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韓國電影柏林完整劇情簡介
《柏林》被定位為諜戰動作懸疑片,耗資百億韓幣,是2013年最受期待的影片之一。該片以德國柏林為背景,講述了深陷國際陰謀被祖國拋棄的四位朝韓特工,為了各自不同的目的,各自為戰並相互展開追擊的驚險追逃故事。[3]
德國首都柏林,一起失敗的軍火交易使朝韓各方勢力的對抗趨近白熱化。朝鮮大使李學秀(李慶榮 飾)及間諜表宗盛(河正宇 飾)發現來自祖國的另一名冷血間諜董明秀(柳承范 飾)現身柏林,政權更迭讓多年漂泊海外的他們心中充滿不祥預感。在此期間,宗盛不得不遵照黨的指示監視妻子——大使貼身翻譯蓮貞熙(全智賢 飾)的行蹤。另一方面,在追查軍火交易行動中遭受挫折的韓國情報機構負責人姜部長(韓石圭 飾)不甘失敗,持續追查宗盛的蹤跡。
在大使叛逃計劃失敗後,宗盛得知董明秀來到柏林的真正目的。為了避免成為權力斗爭的犧牲品和肅清對象,他只得帶著妻子絕路逃亡……
㈡ 如何評價韓國電影《柏林》
我覺得這部電影拍得非常的成功,動作驚艷劇情耐人尋味引人入勝。
那麼這部電影講了一個什麼故事呢?故事就發生在極富有寓意的國家:德國。德國也曾經被一分為二,可是兩德早已合並,合並後兩邊逐漸融合,以目前的情況來看,統一是大勢所趨。可是朝鮮呢?朝鮮也被一分為二,至今沒有得到統一,兩邊還在隔空喊話,相互指責,覬覦對方的武力和財富。
柏林,一個敏感的地點而,這次的韓國片摸准了觀影人的脈搏,利用朝鮮的領導人變更的歷史,以及現實中有可能發生的歷史信息,打造了這部影片。大家對於這部電影有什麼看法呢?
㈢ 求二戰德軍死守柏林的電影,最後的橋別推薦了看過,謝謝。、
既然是反映死守,那一定是德國角度的啦,這場戰役德國角度的只有《帝國的陷落》裡面有較多反映。其他的都是帽子拍了反映蘇軍痛扁德軍的。比如《攻克柏林》。
㈣ 結局兩個人去柏林的同志電影是
是電視劇吧
英劇《hollyoaks》里的John Paul 和Craig 最後一起去柏林的鏡頭。
㈤ 如何評價韓國電影《柏林》
相比《暴力城市》,這部《柏林》可以說是一個完全的轉型,原本充滿儀式感的港式武打風味全然不見,取而代之的是近年來十分流行的諜影重重式寫實快剪。韓國是一個十分擅長模仿的國家,怕是只有他們能做到連原版的神髓都學來七分。但相比兩年前那部讓世界大吃一驚的《大叔》,本片相對來說更成熟,更緊湊,包括剪輯的力度都更顯凌厲,不至於再拖了動作設計的後腿。
且不得不誇的是整個劇本背景的設計和定位,大家都知道,亞洲但凡是要拍現代題材的動作片,或者說是,有意效仿好萊塢的,所謂走國際化路線的「大片」,多是一種妄自尊大的節奏,山寨的特別可笑。要麼貼高精尖核武生化blahblahblah,要麼搞群英匯多國部隊blahblahblah。這樣不知自己幾斤幾兩的泡沫式膨脹,戳破了是自卑兩個字。但是韓國人不,他們懂得拿自己國家的故事做文章,而且又不是像滿清抗日那樣的黏貼復制。本片的故事就是把曠日持久的韓朝紛爭搬到了國外,而又恰好選擇了當下朝鮮政權改朝換代做切入點。在這樣一個時過境遷的大環境下,主角們作為長期駐外的特工,活像一群被遺忘的棋子,卻都還在為自己的信念和生存拚死拼活。在這個故事裡,有莫逆之交的跨國友誼,有背井離鄉的凄慘孤寂。有敵友莫測的政治糾葛,有人情道義的生死抉擇。而且難能可貴的是,這幾樣常見的大菜,在這場宴席里是個個可圈可點,恰如其分。雖說談不上有多出彩,好歹意思到了。之前我還擔心,一群韓國人在柏林,這能整出什麼樣的故事才算合理?事實證明我是瞎操心,整個故事算得上是有理有據,令人信服
再說最重要的看點,動作和場面。在這樣一部伯恩式的亞洲動作片里,導演用了一個獨到的秘訣讓槍戰顯得與眾不同-------那就是姿勢。片中幾個主角開槍的動作簡直帥到讓人忍不住反復回放,也不知道他怎麼設計的,反正就是帥了,又不顯得過分。槍械的選擇上中規中矩,除了最後冒出好久不見的沙鷹顯得有點傻。近身搏鬥的段落不算多,感覺導演沉住了氣,刻意壓低了自己所鍾情的打戲比例,以免脫離寫實化的題材。但同樣幾場打鬥里的姿勢動作都十分拉風,角度刁鑽,下手迅猛。最後一場槍托格鬥也蠻新穎,要比好萊塢有追求多了。
㈥ 誰看了柏林 講的啥啊 完全看不懂
故事的起因是為了朝鮮北方特權階級金氏家族的秘密賬戶,第二代掌舵人身故之後留下了一個謎樣的賬戶,在此之前這個賬戶一直都由第三代中的長子負責掌管,在第三代長子被剝奪繼承權又被逐出權力核心層之後,秘密賬戶就成為第三代長子賴以生存的依靠和法寶。對於跟隨第三代長子的人們來說,想要自謀生路,投靠別位繼承者,秘密賬戶就是投名狀,若是想要繼續堅持權力的角逐,秘密賬戶就是護身符;對於朝鮮北方的當權派來說,秘密賬戶就是角逐的利器,只要掌握了秘密賬戶,就有離開北方來到海外生活的依憑,也是最後的退路;對於韓國的權力機構來說,秘密賬戶的掌握無異於在韓朝斗爭中多了先決手段,即可控制北方的一部分當權人物,又可隨時對金氏家族的人們提出要求,可謂法寶在手,世事不愁。
在德國的首都柏林,設有朝鮮北方的大使館,內部人員稱之為:柏林公館。公館的大使同志就是秘密資金賬戶的知情者。可是,柏林公館並非輕易可以動手的地方,為公館穩定,所有人以策安全,金氏家族第二代的掌舵人做了非常有深意的安排:
可是,秘密資金賬戶究竟在哪兒?除了第三代長子知道之外,還能通過誰獲取?
不知道。這就是本片劇情開始的理由。
故事就發生在極富有寓意的國家:德國。德國也曾經被一分為二,可是兩德早已合並,合並後兩邊逐漸融合,以目前的情況來看,統一是大勢所趨。可是朝鮮呢?朝鮮也被一分為二,至今沒有得到統一,兩邊還在隔空喊話,相互指責,覬覦對方的武力和財富。
德國人富有而自由,而且不甚關心歐洲事務,對於一部分激進派人物和國家,甚至採取了寬容和接納的態度。什麼?德國是歐盟重要的盟友?哦不,若是重要盟友,德國就不可能在諸多重大事件表決時都為自己一方投票,譬如光伏制裁一案,它選擇支持我國。德國國內的調查表明,大部分德國人對國際事務不甚關心,他們只關系自己國家的秩序和經濟發展,注重生活品質和發展。那麼,為什麼說是重要的結盟夥伴?那是因為德國人富有而自由,而且不關心歐洲事務,這樣的橡皮圖章加入,是再好不過的了。所以,在德國的首都柏林,設有朝鮮北方的大使館,內部人員稱之為:柏林公館。公館的大使同志就是秘密資金賬戶的知情者。可是,柏林公館並非輕易可以動手的地方,為公館穩定,所有人以策安全,金氏家族第二代的掌舵人做了非常有深意的安排:
他將最為深沉謹慎的李學秀同志任命為大使,以李同志來守護賬戶和他希望保住性命的長子,並將偵查英雄表宗盛同志任命為使館護衛和監察,並享有單獨報告的權力,為謹慎起見,將表宗盛的妻子延秀珍任用為使館秘書。
為什麼是這樣的安排?按照北方的一貫安排,難道沒有人質嗎? 有。當然有,人質是他們的第一個孩子,剛出世就丟在北方的孩子,就連一口奶也沒喂過的幼子。所以,這就是延秀珍一直都惴惴不安,想要回到北方,惦念不已的理由所在。
在第二代掌舵人死前,柏林公館在李表二人的共同維護下固若金湯,在第二代掌舵人死後,柏林公館的情況就發生了變化。問題當然是當權派那裡發起的,他們也要賬戶要資金,想要拿到賬戶,就必須掌握柏林公館,清除李大使和表宗盛。從剛開始,頂級演員韓石圭扮演的韓國特工沖了武器資金交易的現場,這就是個引子:
韓方本不知道這條信息,消息來自北方內部。
可是究竟是為什麼?難道北方起了內訌?通消息的人究竟要干什麼?別著忙,影評花費了差不多三分之二的時間都在說誤會的起因,經過和後果。
李大使投敵最後被認定為是污衊和栽贓,延秀珍向美國大使館申請避難,甚至單獨與大使會面也是誤解,實際上李大使是在進行北方高層允許的內部接觸,而延秀珍只是因為懷孕而感到不安,去了美國大使館附近的婦科診所。
雖然如此,表宗盛還是差點就誤會了,好在夫妻二人還有機會說清楚誤會,雖然吵架氣到大吵大鬧,但是偵查能手畢竟是能手,和一般人不同,知道分情況和場合。但是李大使就沒那麼好運了,他是個頭腦清醒,對周圍事物認識明確的人,所以在嚴刑逼供至死之前提前將賬號和密碼的獲取方式告訴了表宗盛。
因為獲取方式太過於麻煩,數字不可能記憶那麼清楚,所以就算使用最可怕的神經毒素也未必問得出來,因為那是需要分析才能獲取的數字。
實際上,本片只用不到五個鏡頭就交代了李大使的結局。至少一系列事件的發生,促使南北雙方的頂級特工開始攜手合作,理由竟然是為了救助一位北方被挾持的懷孕女子,雖然結果讓人噓唏不已。可是,劇本畢竟是韓國編劇完成,表宗盛的北方同胞陰險殘忍狠戾,要殺他全家,死了還要他身敗名裂,可是韓國的情報負責人還是給了他一條生路,雖然離別的話是要他如同塵埃一樣存活於世。
最重要的線索貫穿全片:
金氏家族的秘密賬戶究竟去向何處?
為賬戶,為這筆四十億美元甚至更多資金存放的謎樣賬戶,多人被害,南北雙方的特工拼個你死我活,最終還是沒有確切的結果,只留下了一個懸念重重的結尾。雖然如此,仍然不妨礙觀眾欣賞劇情;若按劇情和演員表演來看,這是一個有趣的故事,場面大,演員強,演技精湛,不少細節都很有說道,但前提是必須看得懂本片編導究竟在說什麼。
㈦ 電影柏林的女人最後片尾字幕,誰知道什麼意思
影片的結尾那老頭的確把他的妻子殺了,因為他不想看到他的妻子是現在這個樣子,沒有任何防備,沒有人活著的尊嚴而且被疾病折磨著。老頭好像是有了幻覺所以才看到了他的妻子,所以他跟著他的「妻子」走了。
相關資源:
柏林的女人Anonyma-EineFrauinBerlin(2008)
鏈接:https://pan..com/s/1VisUI1N0YJ90s-nkcjyybw
㈧ 在柏林最後人們為什麼沉默
因為人們在默默地同情老兵,又在擔憂自己的命運,所以「車廂里一片寂靜,靜得可怕」。
老兵的話更加反映了戰爭的危害遍及無數家庭,年輕的人死了,老的繼續打仗,被戰爭的殘酷弄得神志不清的老婦人也沒人照顧。但是戰爭還得繼續,老的死了,輪到什麼人去了,車廂里的靜是人民對戰爭的反思還是對老兵的遭遇的同情。
生命是一種奇跡。茫茫宇宙中,據說只有這個藍色的地球才有,但是戰爭的鐵蹄無情地奪走了無數人的生命。
(8)柏林電影結局擴展閱讀:
美國作家奧萊爾,僅僅用386字寫成的小小說《在柏林》,文章短小精悍,側面反映出戰爭給人民帶來的肉體痛苦和對人民心靈的沉重打擊。其震撼力和沖擊力足以使任何殘酷的戰爭電影遜色,文字的靈魂已經超過了動作的畫面。
作者的筆寫出了戰爭的血和淚,其寫作的思路更是令人拍案叫絕,開始的伏筆使讀者迷惘,後來的結局令讀者心頭一震,足以表現出文學的絕妙。
㈨ 電影柏林最後表宗盛報仇了嗎
今年新拍的電影,暫時還沒有拍續集的計劃,韓國電影拍續集的好像不是很多,但本片的結尾留下了線索,導演也說有拍續集的可能,續拍的希望大一些,但要拍的話也至少要兩三年才能面世
㈩ 柏林的女人安德烈的結局是
老頭的確把他的妻子殺了,因為他不想看到他的妻子是現在這個樣子,沒有任何防備,沒有人活著的尊嚴而且被疾病折磨著。
《柏林的女人》是由德國康斯坦丁影業製作發行的131分鍾劇情影片。該片由馬克斯·法貝爾布克執導,妮娜·霍斯主演,於2008年10月23日在德國上映。
該片改編自德國女記者同名日記體作品,講述了二戰的最後幾個月,蘇聯紅軍進駐柏林後,德國婦女如何受到了蘇聯軍人的強奸和虐待,並最終成功逃脫的故事。
影片評價
在看過的眾多二戰片里,蘇軍始終是正義方的代表,《柏林的女人》卻徹底顛覆了這種印象——英勇善戰、保家衛國的正面形象。
面對戰爭中被強奸或輪奸而被殺或自殺的女性,德國和蘇聯對這段史實一直都諱莫如深。這似乎可以理解,因為對德國人來說是奇恥大辱,而對俄國則是犯罪控訴。戰爭,是一場毫無尊嚴可言的社交。
影片在表現蘇軍的野蠻時觀眾依然能體會出導演的審慎與反思,片中多處在表現蘇軍報復性的瘋狂時,有意無意地通過當事者或局外人的嘴說出納粹在俄國的行為沒有最狠只有更狠。作為觀眾,既無法單純地同情柏林女人的無辜,也體會不到蘇軍報仇雪恨的痛快。內心的復雜,無以言說。(《井岡山報》評)