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分析電影浪潮!
我想是我誤解樓主了 其實樓主想說的是德國電影《浪潮》
我想這部電影是從西方社會的價值角度去評判「獨裁政治」這個命題。在西方人看來,獨裁政治有幾個特點:集體主義、極權主義、專制主義。西方學界一般用以概括德國納粹主義、蘇維埃共產主義以及義大利法西斯主義。即人人必須遵從的官方意識形態、唯一的群眾性政黨、由政黨或秘密警察執行的恐怖統治、對大眾傳媒的壟斷、現代的人身與心理的控制技術、中央組織與控制整個經濟。這些特點致使民眾盲目崇拜,盲目追隨統治者,消除異己。
我個人認為集體主義並等同於積極向上,反而是消除人與人之間差異,使民眾淪為統治者的工具。「文革」就是一個很好例證。「法西斯」當年也是利用這點控制了德國的民眾,造成了全世界人民的災難。
之所以符合學生的觀點,我想是因為這些學生心靈上缺乏依靠,尤其是最後自殺的那個男孩兒 經常受欺負 家庭不美滿 而「浪潮」恰恰迎合了他的需求。我覺的片子的主旨大意基本是符合現實的,而且這個片子是根據美國的一個真實事件改編的。
2. 影片《浪潮》最後,老師的眼神是什麼意思。
《浪潮》是我最喜歡的電影,最後一個鏡頭我仔細看了好多遍。
我就講講我自己的理解吧,畢竟這個電影含義太深刻了。
在車上,剛開始他看向車窗外:熟悉的環境卻物是人非,給人一種不真實感;
然後他埋著頭,雙手搓臉:不敢相信這一切是自己做的,後悔自己的所作所為;
再次看向車窗外:懷疑、疑惑……在如此和諧的社會環境下,怎麼可能造就這么極端的團體,極端的人;
轉頭看向前方(明顯有個無意間發現什麼的動作),使勁的一眨眼(發現了什麼很重要的事),變成最經典的表情(害怕,焦急,吃驚):
可能性1,引申電影主題,最有可能的解釋(文學、電影作品的慣用伎倆)。5天時間就能創造一個小型的****(和諧)主義團體,他產生了極大的危機感,一個小小的老師都能做到,那麼整個國家呢?乃至整個世界呢?(警惕啊!世界隨時都處在危機邊緣!)
可能性2,發現浪潮的強大,浪潮還沒結束(歐美大片慣用伎倆,續集呢?三部曲?本句吐槽)。最後自殺的那個學生只是個代表,那麼多的參與者,有很多都不希望」浪潮「結束……所以說,」浪潮「失控了(這也是真實事件的結局,雖然最終懸崖勒馬)。可以想像後面的發展,核心成員轉入地下工作,繼續發展對現實不滿的人。自殺事件的發生並沒有消滅浪潮,而是讓浪潮升華了,從一個課程變成了一個惡性的組織,遇到機會就會爆發出強大的毀滅性。所以表情如此。
個人意見,僅供參考。原創內容,謝絕轉發。
3. 德國電影浪潮,最後男主角坐在警車里看見了什麼
老師被帶上警車之後,滿臉悔很茫然,但馬上轉變為驚恐的表情。他意識到事情沒有這么簡單,社會、年輕人狀況依舊,一個專制集體的雛形誕生了。
4. 如何評價電影《浪潮》
《浪潮》上映後引起了影評人以及眾多學者的強烈反響。該片是一個實驗,更是一曲極權主義的葬歌。影片以一個極貝戲劇張力的悲劇結尾告終,並且對於這場鬧劇注入了導演深沉的思考以及深刻的批判。該片給觀眾提供了一副生動的集權主義畫卷,同時也對現實世界中的"烏合之眾"進行了形象的描摹。
5. 德語電影《浪潮》宣稱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不知其背後的真實事件是什麼背景如何
本片基於1967年美國加州Palo Alto Cubberley高中發生的真實歷史事件改編
當時主持這個實驗的教師 Ron Jones 主頁上對此事的描述
http://www.ronjoneswriter.com/wave.html
1967年,美國加州一所高中,歷史教師羅恩·瓊斯(Ron Jones)為了讓學生們明白什麼叫法西斯主義,搞了一場教學實驗。他提出鏗鏘有力的口號,「紀律鑄造力量」、「團結鑄造力量」和「行動鑄造力量」,用嚴苛的規條束縛學生,向他們灌輸集體主義,要求他們絕對服從,遵守紀律。令人驚訝的是,學生們非常順從,步調一致地投入其中。他們精神抖擻,穿上制服,做課間操,互相監督,很快凝聚成一個新的團體。他們給這個團體命名為「浪潮」,還設計了一個標志性的動作:手臂從右往左,劃出一個波浪狀的曲線。學生們沒有意識到自己越來越像納粹分子,他們發傳單,印貼紙,拉攏新的成員。只用五天時間,這個班就由20人變成了200人。最後,瓊斯在學校大禮堂召開了一次大會,放映了一部第三帝國的影片:整齊劃一的制服和手勢,集體狂熱的崇拜和叫囂。學生們面面相覷,羞愧不已,沒想到自己這么輕易就被操縱了,心甘情願地當了一回沖鋒隊員。
6. 電影浪潮影評
�導演:丹尼斯·甘塞爾 Dennis Gansel
編劇:丹尼斯·甘塞爾, Todd Strasser, Peter Thorwarth ....writer
主演:約根·沃格爾 Jürgen Vogel,Frederick Lau,
馬克思·雷邁特 Max Riemelt,
詹妮弗·李奇 Jennifer Ulrich,
克里斯,安妮·保羅 Christiane Paul...
上映:德國 2008年3月13日
對白:德語
本片基於1967年美國加州Palo Alto Cubberley高中發生的真實歷史事件改編
今時今日的德國,在主題是「國家體制」的活動周上,中學老師Rainer Wenger只是想做一個實驗,讓學生們親身體會一下獨 裁體制的產生。這應該只是一個教育性質的實驗,災難性的後果確是誰也沒有料到的。一開始只是諸如紀律、集體這樣的概念,漸漸地卻轉變成了一場運動,一場名為「浪潮」 的運動。有了團體便有了矛盾,有了矛盾便有了斗爭。在一場水球比賽上,形勢因激化的矛盾而惡化,是時候終止實驗了。然而,一切早已失去了控制……
非常好的電影,很久沒這種震撼的感覺,上次出現這種感覺是出現在《勇敢的心》里華萊士臨死之前高喊的:freedom
教育一個在任何情況下都慣於獨立思考的公民,可能需要20年;而培養一個納 粹,卻只需要5天。
首先要說的是,在現在的大時代背景下,要重現影片中所說的納 粹帝國是不現實的,盡管電影中它做到了。
很大程度上,一個社會的意識形態決定了人們的發展傾向。以前我對這個詞語其實並不感冒,大多數情況下以為只是生活形式上的一種差別罷了。但在"浪潮"中,還是讓我深刻體會到了共性與個性,集體與自我,獨 裁與自由的意義。舉個簡單的例子,在獨 裁主義課的老師提出大家都穿同樣的制服時,獲得了大多數人的認可。他們認為這是一種標榜集體力量與精神信仰的另類方式,在自由主義盛行的西方,這種舉動往往能為他們帶來前所未有的向心力,盡管在一開始對他們而言只是好玩而已。而在現如今的中國,即便個性化趨勢已經普及到了每個人的心中,連在街上碰到與自己穿同樣衣服的情況都會覺得很尷尬,每個稍微正規點的中學也還是堅持學生必需穿校服的規定。或許這已經成為一種習慣性的桎梏,對學生而言,一套校服,也許除了規定也就是規定了。當然,這里並不討論它的合理性,純粹只是為了說明意識形態在決定的個人價值取向上的重要性而已。
於是,在獲得強大向心力的同時,原本零散的小團體走到了一起,是因為盲目的信仰也好,是因為空虛的心靈也罷,每個人都得到了他們想要的,自信,重視,奮斗,成就。其實我並不認為這樣的"獨裁"有什麼不好,與陳獨秀和毛ZD一樣,適可而止就夠了。可惜,每個人都會犯錯,能掌握好這個度的,那是上帝。
7. 分析德國電影《浪潮》悲劇發生的原因
在現實社會中一個人的力量是極其弱勢的,而集體的力量卻大大超過個人力量相加之和,所以當一個人長期遵從於集體的規則並處於集體帶來的各種"保護"(即各種利益)之中,個人便會認為集體的利益便是自己的利益,這種情況下集體做出的決定便會超越道德與法律,即使是明顯的錯誤,個人也會認為集體會化解這個問題,而當這個集體出現一個強勢的領導者,在消滅了其他不同意見者之後,形成個人崇拜,然後形成獨裁主義。
這個過程形容起來就是:成立集體組織,建立集體目標與規則,灌輸價值目標,將不贊同組織規則者隔離並剔除出組織,形成個人(目標)崇拜。 這點在各種傳銷組織,邪教組織上都有應用。
我們需要思考的是在法西斯主義被消滅60年之後,特別是在德國這個法西斯主義盛行的地方,經過60年幾代人的教育反省,為什麼還會出現新法西斯主義?為什麼經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都會在如此短的時間內輕易的進入那種狂熱狀態?
8. 德國電影《浪潮》感受,大家也來說說吧
這片當年在德國反響劇烈。別看現在德國人已經民 主多年,但是民族根還是那樣對上級的完全服從和對理想的盲目追從。所以德國人歷來改革什麼的都是自上而下的模式。
而相對國人,盡管表象也是服從,但大部分狀態其實是忍受,只要當忍受到達一定臨界點,忍無可忍的時候才會發動自下而上的改 革。
9. 電影《浪潮》
在主題是「國家體制」的活動周上,中學老師Rainer Wenger只是想做一個實驗,讓學生們親身體會一下獨裁體制的產生。這應該只是一個教育性質的實驗,災難性的的後果確是誰也沒有料到的。
一開始只是諸如紀律、集體這樣的概念,漸漸地卻轉變成了一場運動,一場名為「浪潮」 的運動。有了團體便有了矛盾,有了矛盾便有了斗爭。
這部片字是基於1967年美國加州Palo Alto Cubberley高中發生的真實歷史事件改編的
當時主持這個實驗的教師 Ron Jones 主頁上對此事的描述
http://www.ronjoneswriter.com/wave.html
你可以進去看看
10. 如何評價德國電影《浪潮》
「重要的是講述神話的年代,而不是神話所講述的年代」
這里引用福柯的名言並不準確,想說的是,雖然《浪潮》以1967年Ron Jones的教學實驗為藍本而改編,探究的起點也同樣是「法西斯主義/獨裁統治如何在現實中成為可能」;然而,電影《浪潮》並非教學實驗「第三浪」的紀錄片式復刻(該事件的紀錄片由Ron Jones的學生Philip Carr Neel於2011年拍成,名為《Lesson Plan: The Story of the Third Wave》),而是摻雜糅合了當代德國社會思潮以及導演丹尼斯·甘塞爾個人的政治理念的「舊瓶裝新酒」式作品。同時為了使這個貌似荒誕的劇本讓人信服,影片輕說教重刻畫,通過對師生日常化言行的細致描述,來強調最終匯流成河掀起了軒然大波的個體心理的微妙動態。
實際上,《浪潮》對Ron Jones 的體驗教學方式予以批判和否定。如,在課程漸入「佳境」、賴訥自我感覺良好、「學生變化很大」之時,影片卻通過賴訥妻子之口,痛批其「享受課堂上學生崇拜的矚目」、「利用受學生歡迎操控他們」,「是私心作怪」,「最近變成了一個混蛋」。而電影的結局與現實大相徑庭,極端偏激的學生蒂姆接受不了組織建立於謊言之上而必須解散的事實,傷人、自殺。整段結尾伴隨著賴訥因驚愕而急促的呼吸聲,陷入恍惚的賴訥在學生們不解、厭惡、鄙夷和悲痛的眼光中被押上警車。這宣告了學生對「老師」的信任的破產:本應引導呵護學生成長的老師竟然成為了將學生拉入自我毀滅深淵的罪魁禍首,無疑是不能被主流社會所原諒的。
其實在現實中,1967年加利福尼亞Palo Alto Cubberley高中歷史課的同學們遭遇的類似經歷,在他們人生中也同樣是不光彩的一筆。當Ron Jones 最終將自己的「騙局」揭開,給狂熱的學生狠狠澆了一盆冷水後,被捲入其中的學生們霎時陷入了尷尬的境地。他們不敢相信自己竟如此容易被戲弄和操控,並為自己因空洞卻煽動的理想宣言而狂熱感到羞愧。若干年後,當Ron Jones的學生Philip Carr Neel 拍攝關於這段故事的紀錄片時,大部分當年的當事人都承認不願意提起此事。、
Ron Jones 激進而自負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成為他的小白鼠受他擺布,在被動束縛並承受精神強壓的環境下去經歷、體驗、「學習」,這種濫用教師職權的行徑,是《浪潮》所批判的標靶。除此之外,導演甘塞爾還借賴訥前後矛盾、自我攻訐的政治言論,表達了對德國新左翼思想的質疑和諷刺。
影片一開始,賴訥在嘈雜的朋克音樂中飈車出場,隨後在跟教學主任協商課程時,他表達了對「無政府主義」一課的強烈興趣,他聲稱自己才是「在柏林讀大學」、「參加五一遊行」(德國傳統的左翼遊行日)、「在克羅伊茨貝格待了5年」的人。(克羅伊茨貝格是柏林朋克搖滾運動以及德國另類文化的發源地,以高比例的移民而著稱,具有繁榮的多元文化,同時也具有高失業率和低收入的特徵)。而在片子最後,賴訥用一番典型的新左翼風格演講,激起學生們對全球化環境下社會不公貧富分化的聯想,空泛無據卻極富煽動性,最終又在鬧劇落幕時進行了全盤的自我否定:「我們都以為自己高人一等,比其他人優秀」,「我們傷害了他們」「我們做的過火了」。這種自我顛覆的言論,不僅僅是一種揶揄,更是一種警惕。
而最有意思的是,本片蘊含了強烈的女性主義。整部電影中,除了被動、軟弱、容易受人擺布的莉薩以外,幾乎所有出現的女性,都顯示了獨立、冷靜、理性、睿智的特質,與自私、固執、蠻不講理、容易頭腦發熱的男性角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如第一節課就開始直到退課前一直對「文格爾老師」發出質疑的莫娜,告訴女主角卡羅爾「你弟弟應該發現自己的底線」的媽媽,以及賴訥那善解人意、溫柔體貼卻又明白事理、堅持原則的妻子,都展現了新時代女性自立自主,勇於擔當的知性形象。更別提水球比賽前後,卡羅爾冒險列印傳單,揭露真相抵制「浪潮」運動的勇敢行動——無疑是在影射和致敬納粹時期「白玫瑰反抗運動」中散發傳單時被蓋世太保逮捕而遭無情殺害、後被德國女性雜志Brigitte評選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女性的女英雄蘇菲·索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