影,推薦別人去看,我覺得從以下幾個方面推薦給你想讓看這部電影的人。

1.這部電影是他的偶像演的,或者他喜歡的一類電影。

如果你知道對方喜歡這一類電影,可以直接告訴他這部電影是誰主演的,或者屬於什麼類型的電影,如果他沒有看過的話,你一說他肯定會自己就趕緊去看得。

2.給他講講這部電影的主題和精彩的故事情節。

一個好的開始,總會引起他人的興致,電影也不例外。選好你想推薦的電影,把這部電影的主題盡量精簡的告訴他,並且繪聲繪色的給他講講這部電影大概講了什麼,但是不要講完,適當的留點懸念,讓他自己去看。

3.說看法,提起話題。

簡單說說這部電影給你帶來什麼收獲,看了這部電影你從中學到了什麼。如果是他看了這部電影,是否會有不一樣的看法和見解。提起話題,讓他自主去看一看這部影片。

希望可以幫到你,我是「姐夫撩劇」,謝謝!

《 國王的演講》是導演湯姆·霍伯的新作,是一部 歷史 題材的影片。影片講述了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父親喬治六世國王的故事。喬治六世就是那位為了美人而放棄江山的愛德華八世的弟弟,愛德華退位後,他很不情願地坐上了國王的寶座。然而喬治六世有很嚴重的口吃,發表講話時非常吃力,連幾句很簡單的話都結結巴巴地講不出來。幸運的是他遇到了語言治療師萊昂納爾·洛格,通過一系列的訓練兩人成為好友,

國王的口吃也大為好轉,隨後他發表了著名的聖誕講話,鼓舞了當時二戰中的英國軍民。 2010年入圍第82屆奧斯卡影帝的科林·費斯扮演喬治六世,蒂姆·波頓的愛人——「在溫斯萊特出世前的大英古裝戲第一女優」海倫娜·伯翰·卡特化身維多利亞女王,奧斯卡影帝傑弗里·拉什則擔當矯正師。看來,在《皇室別戀》《莎翁情史》《伊麗莎白女王傳》《女王》之後,英國王室有望再次成為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及其奧斯卡小金人的寵兒。 2010年9月20日,《國王的演講》一舉摘得第35屆多倫多電影節(TIFF)「觀眾選擇大獎」。 這部電影很值得一看,無論如何,大家有空看一看。

如何形容一部電影很好,推薦別人去看

首先自己就要知道,該影片的兩點在哪裡,推薦點又在哪裡,是不是被推薦人喜歡的影視風格。

一、影視亮點

通常我認為影視亮點可以理解為,導演的實力,演員明星陣容,影片取景,特技製作,台詞功底等等,這些點面都可以稱之為影視亮點。

二、影視推薦點

三、該影片還是不是被推薦人喜歡的風格

喜歡呢,那是最好不過,一推薦,他就會去看,如果不是,我們向朋友推薦了,他不看,害怕下次聚會問起這個問題,但是呢,他又看不下去,這不是給他們徒增煩惱與不愉快嗎

推薦別人去看一部電影,最主要的是找准它的「 賣點 」。

電影有很多的屬性,比如 類型,導演,演員,故事,攝影,配樂,特效,化妝 等。

也就是說,去挖掘一部片子可能被大家吸引的點在什麼地方。

簡單講其實無非是兩個方面,一是有關人的部分,二是有關戲的部分。

最為常見的描述是:演員(卡司)陣容強大,顏值高(在線),演技爆表(爆棚)。

當然還會加上一些「頭銜」:影帝、影後、巨星、老戲骨、偶像派、流量明星、女神、帥哥等。

在具體描述時一般會提到演員為了塑造角色,有哪些有趣的幕後故事,如一個月減肥多少之類。

再列舉下他(她)之前的代表作品,說一說在這部劇里的突破,怎樣地超出期待,足夠驚艷。

還可以列舉幾場有意思的戲,演員是如何貢獻其精彩演技的,基本就差不多了。

其實要講一部電影的故事吸引人,有很多的技巧,你可以概要性地介紹劇情,也可以只講細節。

核心的原則就是「以奇制勝」,把所謂特質的東西,即最與眾不同的部分搬出來就行了。

比如去年上映的《找到你》,一部典型的女人戲,而且姚晨、馬伊琍均顛覆了其之前的形象。

他們不再是光鮮亮麗的角色,而是化身為日常生活中普通的母親,馬伊琍還當起了保姆。

兩人為了孩子產生了許多交集,包括巨大的戲劇沖突,影片的看點已經很明顯了。

綜上,從人和戲兩個維度去形容一部電影的好,保證可以順利地推薦給別人去看。

美好一天很榮幸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以下我為大家分享,我個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與想法,希望我的分享能給大家帶來幫助,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

首先在介紹的時候最好選擇在吃飯或等車,排隊時一些休閑的時候。

接著可以以「你有沒有看過xx(電影名)啊,最近我一直在看很好看的」或者「我跟你說我最近看了一部很有趣的電影」之類的話開頭,注重強調這部電影「好看」「有趣」,對方自然會集中注意力去聽。

然後就像前面幾個回答一樣。講這部電影 精彩的地方,主角討人喜歡的性格,驚艷的造型,扣人心弦的情節。

最好配上圖片,視頻什麼的(不要劇透太多喲),接下來我就給你們具體說一下,分享還是要注意方式方法。

你可以和朋友聊天時引入電影話題,了解到對方經常看什麼類型的電影,因人而異地推薦。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里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里,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 健康 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 這個明星的演技很棒啊,路轉粉了!

—— 這個橋段設計得真不錯,有創意!

—— 場景宏大,特效逼真,不愧是大片!

NO! NO! NO!

美國劇作家、編劇教練羅伯特.麥基的《故事》已經幫我們找到了方法。

節拍—場景—序列—幕—故事

節拍是一部電影里我們最小的結構單位,它是明顯的動作行為。多個節拍構成一個場景,場景帶來了價值觀念的轉折。

例如: 杜拉拉准備競爭一個重要職位,申請者有一個聚會考驗。杜拉拉在酒店試衣服,覺得每一件都比上一件難看。她懷疑自己做了錯誤的選擇,准備一走了之。她母親打來電話,跟她嘮叨孤獨感。杜拉拉意識到她需要這份工作離開家裡。她瞬間神奇地搭配好服裝,容光煥發地出發了。

解析:杜拉拉試衣服的一連串動作就是節拍,接聽電話也是一個節拍,多個節拍構成一個場景。這個場景里的價值觀念變化是:主人公由自疑變得自信。

多個場景沖擊力的遞增形成了一個序列,在一個序列里實現一個決定性的改變。多個序列組合成一幕,在這幕里達到一次價值觀念的重大轉折。

例如:杜拉拉獲得工作後,通過一系列事件,她成為了公司的總裁。公司發生內斗,杜拉拉被朋友和同事背叛,被董事會解僱、驅逐到了街上。經過這個轉折,杜拉拉跳到了一家敵對公司,並利用之前獲得的商業秘密爬上敵對公司頂層,樂在其中地摧毀先前的僱主。

解析:杜拉拉從沒有工作到成為一家公司的總裁,成為總裁就是這一幕的高潮。重大價值轉折是由公司高層到被解僱,第三幕從被公司解僱到對手公司高層,轉而對付前僱主。這三幕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故事,取得了最終結局,這就是整個故事的呈現方式。

我們坐在電影院裡面,電影場景一個個過去,我們找到了這個故事裡的主人公,我們開始猜測主人公接下來的命運,好奇地等著看編劇給他製造了怎樣的麻煩,預期故事的結局。果然故事這樣發展了,我們滿足地離開了電影院。

這就是一個故事的經典情節,麥基稱為大情節。它順應了人類知覺時間、空間和因果模式的思維方式:一個主人公積極主動地去追求正面價值,在克服外界的重重考驗後,在連貫的時空中發展前行,果然獲得一個令人信服且滿意的結局。

與大情節相對應的還有小情節和反情節,小情節是對大情節一些突出特性的修剪得到的設計方式。反情節是對大情節的反其道而行之的設計方式。

一個故事的起源可能是不經意的一個靈感,它激發了作家的創作慾望。經過一系列類似於「如果……那麼……」式的探尋,作家找到一個包含了價值和原因的句子,例如「我們的生活充滿希望,因為我們學會了無條件地去愛」。這就是一個主控思想。

主控思想包括三類:理想主義、悲觀主義和反諷主義。

悲觀主義者在故事中表達的是一種憤世嫉俗、失落感和時運不濟感,是對文明墮落和人性陰暗面的一種負面觀感。

反諷主義者會在故事中表達我們生存狀況的復雜性和兩面性,這是最現實的生活。

下次,你要給別人推薦電影時,就可以:

告訴對方創作者是如何精妙地進行「節拍—場景—序列—幕—故事」的結構設計;

也可以告訴對方電影是大情節還是小情節還是反情節,對方是否喜歡這類電影;

最後別忘了說說你對這部電影主控思想的理解,用你的 情感 共鳴來打動對方。

⑤ 如何評價一部電影

1、先看劇本或者劇情梗概,了解電影拍攝幕後的故事,欣賞電影時能夠更深入了解人物及劇情。
2、把握每個人物每個細節的描寫,讓自己領悟到了什麼,評價一個電影主要是四個方面。
3、思想評論包括評主題,力求獨到見解,評現實意義,更側重於現實作用;人物評論可分為單一人物評論,同一類人物評論。
4、美學評論,樣式,風格,審美特性等,包括藝術樣式評論,藝術風格評論;電影特性評論,對電影的語言、結構、修辭、懸念、音響等方面的評論。

⑥ 貓眼電影評價電影方法 貓眼電影怎麼評價電影

貓眼 電影 中特別加入了電影評分功能,讓購買過 電影票 ,去影院看過電影的小夥伴可以做出相應評分。怎麼在貓眼電影中評價電影呢?下面我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貓眼評價電影方法介紹:

1、首先打開貓眼電影,在界面選擇要查看的電影點擊進入。(如下圖)

2、在界面往下拉點擊【寫短評】,進入界面選擇給予幾顆星,用戶如果覺得電影好看便可以給多幾個星星,然後在方框輸入 文字 ,點擊【發布】。(如下圖)

3、彈出窗口即可顯示評論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