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電影 » 香港電影粵劇十大經典
擴展閱讀
好看的電影伊麗莎白鎮 2024-12-25 10:32:07

香港電影粵劇十大經典

發布時間: 2024-12-09 20:10:21

Ⅰ 香港經典片

龍騰四海 縱橫四海 英雄本色123

Ⅱ 香港十大影片是哪十部

白金龍》導演:湯曉丹1933

香港第一部粵語有聲電影,邵氏的前身「天一」電影公司出品,由著名的粵劇二位「伶王」之一的薛覺先演出(另一位是馬師曾)。沒有《白金龍》,就沒有今天的邵氏電影公司。當年《白金龍》打破廣東、東南亞、歐美唐人街所有的票房記錄,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而初到星馬的邵仁枚、邵逸夫兄弟正是憑著《白金龍》,開創了邵氏在星馬的娛樂王國基業。也正是《白金龍》,開創了粵語片的潮流。上世紀50、60年代,香港製作了近3000部粵語片,形成了香港電影的第一個「黃金時期」。

《獨臂刀》導演:張徹1967

《獨臂刀》是香港電影史上第一部票房過百萬的影片,張徹憑此片成為「百萬導演」,王羽開始成為香港電影史上最成功的一位功夫小生,而邵氏電影公司的「武俠世紀」也從此片正式開始。《獨臂刀》影響了香港電影的形態和歷史。之前,香港的電影仍舊停留在老上海電影的文化形態下,多拍攝以家庭婦女為觀眾的苦情劇,武俠片中的英雄也多半是女飛俠,男性則是需要保護的文弱書生。《獨臂刀》之後,男性開始成為影片的主角,電影公司中最耀眼的明星不再是嬌弱的女明星,而是健壯有力的男明星。

《俠女》導演:胡金銓1972

1975年,胡金銓的《俠女》在戛納電影節上奪得最高綜合技術獎,這是中國電影首次在5大電影節上獲獎。胡金銓是香港電影史上的第一個「作者」導演,也是香港電影界最接近大師的一位。他一生致力於拍攝「俠」文化的武俠電影,並以《俠女》登上了中國武俠電影的最高峰。胡金銓的英年早逝,使得中國電影最早的一次文化突破無疾而終。
《蝶變》導演:徐克1979
70年代末,邵氏大製片廠制度對香港電影界的影響逐漸開始弱化,電影的文化形態也開始以多元化的形態出現。在這段時期,香港電影界出現了一次驚人的藝術運動「香港電影新浪潮」,徐克的《蝶變》正是這一運動的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蝶變》直接導致了香港電影以後的兩個發展方向:一是藝術電影的出現;二是特技的迅猛發展,80年代以後香港電影特技的發展幾乎都與徐克有關。

《最佳拍檔》導演:徐克 1982

自1982年開始,香港電影票房連續3年第一名的都是《最佳拍檔》及其續集,而黃百鳴、麥嘉、石天的「新藝城 」公司也統領了80年代整個時期的電影。《最佳拍檔》開創了香港電影大片(blockbuster)的先河。開拍之初,許冠傑的200萬片酬已經成為大眾討論的焦點,而該片的拍攝方式也是完全模仿好來塢,在片中大量出現多輛汽車連續碰撞、最新007式先進武器等噱頭,弱化故事情節、強化視覺場面。《最佳拍檔》對好萊塢電影製作方式的吸收,是香港本土電影國際化的最初嘗試。

《A計劃》導演:成龍 1984

香港近20年最偉大的電影演員是誰?成龍。這是香港各界都比較認可的一個答案。成龍以自己的功夫喜劇成為李小龍之後最具世界影響力的香港演員。早期京劇劇班的訓練,使成龍嫻熟地掌握了以模仿的方式塑造最具亮點的動作造型。這種表演方式成為了他的招牌,他的這種表演在世界影壇上也是獨此一家。《A計劃》正是早期成龍電影最具特色的一部,例如他從鍾樓上墜落的鏡頭,一鏡直落,不加任何剪輯手段。之後《A計劃》風格的電影每年必有一部,成龍電影也由此成為香港電影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英雄本色》導演:吳宇森 1986

當冷兵器換成熱兵器,張徹電影就變成了吳宇森電影。吳宇森曾經是張徹的「文膽」,做過張徹的副導演,是典型的製片廠出身的工徒導演。他把張徹電影的特點傳承下來,把刀劍片改變成了槍戰片。《英雄本色》把槍戰的方式發揚光大,代表了香港電影槍戰片的最高成就,也是世界槍戰片的最高成就。

《阿飛正傳》導演:王家衛 1991

1991年香港文化界最轟動的電影莫過於王家衛的《阿飛正傳》了,雖然票房成績一般,但王家衛獨特的電影風格在本片中凸顯無疑,它宣告了香港第一位國際性電影大師的出現。
《阿飛正傳》是一部對香港身份進行反思的本土電影。《阿飛正傳》的影像、敘事方式都是原創的,堪稱香港電影藝術的奇葩。結尾中梁朝偉的一段「獨角戲」,至今被奉為經典。

甜蜜蜜》導演:陳可辛 1996

1997回歸前的茫然,就像三叉路口的選擇,在這個歷史時刻來臨前的一年,陳可辛的《甜蜜蜜》橫空出世,在藝術和商業兩方面都取得了極大的成就。文藝片一直是香港電影的一種類型,早期就有李晨風、秦劍等著名前輩,而70年代後因為武俠功夫片的盛行,藝術電影始終難以成為主流。《甜蜜蜜》是對早期文藝片的回歸,它以細膩而真實的心理描寫,展現了歷史的進程。

喜劇之王》導演:李力持 1999

自1993年香港電影業進入蕭條期以來,香港電影中能夠具有票房保證的演員越來越少,周星馳是其中的一個。香港的喜劇演員,早期有梁醒波、新馬仔、許冠文,而周星馳是近10年來最傑出的喜劇演員。《喜劇之王》中有著對香港早期電影的大量引用。尹天仇、杜鵑兒是60年代著名粵語武俠片《武林聖火令》中的人物,老少咸知;《演員基本修養》是早期長城、中聯等電影公司的訓練班手冊。這種引用掌故的喜劇電影成為周星馳電影發展的軌跡,新片《功夫》中再次對火雲邪神、九龍城寨引用,並取得了迄今為止合拍片的最高票房。

Ⅲ 這十部老港片一定要看

這十部老港片一定雀攔要看:

這十部老港片一定要看
一、英雄本色。
槍林彈雨是港片的必需品,香港人壓力多大啊,壓力大就得看人被打,滿足內心的暴力需求。
二、喜劇之王(後半截有點塌)。
沒有理想,跟一條咸魚有什麼區別?獅子山下的共同精神。
三、胭脂扣。
過去與現在的愛情。古典的愛情是我們的幻覺,現在都市裡的愛情已經消失。現代的情侶問對方,你會為我死嗎?像如花和十二少殉情一樣。對方說,不會。
四、阿飛正傳。
漂泊一直是香港的主調,沒有歸屬感,無腳鳥的傳說。
五、東成西就。
提香港電影,不能不提賀歲片,港人總是想討個好彩頭,而提賀歲片,則不能不提東成西就。
六、甜蜜蜜。
內地人在香港,李翹和黎胡沒小軍。
七、春光乍泄。
最好的華語同志電影。
八、黃飛鴻系列一二部。
徐克的榮光。家國情懷。李連傑難得的演出了一代宗師的兩面,可甜可咸,一身正氣,又有少年的天真。
九、女人四十。
最好的許鞍華作品,沒有之一。蕭芳芳貢獻了及其精彩的表演,柏林影後實至名歸。女性題材的探索,如此平靜,如此悠長,如此辛苦,如此喜樂。
十、無間道。
拓展了香港黑片傳統,再次顯示了港片的背景色彩,身份感的焦灼。是香港這個城市獨有的特徵。
像《帝女花》這樣的粵劇,只適合發生在褲歲納香港。那是港人對儒家的君臣人倫的一點留戀和展望,長平做過政治逃兵,但最後還是要死於社稷,未嘗不是香港文人唐滌生的一點情結。
有博主說,現在回頭看,我們高估了香港所有寫東西的人,包括金庸。
從純粹的藝術意義上來說,這話沒錯。
但人只活在人自己的時代里。
人生命第一次遇見的那朵花,會成為他記憶里最美的那朵花。以後再遇到更美麗的花,也敵不過那次初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