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請問下面這張劇照是出自基努 理維斯的哪部電影
本名:Keanu Reeves
生日:1964年9月2日
出生地:黎巴嫩貝魯特
身高:183厘米
1994年基努-里維斯憑著《生死時速》一舉成名,他與生俱來的優雅氣質使他迅速成了美國及亞洲各地億萬觀眾心目中的偶像。
基努-里維斯是一個混血兒,身高183公分,1964年9月2日出生於黎巴嫩的貝魯特。他的父親薩繆爾-諾林-里維斯是個地質學家,是一個擁有一半中國血統的夏威夷人。母親帕屈西婭則是英國人,是個舞台服裝設計師。當時她母親是在貝魯特一家酒吧做歌舞女郎時與基努的生父相識,並生下了基努。這段婚姻沒有持續多久。在基努-里維斯出生不久,他們便離異了。不久母親帕屈西婭帶著里維斯和妹妹金移居紐約。在紐約她嫁給了在百老匯當導演的保羅-阿隆,之後全家遷往加拿大的多倫多定居。一年之後,這個家庭又宣告破裂。在這之後母親又嫁了兩個丈夫,基努-里維斯的童年是在輾轉不斷地搬家和動盪不安中度過的。「基努」的發音為key-an-oo,來源於夏威夷方言,在夏威夷土語中「基努-里維斯」這個名字意為「從遠處山谷中吹來的清風」,而他也確實有如是一陣清涼的山風,為90年代的磨慶核影壇注入了清新的氣息。
兒時的基努-里維斯不愛學習,卻熱中於曲棍球和劇院。不斷的搬家,不斷的轉學(他曾上過四所不同的中學),再加上對學習提不起興趣,他沒畢業就輟學了。由於繼父保羅-阿隆是個導演差冊,因此他們家中常有明星出入。與演藝界的長期接觸使基努-里維斯開始對表演發生了興趣,16歲時他憑一支可口可樂的廣告進入了演藝圈,17歲時他便立志當演員,轉向表演事業發展。此後他便頻頻在加拿大的電視劇和舞台劇中亮相。他的第一個大角色,是在多倫多演出的舞台劇《狼孩》(「The Prodigal」),劇中他扮演一個進了瘋人院的職業騎師--伯尼。然而他並不滿足於只扮演一些小角色的狀況,1984年當好萊塢明星羅伯-洛來此拍攝《鐵血男兒》(「Young Blood」)時,他在片中露了一面,從此便離開多倫多去洛杉磯尋夢。
1985年,他來到了洛杉磯,前往他所嚮往的好萊塢發展。1987年基努因扮演《河畔》(「The River's Edge」)中的一個叛逆青年的角色而引起導演和評論界的關注。1989年,基努很快又在《比爾和特德的奇異冒險》(「Bill and Ted's Excellent Adventure」)中得到了一個角色。這是一部充滿幻想的輕喜劇,在片中他扮演了一位飄飄欲仙的少年吉他手,剛出道的他以一股清新、自然的氣息將這位少年演得像一個「自然之子」一樣,和藹可親。從此基努-里維斯開始逐漸為人所知,成了美國青少年的偶像,並且獲得了參加歷史片《危險關系》(「Dangerous Liaisons」)演出的機會。在基努-里維斯參加拍攝的這幾部影片中,《危險關系》一片的大獲成功,使在片中飾演配角的基努-里維斯一舉走紅,並確立了他在好萊塢的地位。
同時,基努-里維斯也開始嘗試拓寬自己的戲路。在1989年的《父母身份》(「Parenthood」)及1991年的《愛你到永遠》(「I Love You Death」)等片中,他體現出了一種閑暇飄逸的表演風格,在《驚爆點》(「Point Break」)一片中他又首次在動作片中亮相,飾演了一名警察的角色。雖然並未走紅,但卻也顯露出了他在這方面所具有的潛質。而在1993年他又參加了肯尼斯-布拉內芙執導的影片《都是男人惹的禍》(「Much Ado About Nothing」)的拍攝,這是一部男同性戀電影。期間他又開始嘗試多種表演風格,以證明自己的多才多藝。特別是在1992年,基努-里維斯在科波拉的著名吸血鬼題材的影片《驚情四百年》(「Bream Storker's Dracula」)中飾演了一位配角。雖然他在這部片中並不是擔任主角,但基努-里維斯在片中的表演卻給人留下了深刻瞎掘的印象。這段時間,基努-里維斯開始在好萊塢漸漸走紅。1993年基努受到義大利著名導演貝特魯齊的「欽點」,在其影片《小活佛》(「Little Buddha」)中飾演了主角達多王子。這是一個頗具難度的角色,為了演好這一角色,他還特意讀了不少的佛教書籍並減去了體重。或許真是基努-里維斯所具有的那四分之一的東方血統使他天生就具有一種極其純凈和質朴的氣質,使他成了飾演「小活佛」的上佳人選。基努-里維斯在這部片中的的表演雖然說不上極其成功,卻也相當不錯,他開始受到人們的矚目。
1994年的基努達到了其演藝事業的頂峰,他主演的成本不高的動作片《生死時速》(「Speed」)的票房達一億二千一百萬美元。這部電影由著名的荷蘭裔攝影師楊狄邦執導,基努-里維斯在整部電影幾乎一直都處在疲於奔命的狀態中:先是拯救摩天大樓高速電梯里的受困民眾,之後表演跳車、鑽車底,和女主角桑德拉-布洛克合作飛越高架橋,直至最後英雄救美人。基努-里維斯在這部電影中的形象改寫了好萊塢英雄人物的「成熟中年」傳統,他反應敏捷,身手矯捷,更有一張英俊的臉。《生死時速》的成功,也把他的聲勢推到了頂點。
繼《生死時速》之後,基努在《非常任務》(Johnny Memonic)扮演了一個電腦資料員,由於整部電影被拍得拖泥帶水,基努-里維斯在該片中的演出甚至被連帶譏諷為「比機器人還像機器人」。接著他又在《雲中漫步》(「A walk in the Clouds」)飾演一個自二次大戰退役回鄉的推銷員、在《連鎖反擊》(「Chain Reaction」)飾演一個科學研究員、在《愛上明尼蘇達》(「Feeling Minnesota」)中飾演一位無名作家和在《魔鬼律師》(「The Devil's Advocate」)中扮演了一位律師等。在短短幾年裡,他扮演了很多不同角色,由於他試圖與主流製片保持距離,加上所挑選的獨立製片電影賣座不好,他在好來塢的地位漸漸削弱了。在《魔鬼律師》後,整整半年沒有一部好來塢的電影劇本找上他。
1999年基努-里維斯迎來了他演藝事業的第二個轉折點----《黑客帝國》(「The Matrix」)。這是一部描述虛擬的網路世界的電影,成為1999全美票房第二。基努-里維斯以一個黑暗、神秘、充滿力量的黑客形象出現在片中。他基本上只穿黑色的衣服,頭發很短,沒有笑容,但眼神極具魅力,儼然一副酷哥的打扮。該片的動作設計指導是由香港著名武打設計袁和平擔綱,基努-里維斯等演員在他的要求下在開拍前還特意學習了幾個月的武術。今年他又推出了新片《替補隊員》(「The Replacements」),在片中扮演一個美式足球四分衛。該片在美國上映以後,票房差強人意。基努也飽受影評界和影迷的批評。《奪命追蹤》(「The Watcher」)是今年他推出的另一部力作,片中,基努首度嘗試反派角色,演出一個連續殺人魔。影片一上映,即以910萬美金的收入拿下北美票房排行榜冠軍,多少挽回了一點《替補隊員》的影響。目前他正在澳洲進行四個月的訓練,然後進行為期一年的《黑客帝國2》拍攝。他下部戲《Hardball》將會挑戰棒球,飾演一位教練。
功成名就的基努-里維斯並沒有趁熱打鐵地去接演一些片酬很高的大片,卻熱衷於接一些低成本製作的小片,顯現出了一種對名利的淡漠。除了演藝以外,他熱衷於摩托車和音樂,並在「天狼星」樂隊中擔任貝司手,過著瀟灑的生活。在私人生活方面,他一度曾被人懷疑有同性戀傾向。1999年在拍攝《黑客帝國》時,他結識了其中的一名特技替身--27歲的珍妮佛,兩人一見鍾情,很快墜入愛河。但不幸的是1999年聖誕前他們還未出生的女兒不幸夭折,倆人傷心萬分,抱頭痛哭。進入新千年之後,他倆終於迎來了第一個愛情結晶,36歲的基努也終於當上了父親。在這之前他還曾有3個女友,1996年與阿曼達-德卡德內特訂婚。但當基努得知他讓普通女友詹妮芙-西姆懷孕之後,便出於責任感而與阿曼達分手了。凱莉-安妮-莫斯凱莉是基努在影片《黑客帝國》中的搭當,與基努保持著時斷時續的約會關系。同時,布琳達-戴維斯是他以前同學時代的情人,今年一度曾想重續舊緣卻未果。
獲獎情況:
2000年因《黑客帝國》榮獲第九屆MTV電影獎最佳影片獎,最佳格鬥場面獎,最佳男演員獎
1995年因《生死時速》與桑德拉-布洛克獲選MTV電影獎最佳「銀幕搭檔」
1992年因《驚爆點》當選年度最渴望的男性
主要作品:
2000年 《奪命追蹤》(「The Watcher」)
2000年 《替補隊員》(「The Replacements」)
1999年 《黑客帝國》(「The Matrix」)
1997年 《我的最後一次自殺》(「The Last Time I Committed Suicide」)
1997年 《魔鬼律師》(「The Devil' Advocate」)
1996年《愛上明尼蘇達》(「Feeling Minnesota」)
1996年《連鎖反應》(「Chain Reaction」)
1995年《雲中漫步》(「A walk in the Clouds」)
1995年《非常任務》(「Johnny Mnemonic」)
1994年《生死時速》(「Speed」)
1994年《牛仔女郎布魯斯》(「Even Cowgirls Get The Blues」)
1993年《都是男人惹的禍》(「Much Ado About Nothing」)
1993年《小活佛》(「Little Buddha」)
1993年《怪物》(「Freaked」)
1992年《驚情四百年》(「Bram Stoker's Dracula」)
1991年《驚爆點》(「Point Break」)
1991年《我自己的愛達荷》(「My Own Private Idaho」)
1990年《愛你到永遠》(I Love You Death)
1990年《明日戀曲》(「Tune in Tomorrow」)
1990年《比爾和泰德再度歷險》(「Bill And Ted's Bogus Journey」)
1989年《比爾和泰德歷險記》(「Bill And Ted's Excellent Adventure」)
1989年《父母身份》(「Parenthood」)
1988年《危險關系》(「Dangerous Liaisons」)
1988年《昨夜》(「The Night Before」)
1988年《永久記錄》(「Permanent Record」)
1988年《賓洲王子》(「The Prince of Pennsy1vania」)
1987年《河畔》(「The River's Edge」)
1986年《鐵血男兒》(「Young blood」)
1986年《正義兄弟》(「Brotherhood of Justice」)
1985年《夢想成真》(「Dream To Believe」)
1985年《飛翔》(「Flying」)
1984年《浪孩》(「The Prodigal」)
『貳』 克里斯托弗·諾蘭電影盤點
克里斯托弗·諾蘭,這位1970年出生於倫敦的電影巨匠,以其獨特的電影風格和藝術追求在好萊塢獨樹一幟。他的作品無需深入了解,但幾乎無人能逃過他的光影魅力。諾蘭堅守對電影的自主權,憑借預算控制和高效執行力,展現了一個藝術大師和工匠的雙重魅力。
被譽為新千年的庫布里克和希區柯克之後最具時尚感的導演,他的電影作品堪稱經典。以下是他的幾部豆瓣評分超過8.5分的代表作:
《盜夢空間》(2010)9.3分,遊走夢境與現實的科幻動作片,探討意識與夢境的邊界,諾蘭的導演才華在其中展露無遺。
《星際穿越》(2014)9.2分,一部關於太空探索的深情之作,既有超現實色彩,又充滿情感與哲思。
《蝙蝠俠:黑暗騎士》(2008)9.0分,黑暗而成熟,將漫畫英雄的深度挖掘至人性層面,被譽為漫畫改編電影的里程碑。
《追隨》(1998)8.9分,諾蘭的導演處女作,以獨特的敘事手法展現一個精心設計的犯罪故事。
《致命魔術》(2006)8.8分,關於魔術師之間競爭的電影,商業與藝術並存,引人深思。
《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2012)8.6分,前傳系列的完美收官,延續了諾蘭一貫的陰郁風格和緊張劇情。
諾蘭的每部作品都堪稱藝術品,從黑白處女作到史詩級科幻大片,他的電影世界豐富多樣。作為一位始終堅守自我風格的導演,諾蘭的作品不僅在技術上卓越,更在情感和思想層面觸動人心。期待他未來更多優秀作品的呈現。
『叄』 關於本 阿弗萊克的電影歷程
本·阿弗萊克,出生於美國的加州,自幼即表現出強烈表演欲。小時遇到了他日後的演員夥伴兼死黨馬特·達蒙,同時出演了一系列的肥皂劇。1997年與好友馬特·達蒙自編自演的電影《心靈捕手》(Good Will Hunting)獲得九項奧斯卡金像獎提名,為他們分別贏得金球獎及奧斯卡的最佳原著劇本兩項殊榮,自此正式踏上明星之路。2006年,憑借電影《好萊塢庄園》獲得當年的第63屆威尼斯電影節影帝稱號,也是阿弗萊克人生第一個影帝獎項。2007年,本阿弗萊克的導演處女片《gone baby gone》受到了極高的評價。
中文名: 本·阿弗萊克
外文名: Ben Affleck
別名: 本·阿弗雷克
國籍: 美國
出生地: 加州柏克萊
出生日期: 1972年8月15日
職業: 演員
代表作品: 《其實你不懂他的心》《心靈捕手》
主要成就: 獲得九項奧斯卡金像獎提名
星座: 獅子座
身高: 192cm
信仰: 基督教
體重: 80公斤
目錄
從業經歷青年時期
一炮走紅
其他信息
演藝歷程動作片
愛情片
與馬特·達蒙聯手
參與影片《馴鹿游戲》
《緣來是你》
《珍珠港》
《夜魔俠》
《心靈捕手》
《珍珠港》
《城中大盜》
其他影片
私人生活和社會評價與馬特-達蒙的友誼
愛情
家庭
社會評價
獲獎情況2010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從業經歷 青年時期
一炮走紅
其他信息
演藝歷程 動作片
愛情片
與馬特·達蒙聯手
參與影片 《馴鹿游戲》
《緣來是你》
《珍珠港》
《夜魔俠》
《心靈捕手》
《珍珠港》
《城中大盜》
其他影片
私人生活和社會評價 與馬特-達蒙的友誼
愛情
家庭
社會評價
獲獎情況 2010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展開 編輯本段從業經歷
青年時期
本·阿弗萊克
本·阿弗萊克,1972年8月15日生於美國加州的柏克萊,父親是一位走南闖北的攝影師,母親則是一位教師。本·阿弗萊克7歲那年,就在影片《The Dark End of TheStreet》中扮演了一個可愛的小角色,9歲開始演出冒險連續劇《咪咪見聞錄》("Voyage of theMimi")。1984年父母親離婚後,本跟著父親搬到了麻州的劍橋市,並在那裡認識了只隔兩條街的童年摯友馬特·達蒙。相同的志向,使倆人走得很近,在小學及中學時代,倆人就經常一起參加學校劇團及街頭的演出,並規劃著未來事業的發展,夢想著將來一起到曼哈頓試演。本·阿弗萊克高中畢業時家又搬到了紐約,隨後本進了弗蒙特大學,但久久放不下的明星夢,使他才念了一個學期就休學,滿懷著夢想來到了洛杉磯。
一炮走紅
本·阿弗萊克
1992年,本·阿弗萊克進入了影視圈,參加的首部電影是《校園風雲》(School Ties),隨後又出演了1993年的《年少輕狂》(Dazed And Confused)等片,1995年與凱文·史密斯(Kevin Smith)首次合作,參加了其執導的《耍酷一族》(Mallrats)演出。本初期參演的影片多數是小成本的獨立製片,開始的星途並不是很順。 Ben剛進軍好萊塢時並不太順利,只能參演一些低成本影片。《愛,上了癮》中的漫畫家角色令Ben開始受到注意,後來他終於有機會和自己的好友馬特·達蒙合編、合演《心靈捕手》,贏得奧斯卡最佳編劇金像獎,一舉成名。後來Ben出演了《莎翁情史》(Shakespeare In Love),正式邁入好萊塢一線男星行列。2000年Ben接拍了史詩巨片《珍珠港》(Pearl Harbor),成為新生代的超級巨星。好萊塢不缺大牌明星,但要比起身高來,1米92的本·阿弗萊克當數頂尖人物。鄰家男孩氣的本·阿弗萊克天生一副魁武的身材、俊俏的臉龐,渾身充滿著男子漢的野性魅利。1997年與童年摯友馬特·達蒙(Matt Damon)一同編寫的《心靈捕手》(Good WillHunting),榮獲了當年奧斯卡及金球獎的兩項最佳原著劇本殊榮。相貌英俊且實力不凡的本可以說是星途無限,新千年更是人氣直升,先後被評為「全世界最美麗的50人」、「新世紀10大偶像明星」,成為好萊塢新生代中最耀眼的一顆明星。
編輯本段其他信息
1997年本與凱文·史密斯二度合作,在其愛情喜劇作品《愛上了癮》(Chasin
本·阿弗萊克(12張)g Amy)中扮演一人為愛所困的漫畫家霍登,苦苦追愛有同性戀傾向的女友,演釋了一個頗為動人的角色。此片雖為獨立製片,但當年被評為十大佳片,本也因此在美國有了一定的知名度而受到矚目。而真正使本·阿弗萊克名聲大振的不是他狂熱著的演藝,而是他與兒時的好友馬特·達蒙合寫的劇本《心靈捕手》。1997年兩人合寫的劇本《心靈捕手》被米拉麥克斯電影公司相中而搬上銀幕,兩人分別在劇中扮演主角。而該片獲得了奧斯卡九項提名,為他們分別贏得金球獎及奧斯卡的最佳原著劇本兩項殊榮,少年得志的兩人,剛出道即登上了比利佛山頂,成為當年度最為風光的帥哥組合。這部作品不僅肯定了兩個年輕人過人的才華,還成為他們深厚情誼的見證。兩人從此一起成名,成了"影壇好兄弟",使後來很多人一聽到兩人中一人的名字,就自然而然地聯想到另一個人。好萊塢自此又多了兩位既會編又會演的金童。
編輯本段演藝歷程
動作片
本·阿弗萊克
身高192公分的本·阿弗萊克,在《心靈捕手》走紅之後,受到動作片導演的青睞,開始扮演拯救地球的英雄人物。1998年的動作片《地心駭客》(Phantoms)是他首次出演動作大片,在劇中扮演對付地底怪物的科學家,但未引起太大的反響。同年,本在著名導演邁克爾·貝(Michael Bay)的災難動作大片《絕世天劫》(Armageddon)中扮演拯救地球免受小行星撞擊的超級英雄之一,與布魯斯·威利斯、麗芙·泰勒聯袂出演。年輕矯健的本·阿弗萊克釋放出獨有的光芒,為影片增色不少,使該片成為當年全美票房賣座影片,為他贏得了更多的聲譽。緊接著,一部令本·阿弗萊克聲望大增是榮獲第71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的<莎翁情史>(Shakespeare In Love),此片雖然未為本·阿弗萊克帶來什麼獎項,但由於他的精彩表演卻為女友格溫妮絲·帕特洛(Gwyneth Paltrow)贏得了第71屆奧斯卡影後獎杯,二人並由此確定了戀愛關系。
愛情片
愛情萬人迷(5張)同年,本·阿弗萊克又主演了兩部愛情片,先是與好萊塢當紅女星桑德拉·布洛克(Sandra Bullock)主演了愛情喜劇片《觸電之旅》(Forces of Nature),這是一部浪漫喜劇,本在劇中扮演循規蹈矩、老實厚道的本,面對風情萬種的性感女郎薩拉(桑德拉·布洛克 飾)是否能經受住愛情的考驗?影片揭示的主題是"自然中最偉大的力量是愛情"。接著又主演了莉莎·布萊蒙·加西亞(Risa Bramon Garcia)執導的言情片《愛情萬人迷》(200 Cigarettes),描寫了人們對80年代縱情享受、胡做非為的除夕夜的懷念,此片受到了青年人的喜愛。
與馬特·達蒙聯手
1999年,被譽為"好萊塢新生代天才影人"本·阿弗萊克和馬特·達蒙,終於自《心靈捕手》後又一次聯袂主演,出演老搭檔凱文·史密斯的宗教題材的黑色喜劇片《怒犯天條》(Dogma),兩人在劇中扮演一對被上帝踢出天堂的墮落天使—巴托比和洛奇。這是一部關於天堂、凡間和兩者之間沖突的黑色喜劇,兩位"才子金童"的精湛演出,使該片備受各界關注。
編輯本段參與影片
《馴鹿游戲》
2000年,本·阿弗萊克與南非性感女星查莉茲·塞隆(Charlize Theron)聯袂主演了約翰·弗蘭肯海默(John
馴鹿游戲(7張)Frankenheimer)執導的警匪片《馴鹿游戲》(Reindeer Game)。本在劇中扮演汽車盜竊犯魯迪·鄧肯,冒名與獄友的女友阿什莉(查莉茲·塞隆 飾)交往,但卻沒曾想陷入了一個搶劫賭場的陷阱之中。此片上映後,票房收入不錯。美國影評界普遍認為,影片劇本雖不出色,但本俊朗的外型和敏捷的身手,還是吸引了眾多的觀眾,成為本·阿弗萊克的代表作。
《緣來是你》
接下來,本·阿弗萊克在唐·魯斯(Don Roos)執導的浪漫輕喜劇《緣來是你》(Bounce)中,扮演一個成功的廣告公司代理人巴迪·艾馬羅,自信、瀟灑,生活始終陽光燦爛。但在一個風雪交加的聖誕節之夜,原本屬於巴迪的死劫卻被老實的格里格撞上,這讓巴迪感到萬分的懊悔和內疚。一年後,巴迪帶著贖罪的心情來到了格里格的家,但巴迪竟然愛上了格里格的遺孀艾比(格溫妮絲·帕特洛 飾)。面對自己心愛的女人,到底還要不要講出她丈夫慘死的原因呢?本所演釋的巴迪既展現了感性的一面,又刻畫了一個真正男人思想深處。這是一部好萊塢式的浪漫愛情劇,格溫妮絲·帕特洛力邀前男友本·阿弗萊克主演此片,兩人默契的配合令導演唐·魯斯也贊不絕口,反而更加深了朋友之情。
《珍珠港》
2001年,本·阿弗萊克的新片是好萊塢新一代導演邁克爾·貝(Michael Bay)的愛情戰爭史詩巨片《珍珠港》(Pearl Harbor),這是兩人的第二次合作。影片《珍珠港》是根據1941年太平洋戰爭期間珍珠港美國海軍基地突遭日軍偷襲的真實事件改編,講述的就是在這段歷史背景下發生的一段愛情故事。雷夫(本·阿弗萊克 飾)和丹尼(喬什·哈奈特 飾)是一對相交多年的好朋友,二戰爆發後,他們一起參加了美國空軍部隊,並同時愛上了戰地醫院的女護士伊雯琳(凱特·貝金賽爾 飾)。珍珠港事件發生後,雷夫加入了敢死隊,丹尼則在珍珠港戰斗,3個人之間的感情糾葛也在戰火中接受了考驗。
《夜魔俠》
《夜魔俠》故事構思源自1964年出版的同名「奇跡」動畫書,本·阿弗萊克在片中飾演一位雙目失明的律師,晚上他又以具有超能力的義務警員身份出現為正義而戰。據報道,影片耗資8000萬美元,由新聞集團(News Corp.)的福克斯娛樂集團(Fox Entertainments GroupsInc.)旗下20世紀福克公司(Twentieth Century Fox)發行。福克斯公司國內電影發行部經理布魯斯·斯奈德(Bruce Snyder)說:「《夜魔俠》的首映遠遠超出了人們的預期,但是這個票房數字並不令人震驚。」該片也擊敗了去年丹澤爾·華盛頓(Denzel Washington)主演的劇情片《約翰-Q》(「John Q.」)首映三天2000萬美元的票房成績,創下了「總統日」(Presidents Day)假期新的票房紀錄。 《夜魔俠》排在2001年取得5800萬美元票房的《漢尼拔》(Hannibal)之後,成為影史上2月份首映新片中票房成績第2位的影片。
《心靈捕手》
導演: Gus Van Sant 編劇: Ben Affleck / Matt Damon 主演: Matt Damon / Robin Williams / Ben Affleck / Minnie Driver / Casey Affleck 心靈捕手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上映日期: 1998-01-09 語言: 英語 又名: 驕陽似我 劇情簡介: 麻省理工學院的數學教授藍波在席上公布了一道困難的數學題,卻被年輕的清潔工威爾(馬特·達蒙 飾)解了出來。可是威爾卻是個問題少年,成天和好朋友查克(本·阿弗萊特 飾)等人四處閑逛,打架滋事。當藍波找到這個天才的時候,他正因為打架襲警被法庭宣判送進看守所。藍波向法官求情保釋,才使他免於牢獄之災。 藍波為了讓威爾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不浪費他的數學天賦,請了很多心理學專家為威爾做輔導,但是威爾十分抗拒,專家們都束手無策。無計可施之下,藍波求助於他大學的好友,心理學教授尚恩(羅賓·威廉姆斯 飾),希望能夠幫助威爾打開心房。 經過藍波和尚恩的不懈努力,威爾漸漸敞開心胸,而好友查克的一席話,更是讓他豁然開朗。
《珍珠港》
編劇: Randall Wallace 導演: Michael Bay 主演: Ben Affleck / Josh Hartnett / Kate Beckinsale / Cuba Gooding Jr. / Jon Voight / Alec Baldwin / 珍珠港
Jennifer Garner / Michael Shannon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上映日期: 2001-05-25多 語言: 英語 / 日語 / 法語 劇情簡介: 雷夫(本·阿弗萊克)和丹尼(喬什·哈奈特)是一對自小玩在一起的好兄弟,兩人對飛行都有很大興趣,曾一起學習過駕駛飛機,二戰初期,兩人又一起加入了美國空軍部隊。受訓期間,雷夫與軍中醫院里的女護士伊弗琳(凱特·貝金賽爾)墜入愛河。 為協助歐洲各國抵抗納粹德國的侵略,美軍決定派出精英部隊前往歐洲大陸,雷夫自告奮勇前往參戰,並將伊弗琳託付給丹尼照顧,不久,噩耗傳來,雷夫的飛機在空戰中不幸被德軍擊落,生還可能幾乎為零。伊弗琳與丹尼在相互勉勵的傷痛中,萌生愛情。令他們沒想到的是,雷夫並沒死去,當三人重聚首時,尷尬頓生。日軍偷襲珍珠港一事幫他們解了圍,雷夫與丹尼決定不做情敵做戰友。
《城中大盜》
導演: Ben Affleck 編劇: Ben Affleck / Peter Craig / Sheldon Turner 主演: Ben Affleck / Rebecca Hall / Jon Hamm / Blake Lively / Jeremy Renner / Chris Cooper / Slaine / 城中大盜 The Town
Brian Scannel l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上映日期: 2010-09-10 語言: 英語 又名: 城區 / 鎮上 / 小鎮 劇情簡介: 本·阿弗萊克繼去年的導演處女作《失蹤的寶貝》獲得巨大成功後,今年將繼續保持火熱的創作勢頭——自編、自導、自演根據庫克·霍根小說《小偷王子》(The Prince of Thieves)改編而來的影片《城區》,華納兄弟影業將作為本片的出品方。 本·阿弗萊克在影片《城區》中將扮演一個縱橫江湖很多年的職業小偷,最後被一個銀行經理徹底征服,全片以個人的生存經歷為視角,講述了一個況味復雜的社會風情劇。 阿弗萊克與原著作者庫克·霍根,以及編劇彼得·克雷格將攜手創作本片的劇本。
其他影片
1980年《咪咪見聞錄》("Voyage of the Mimi",電視) 1987年《陌生人的手》("Hands of a Stranger",電視) 1991年《Daddy》(電視) 1992年《校園風雲》("School Ties") 1992年《僵屍終結者》("Buffy the Vampire Slayer") 1993年《Against the Grain》(電視) 1993年《年少輕狂》("Dazed and Confused") 1994年《Body to Die For: The Aaron Henry Story》 1995年《耍酷一族》("Mallrats") 1996年《Glory Daze》 1997年《心靈捕手》("Good Will Hunting") 1997年《Going All the Way》 1997年《辦公室殺手》("Office Killer") 1997年《愛上了癮》("Chasing Amy") 1998年《戀愛中的莎士比亞》("Shakespeare In Love") 1998年《世界末日》("Armageddon") 1998年《地心駭客》("Phantoms") 1999年《愛情萬人迷》("200 Cigarettes") 1999年《觸電之旅》("Forces of Nature") 1999年《怒犯天條》("Dogma") 2000年《第三支輪子》("The Third Wheel") 2000年《緣來是你》("Bounce") 2000年《鍋爐房》("Boiler Room") 2000年《馴鹿游戲》("Reindeer Games") 2000年《Daddy and Them》 2001年 《南方公園》(South Park)第五季 第10集 2001年《珍珠港》("Pearl Harbor") 2002年《變線人生》(Changing Lanes) 2002年 《核彈危機/恐懼的總和》(The Sum Of All Fears) 2003年《超但俠/夜魔俠》(Dareman) 2003年 《記憶裂痕(空頭支票)》(PayCheck) 2004年《新澤西愛未眠》(Jersey Girl ) 2006年《鎮上的男人/紈絝子弟》(Man about town) 2006年《好萊塢庄園》(「Hollywoodland」) 2009年《政局密雲》 (State Of Play) 2009年《其實你不懂他的心》(He's Just Not That Into You) 2010年《合夥人》(The Company Men)
生活照(14張)2010年《城中大盜》(The town) 2012年《交換》(The Trade) 2012年《埋葬》(The Burial) 2013年《逃離德黑蘭》(Argo)
編輯本段私人生活和社會評價
與馬特-達蒙的友誼
達蒙與本·阿弗萊克是相當要好的好朋友,他們也一起演出過許多片子,之後他們打算寫出一個關於數學天才的驚悚故事,並且進展至好萊塢。後來包括集寫作/執導/演戲於一身的羅伯·瑞納、劇作家威廉·高德曼,以及他們的朋友劇作家兼導演的凱文·史密斯,達蒙與艾佛列克與他們也交換討論劇本的意見,之後這個劇本就成為了達蒙與艾佛列克的成名作《心靈捕手》,為兩人贏得九項奧斯卡大獎的提名,並且讓兩人獲得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達蒙因此入圍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 (另一演員羅賓·威廉斯也入圍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當時達蒙與艾佛列克都各只有五十萬美元片酬,但是該片的票房超過一億美元。後來名導演斯蒂芬·斯皮爾伯格看了《心靈捕手》後,也請達蒙參與《拯救大兵瑞恩》的演出,飾演一等兵詹姆斯·雷恩。 達蒙之後與艾佛列克以及克里斯·摩爾創立了綠燈計劃,主要是找尋值得投資新穎電影製作計劃,之後關於這個製作計劃的電視紀錄節目曾經三度問鼎艾美獎。
愛情
2005年本·阿弗萊克和詹妮弗·迦納結婚,他們的第一個女兒也於2005年冬天出世!在此前數月,有關兩人奉子成婚的傳聞早已鋪天蓋地,可是當事人卻一直遮遮掩掩,直到不久後才肯鬆口! 詹妮弗·迦納
其實,雙方經紀人此次大方證實婚訊,多少有點「形勢所逼」的味道。事情起源於美國八卦雜志《UsWeekly》突然踢爆小本和迦納已完婚,婚禮地點位於加勒比海「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上的度假聖地鸚鵡洲。而另一家小報《NationalEnquirer》也發表了據說是迦納和她在《特務A》里的男搭檔維克多·賈博一起抵達鸚鵡洲的照片。證據確鑿,雙方經紀人除了承認還有什麼法子呢?不過他們不肯透露更多的細節。 詹妮弗·迦納
這是32歲的小本首次結婚,也是33歲的迦納二度成婚。小本曾與拉丁性感天後詹妮弗·洛佩茲訂婚,但兩人在2004年1月分手,洛佩茲也迅速地與第三任老公馬克·安東尼結婚;而迦納也在2004年3月結束了與前夫、影星斯科特·弗雷歷時3年半的婚姻,投入小本懷抱。2005年4月,小本向迦納求婚,而有關迦納已經懷孕的消息從5月份就開始傳出。 由於擔心和迦納的戀情也像當初與洛佩茲那樣因過度曝光而流產,小本這次對待與迦納的感情非常謹慎,在媒體面前也是極其低調,他們唯一一次公開亮相,是在2004年秋天一起觀看波士頓紅襪隊的一次比賽。在其間所有電影首映式或是其他影視界活動中,小本和迦納均避免出雙入對,甚至一直否認他們在拍拖。看來,小本對待新戀情低調的方式這次終於收到了好的效果,如今他們的感情已經修成正果,只需靜待愛情結晶的出生了。
家庭
妻子詹妮弗·迦納 (Jennifer Garner),
女兒薇奧萊特·阿弗萊克(Violet Anne Affleck)(2005.12.1出生) 塞拉芬娜·阿弗萊克(Seraphin Rose Elizabeth Affleck)(2009.1.16出生)
社會評價
好萊塢不缺大牌明星,但要比起身高來,1米92的本·阿弗萊克當數頂尖人物。鄰家男孩氣的本·阿弗萊克天生一副魁武的身材、俊俏的臉龐,渾身充滿著男子漢的野性魅力,自從和詹妮佛·洛佩茲談戀愛以後,人氣不跌反升,一路爬到了湯姆·克魯斯、布拉德·彼特和休·格蘭特這些「老牌俊男」的頭頂上,儼然成為新一屆「溫柔派奶油小生」的領頭人。 年紀輕輕的阿弗萊克出道以來,片酬日日高升。進入2003年,好萊塢各媒體紛紛預測新年新發展,極受矚目的他,被眾媒體一直推崇為取代天王湯姆·克魯斯的最佳人選,有望成為好萊塢的新天王。
編輯本段獲獎情況
2010
金酸梅獎(Razzie Award) 十年最差男演員(提名)珍珠港(2001)金酸梅獎(Razzie Award) 十年最差男演員(提名)致命報酬(2003)金酸梅獎(Razzie Award) 十年最差男演員(提名)澤西女孩(2004)金酸梅獎(Razzie Award) 十年最差男演員(提名)鴛鴦綁匪(2003)金酸梅獎(Razzie Award) 十年最差男演員(提名)誰來陪我過聖誕(2004)金酸梅獎 十年最差男演員(提名)超膽俠(2003)
2008
第8屆在線影評人協會獎 Breakthrough Filmmaker(提名)失蹤寶貝(2007)
2007
金球獎(Golden Globe) 最佳男配角(提名)好萊塢庄園(2006)第20屆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 Most Promising Filmmaker失蹤寶貝(2007)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 Best Directorial Debut失蹤寶貝(2007)廣播影評人協會獎 最佳男配角(提名)好萊塢庄園(2006)好萊塢電影節 Hollywood Breakthrough Award奧斯汀影評人協會 Best First Film失蹤寶貝(2007)土星獎 最佳男配角好萊塢庄園(2006)Boston Society of Film Critics Awards Best New Filmmaker失蹤寶貝(2007)
2006
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 最佳男配角(提名)好萊塢庄園(2006)威尼斯電影節 最佳男演員好萊塢庄園(2006)好萊塢電影節 Hollywood Film Award
2005
金酸梅獎(Razzie Award) 最差男主角(提名)誰來陪我過聖誕(2004)金酸梅獎 最差男主角(提名)澤西女孩(2004)金酸梅獎 最差銀幕搭檔(提名)澤西女孩(2004)艾美獎 Outstanding Reality Program(提名)
2004
金酸梅獎(Razzie Award) 最差男主角致命報酬(2003)金酸梅獎(Razzie Award) 最差男主角鴛鴦綁匪(2003)金酸梅獎 最差男主角超膽俠(2003)金酸梅獎 最差銀幕搭檔鴛鴦綁匪(2003)艾美獎 Outstanding Reality Program(提名)PGA Awards Television Procer of the Year Award in Reality/Game/Informational Series(提名)MTV Movie Awards, Mexico Sexiest Hero (Héroe más Sexy)(提名)超膽俠(2003)
『肆』 歷數奧斯卡最佳影片十大死亡之組,成王敗寇別忘了競爭者
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每部都十分精彩,可以說奧斯卡無弱旅,每一部都非常優秀,有其獨特的價值。
最終,人們往往只記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獲得者,很有可能忘掉其他的競爭者。在之前的82屆奧斯卡中,有過多少強片雲集,激烈PK的情況?有哪些奧斯卡獲獎影片其實是極其幸運地殺出重圍,從死亡之組中倖存到最後,勝者為王?讓我們為您盤點一下歷屆奧斯卡中的十大死亡之組吧。
關於「奧斯卡死亡之組」的幾點說明:
二,另外一兩部也不能很差;
三,鑒於第17屆奧斯卡(1945年)之前為十部最佳影片提名,很難說競爭集中激烈,因此只選擇了一屆來代表;
四,年份以奧斯卡為准,也就是說,1994年的影片在這里是歸為1995年奧斯卡死亡之組里去的。
五:套紅影片為奧斯卡最佳影片獲得者。
亂世佳人
「死拿轎亡之組」十:
1940年 奧斯卡入圍最佳影片
《亂世佳人》 Gone with the Wind
《卿何薄命》 Dark Victory
《萬世師表》 Goodbye Mr.Chips
《愛情事件》 Love Affair
《史密斯先生到華盛頓》 Mr. Smith Goes to Washington
《妮諾奇嘉》 Ninotchka
《人鼠之間》 Of Mice and Men
《關山飛渡》 Stagecoach
《綠野仙蹤》 Wizard of Oz
《呼嘯山莊》 Wuthering Heights
競爭烈度:☆★★★★
評點:盡管《亂世佳人》毫無爭議地代表了好萊塢黃金時代電影的最高水準,但這份最佳影片提名榜仍讓人看得缺搭眼暈——任何一部作伏敏拿品拿出來都是經典。這里有《西雅圖夜未眠》最早的版本,比《金玉盟》更原始的《愛情事件》;有約翰·福特的西部片經典《關山飛渡》;有開創性的《綠野仙蹤》;有英國經典《呼嘯山莊》;有根據斯坦貝克的文學名著改編的《人鼠之間》;有當時非常受奧斯卡喜愛的大導演弗蘭克·卡普拉的《史密斯先生到華盛頓》……
阿拉伯的勞倫斯
「死亡之組」九:
1963年 奧斯卡入圍最佳影片
《阿拉伯的勞倫斯》 Lawrence of Arabia
《最長的一天》 The Longest Day
《歡樂音樂妙無窮》 The Music Man
《叛艦喋血記》 Mutiny on the Bounty
《殺死一隻知更鳥》 To Kill a Mockingbird
競爭烈度:★★★
評點:《最長的一天》堪稱好萊塢最出色的二戰影片之一,氣勢宏大,明星眾多;《歡樂音樂妙無窮》則像它的片名一樣,妙趣橫生,是一出相當精彩的音樂歌舞喜劇;馬龍·白蘭度版的《叛艦喋血記》雖然不如1935年的版本,但也是大製作,影片背後白蘭度在大溪地的故事也可增加很多電影的趣味;《殺死一隻知更鳥》就更不用說了,格里高里·派克主演的反應種族問題的經典。說起來這四部影片都頗為出色,不過比之最佳影片的獲得者《阿拉伯的勞倫斯》來還是略遜一籌,可以說輸得還算讓人心服口服。
炎熱的夏夜
「死亡之組」八:
1968年 奧斯卡入圍最佳影片
《炎熱的夏夜》 In the Heat of the Night
《雌雄大盜》 Bonnie and Clyde
《杜立德醫生》 Doctor Dolittle
《畢業生》 The Graate
《猜猜誰來吃晚餐》 Guess Who's Coming to Dinner
競爭烈度:☆★★★★
評點:《炎熱的夏夜》是又一部以種族問題為背景的奧斯卡獲獎影片,整個故事圍繞一起謀殺案展開,戲劇沖突很強烈,人物非常突出。雖說《炎熱的夏夜》是一部足以擔得起奧斯卡最佳影片的作品,但還是要為與它同台競技的《雌雄大盜》和《畢業生》鳴不平。這兩部堪稱跨時代的作品在奧斯卡評選的對撞中沒有得到最佳影片的承認。好在電影史最終還是給了它們非常高的地位,如今看起來倒是已經超越了《炎熱的夏夜》呢。至於《猜猜誰來吃晚餐》,與《炎熱的夏夜》很類似,也是反應種族問題的內容,但比之更勵志更主流。《杜立德醫生》則是艾迪·墨菲的《怪醫杜立德》前身,講述一位能與動物通話的醫生的故事,輕松的家庭歌舞片,屬於很典型的陪襯人角色。
法國販毒網
「死亡之組」七:
1972年 奧斯卡入圍最佳影片
《法國販毒網》 The French Connection
《發條橘子》 A Clockwork Orange
《屋上的提琴手》 Fiddler on the Roof
《最後一場電影》 The Last Movie
《俄宮秘史》 Nicholas and Alexandra
競爭烈度:★★★★
評點:《屋上的提琴手》被認為是比《音樂之聲》更出色更有力量的歌舞片;《俄宮秘史》則是華麗宏大的宮廷史詩劇,雖然故事有些流於表面。不過這一年真正牛X的卻是另外三部風格獨特的提名影片:彼得·博格丹諾維奇的《最後一場電影》看似平淡卻成了一個時代的輓歌;庫布里克的《發條橘子》堪稱驚世駭俗但延續了不受奧斯卡待見的結果;最終同樣風格性十足,冷冽寫實的《法國販毒網》得到了最佳影片,不能說遺憾,只能感嘆這一年競爭之殘酷。
教父2
「死亡之組」六:
1975年 奧斯卡入圍最佳影片
《教父2》 The Godfather: Part II
《唐人街》 Chinatown
《對話》 The Conversation
《列尼傳》 Lenny
《摩天大樓失火記》 The Towering Inferno
競爭烈度:★★★★
評點:什麼叫不是冤家不聚頭呢,看看這幾部影片的男主角:阿爾·帕西諾、傑克·尼科爾森、吉恩·哈克曼、達斯汀·霍夫曼、史蒂夫·麥奎因和保羅·紐曼……整個是老戲骨盛年時期的大對撞!而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居然有兩部片子自己VS自己(《教父2》和《對話》),這似乎也是奧斯卡歷史上少有的情況。《摩天大樓失火記》是驚險富於娛樂性的災難片,今日它已經成了此類型的經典。除此之外,每部影片都是分量十足的重量級選手。《列尼傳》是部被後人忽視低估的傳記片經典;《對話》也是科波拉最優秀的作品之一,影片氣氛陰沉,平淡背後隱藏著對現代人關系的隱喻;而《唐人街》更已經是足以匹敵《教父》系列的經典作品,其劇本已經到了每個電影人都應該奉為圭皋的程度。《教父2》自然是實至名歸,《唐人街》只能嘆生不逢時了。
飛越瘋人院
「死亡之組」五:
1976年 奧斯卡入圍最佳影片
《飛越瘋人院》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納什維爾》 Nashville
《大白鯊》 Jaws
《亂世兒女》 Barry Lyndon
《熱天午後》 Dog Day Afternoon
競爭烈度:★★★★★
評點:如果我是奧斯卡評委,看到這個最佳影片的提名榜單也許直接就瘋了:斯坦利·庫布里克的終極之作,最完美的影片《亂世兒女》你能不選?羅伯特·奧特曼諷刺世情的巔峰之作《納什維爾》你能不選?製造戲劇沖突的大師西德尼·呂美特與阿爾·帕西諾合作的《熱天午後》你不選?斯皮爾伯格開創新恐怖片風格,書寫了一代人的內心恐懼的《大白鯊》你不選?米洛斯·福爾曼的《飛越瘋人院》確實水準高超,思想深刻,絕對是影史經典,但手心手背都是肉啊,這一屆奧斯卡,堪稱史上最殘酷慘烈的死亡之組!
為黛茜小姐開車
「死亡之組」四:
1990年 奧斯卡入圍最佳影片
《為黛茜小姐開車》 Driving Miss Daisy
《生於七月四日》 Born on the Fourth of July
《死亡詩社》 Dead Poets Society
《夢幻成真》 Field of Dreams
《我的左腳》 My Left Foot
競爭烈度:★★★☆
評點:說實話,這一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並不強,放到70年代也就是陪太子讀書的命。這裡面《我的左腳》和《生於七月四日》算是較為有分量的作品,一個勵志但不空洞簡單,一個對越戰對美國的本質做了反思。《死亡詩社》雖然也很出色,但格局較小,略帶煽情,厚重程度不夠;《夢幻成真》則最簡單,屬於很勵志很清新的體育題材。這樣看來,以平淡溫婉見長的《為黛茜小姐開車》勝出倒也很恰當。這一屆大多屬於次一流選手,不說矬子里拔將軍,但也確實沾了沒重量級選手的光。
阿甘正傳
「死亡之組」三:
1995年 奧斯卡入圍最佳影片
《阿甘正傳》 Forrest Gump
《四個婚禮和一個葬禮》 Four Weddings and a Funeral
《肖申克的救贖》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幕後謊言》 Quiz Show
《低俗小說》 Pulp Fiction
競爭烈度:★★★★
評點:很多人想起這一屆奧斯卡時都為《肖申克的救贖》鳴不平,甚至認為它應該取代《阿甘正傳》拿到小金人。且不說當時《肖申克的救贖》缺乏影響力,即使從品質來說,它也最多和《阿甘正傳》、《低俗小說》處於同一水準線上——如果不是略低的話。這一屆奧斯卡其實說不上是非常可怕的死亡之組:雖然《四個婚禮和一個葬禮》很有趣但畢竟只是出輕喜劇,缺乏奧斯卡喜愛的分量;《幕後謊言》涉及到了媒體、真實等話題但還是有些點到為止,未能做深入開掘;其實最冤的應該是昆汀·塔倫蒂諾,拍出一部前無古人的《低俗小說》,卻因過於風格大膽形式另類而無法入奧斯卡評委法眼。
莎翁情史
「死亡之組」二:
1999年 奧斯卡入圍最佳影片
《莎翁情史》 Shakespeare in Love
《拯救大兵瑞恩》 Saving Private Ryan
《細細的紅線》 The Thin Red Line
《伊麗莎白》 Elizabeth
《美麗人生》 La Vita e bella
競爭烈度:★★★★
評點:每次說到這屆奧斯卡,肯定會有影迷抱怨「怎麼就給了《莎翁情史》呢」。是呀,這一年有大神泰倫斯·馬力克與眾不同的二戰影片《細細的紅線》;有義大利的《美麗人生》;有展現英國女王生活的《伊麗莎白》;有斯皮爾伯格的戰爭大作《拯救大兵瑞恩》……哪一個不是佳作?可惜一段莎士比亞的戀愛故事把它們全打敗了。《美麗人生》有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做安慰,《拯救大兵瑞恩》和《細細的紅線》兩位只能感嘆硬漢拼不過柔情吧。
芝加哥
「死亡之組」一:
2003年 奧斯卡入圍最佳影片
《芝加哥》 Chicago
《時時刻刻》 The Hours
《魔戒二部曲:雙塔奇兵》 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Two Towers
《紐約黑幫》 Gangs of New York
《鋼琴師》 The Pianist
競爭烈度:★★★★☆
評點:新千年來競爭最激烈的一屆奧斯卡!一邊是老導演斯科塞斯和羅曼·波蘭斯基的《紐約黑幫》和《鋼琴師》,極力強調歷史、傳統、功底;另一邊是彼得·傑克遜為代表的新生代,寫女權、玩魔幻、秀歌舞……這死亡之組好不熱鬧。可惜奧斯卡只肯等PJ都拍完了才給他承認,而《時時刻刻》的深味又有些過於文藝小眾,這樣《芝加哥》就佔了便宜,一躍而出引領了又一次歌舞片潮。
『伍』 給我推薦幾部好萊塢科幻大片
1、星球大戰
1977年喬治盧卡斯推出《星球大戰》後,至今已經41年了,《星球大戰》已經成為全球科幻電影中的文化符號。
電影中關於戰爭、科技、生存、政治、人性的描繪已經使得研究《星球大戰》成為了一門學問,而星戰的成功也是好萊塢科幻電影發展的巨大推動力之一,從《星球大戰》以後,全球科幻電影電影市場上就只有好萊塢科幻電影這一個存在了。
2、星際迷航
由派拉蒙製作的《星際迷航》系列共有6部電視劇,一部動畫和13部電影組成,是好萊塢科幻電影中的代表作之一。
電影中的人類在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和星空中的外星人一起建立了星際聯邦,開始進行對於更廣闊的的宇宙星空的探索,電影中的主角團隊就是這些探索團隊的一支。這是一部充滿人文關懷和硬科幻元素的電影,也是人類對於未來最好的想像。
3、黑衣人
講述的是外星人和人類的故事,J探員和K探員二人歷經危險,一次次的拯救人類和地球的故事。電影第一部上映於1997年,是在《ET外星人》後好萊塢最成功的關於外星人的科幻電影。
電影討論了關於人類和外星人如何和平相處以及面對宇宙中的外星人,人類該如何保護自己,當然,電影的成功也藉助了新千年即將到來時美國人的憂慮。這一系列電影中對於外星人的塑造是很完美的,當然,電影中也借用了蝴蝶效應、祖母悖論等理論,使得電影的可看性大大提升。
4、盜夢空間
同樣是諾蘭的作品,但這部科幻電影屬於「軟科幻」電影,電影假設了一種可以入侵別人大腦的科技,主角團隊運用科技入侵他人大腦盜取商業機密,這樣的設定是很有趣的,最終的主角究竟是否依舊活在夢中成為電影給觀眾留下的最大懸念。
這部科幻電影則代表了類似於《千鈞一發》的好萊塢老派科幻電影,然而還是沒有令「軟科幻」電影重新回到大眾視野中,畢竟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硬科幻電影帶來的視覺沖擊已經遠遠超過軟科幻電影了。
5、星際穿越
克里斯托弗諾蘭導演的這部科幻電影屬於「硬科幻」電影類型,電影中運用了大量的現代科學知識以及相當多的未證明猜想,關於宇宙和人類未來的思考等融合在這部電影中,最後給電影加上經久不衰的親情與愛的主題,電影不出意外地獲得了一致好評,票房成績也十分優秀。
這部硬科幻電影代表了近幾年科幻電影的潮流,那就是一定要結合已知的科學結論和未知的科學猜想來製作科幻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